第4节物质的构成
学习目标视窗
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知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液体、固体的大。
3.了解扩散现象,理解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蒸发和沸腾等物态变化现象。
基础巩固提优 务实基础,才能有所突破……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 ,它非常小,在光学显微镜下一般 看到。
2.水是由 分子构成的,蔗糖是由 分子构成的,说明构成不同物质的分子是 。
3.20 mL的水和20 mL的酒精混合,总体积40 mL,这一现象说明 。
4.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空隙并不相同,一般固体熔化成液体时,分子间的空隙 ,所以体积 (除水外)(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打开香水瓶的盖子,我们能闻到香气,说明分子 。
6.扩散现象:由于 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另一处的现象叫做扩散。固体、液体、气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且温度越高,扩散 。扩散现象既能说明 ,还能说明 。
7.蒸发:是一种缓慢的汽化方式,从分子运动的角度看.蒸发实质是处于 。温度越高, ,蒸发越快。
8.沸腾:从分子运动的角度看,液体沸腾时,一方面,处于 的分子要离开液体,另一方面, 的分子也要离开液体,所以我们说沸腾是比蒸发剧烈得多的汽化现象,同时蒸发和沸腾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9.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B.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D.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11.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微粒,用现代技术可以拍摄到分子图片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C.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糖水是由糖水分子构成的
12.春暖花开季节,人们站在紫丁香树旁,常能闻到怡人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间有空隙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13.在加压的情况下,25 m3的石油气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这说明( )。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很小
D.分子之间有间隔
14.用放大镜观察一块蔗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放大镜下,我们看到了蔗糖分子
B.我们看到的是放大的蔗糖,不是它的分子
C.把蔗糖碾碎后,我们能看到蔗糖分子
D.蔗糖的水溶液中,没有蔗糖分子
15.下列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事实是( )。
A.盛夏将自行车放在阳光下,车胎爆炸
B通常把氧气加压到l.5×107 Pa,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C.绿豆和黄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它们的体积之和
D.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它们的体积之和
16.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是( )。
A.糖在水中自然溶解
B.湿衣服晾干
C.校园内到处可闻到桂花香
D.某些地区发生的沙尘暴
17.2009年3月2日,一辆满载甲苯(一种有毒性的、有刺激性气味的化工液体)的货车在福州至温州的104国道上翻车,造成甲苯外溢,事故地点周围远远就能闻到甲苯“臭味”的原因是( )。
A.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B.分子有质量
C.分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
D.分子的体积很小
18.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会变小,这个实验说明( )。
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问存在引力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D.分子间有间隙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
C.一滴很小的水就是一个分子
D.自然界中有很多种分子
20.水结成冰时,体积要增大,那么冰熔化成水时( )。
A.质量增加,体积减小
B.质量减小,体积减小
C.质量不变,体积减小
D.质量不变,体积不变
2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22.下列现象中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
A.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度
B.糖在水里的溶解速度
C.酒精的蒸发速度
D.酒精的沸点
23.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最后清水变成红色,这个现象说明(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C.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D.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24.在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的是 ( )。
A.水滴入食物油中时的运动
B.血液中血细胞的流动
C.脏水中细菌的活动
D.蔗糖在水中溶解时的运动
25.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很小,是肉眼看不见的物体
B.自然界里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D.所有的物质分割下去,都能得到分子
26.小明学习了分子的知识后,形成了以下观点,你觉得正确的是( )。
A.凡肉眼看不见的微粒都是分子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一滴水中有23万个水分子
D.冰、水、水蒸气都由水分子构成
27.小明在卧室里,闻到了妈妈在厨房炒菜的香味儿。这个现象说明了( )。
A.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B.气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C.气体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D.气体分子是非常小的
28.校门口新搬来一个烤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 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 。(温馨提示:请注意食品卫生!)
思维拓展提优 课内与课外的桥梁是这样架设的。
29.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就是因为它们分子问的 不同的缘故。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空隙受热时 ,遇冷时 的缘故。物质的分子之间有 ,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其分子之间的 ,液体、固体不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之间的 。
30.在下列有关叙述后的横线上,填写有关的序号。
①分子的体积很小 ②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分子间有一定的空隙④受热后分子运动速度加快,空隙变大
(1)湿衣服晒一段时间会变干,主要是因为 。
(2)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主要是因为 。
(3)将墨汁滴入一杯清水里,清水很快变黑了,主要是因为 。
(4)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 。
(5)夏天,自行车易爆胎,说明 。
31.右图所示是有关分子性质的实验。上瓶盛的是空气,下瓶盛的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当抽出玻璃片后,会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扩散到上瓶,同时下瓶颜色逐渐 ,最后,上、下两瓶颜色 ,此现象说明 。当两瓶气体混匀后,分子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32.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的特性对应不一致的是( )。
A.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隙
B.100 mL水和100 mL酒精充分混合后,体积会小于200 m1——分子是有质量的
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
D.酒精挥发——分子间空隙变大
33.加工蜜枣时,常用白糖来腌制煮熟的枣子,我们在品尝蜜枣时会发现,枣子里面也是甜的,这是因为( )。
A.实际上甜的只有外层,里面甜是人们产生的错觉
B这是蔗糖分子在腌制过程中扩散到枣子内部去了
C.这是因为枣子里面本身就是甜的,与腌制过程无关
D.枣子煮熟并不能使腌制蜜枣的时间变短
34.下列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红墨水在水中能扩散,既说明分子间有空隙,又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露和霜都是凝固现象
C.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缘故
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冰雪融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
35.浸过酒的杨梅放在开水中泡一段时间后会淡一些,这是因为( )。
A.水太多了
B.杨梅变质了
C杨梅被泡烂了
D.杨梅中的酒精分子有一部分扩散到水中
36.请举例说明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都能扩散,并用分子的特点解释。
37.应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为什么人们常把湿衣服晾在太阳
能晒着的地方?
38.小明看到科学课本上说“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爱思考的小明想: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其他种类吗?若有,是哪些呢?请你通过各种方式找找看。
开放探究提优 对来知的探究,你准行!
39.在一个玻璃杯中,加入约20 mm水,向其中加入一块糖块(冰糖块或砂糖块),在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待糖块溶解后,液面比水平线低。通过这一现象请你推测分子具有哪些性质?选择其中一条性质,重新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请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40.请你利用家庭中已有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分子运动得快慢与温度的高低有关。
41.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如下图所示),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请你再举出一个可以用这种原因解释的实例。
走进中考前沿 解剖真题,体验情境。
42.(2010.浙江衢州)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关于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0: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人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 )。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参考答案:
1.微粒 不能
2.水 蔗糖 不同的
3.小于 分子间存在空隙
4.变大 变大
5.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6.分子运动 越快 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分子间存在空隙
7.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离开液体的过程 分子运动越快
8.液面 液体内部
9.A l0.C 11.A 12.C 13.D 14.B 15.C 16.D 17.、C 18.D
19.C 20.C 21.D 22.D 23.D 24.D 25.C 26.D 27.A
28.扩散或分子运动 越快
29.空隙 增大 减小 空隙 空隙大 空隙小
30.(1)② (2)③ (3)② (4)① (5)④
31.变浅 相同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 继续
32.B 33.B 34.B
35.D提示:浸过酒的杨梅中含有酒精分子,分子总是在运动,所以在开水中泡后杨梅中的酒精分子有一部分运动到水中去了。
36.气体分子能扩散:如香水瓶打开后,过会儿在屋内能闻到香味等。液体分子能扩散:如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固体分子能扩散:如将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和铝压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铝中有铅,铅中有铝等。
37.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空气是否流通有关。洗了的衣服放在户外空气流通、有阳光的地方干得快。
38.答案略。 提示:铝、铁、铜等金属均由原子构成,食盐、氯化钙等由离子构成。
39.假设分子具有的性质:
(1)分子总是处于不停地运动中 (2)分子间有空隙
实验设计:
(1)将酒精滴在一玻璃片上,观察酒精的变化。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酒精不见了,证明分子总是处于不停地运动中。
(2)用量筒分别量取50 mL水和50mL酒精,将酒精和水混合在一起,观察量筒内液体的体积,结果观察到总体积小于100 mL证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40.取两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入等质量的不同温度的水,再用针筒分别注入一滴红墨水,观察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情况。
41.吸入空气的那一支针筒内物质容易被压缩。因为分子之间有空隙,且气体物质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液体物质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因而空气容易被压缩。例如: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滴后体积缩小;或工业上常把氧气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
4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