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堂提优——第6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文档属性

名称 学思堂提优——第6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11-29 20:1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视窗
1.知道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说出区分两者的依据;知道物质性质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说出两者区分的依据。
2.知道物质具有酸性或碱性。了解物质的酸性或碱性有强有弱,某些碱具有去污能力。
3.会用石蕊试液测定物质的酸碱性,知道物质酸碱性强弱可用pH的高低来表示。
基础巩固提优 务实基础,才能有所突破……
1.物质总是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我们根据变化前后有无 ,将物质的变化分为 和 。
2.在下列溶液①pH=1、②pH=4、③pH=7、④pH=9、⑤pH=14中,溶液酸性最强的是(填序号,下同) ,碱性最强的是 ,显中性的是 。
3.盐酸、硫酸、硝酸都是 。食醋、橘子汁、番茄酱、苹果、柠檬汁、也都含有某些 ,具有一定的 ,不同的酸性物质,酸性 。
4.浓硫酸具有很强的 ,类似的实验表明,浓硝酸也具有很强的 。所以在使用浓硫酸或浓硝酸时,应特别注意不要让皮肤和衣服等沾上它们,如果沾上,应立即用 ,再用 干净,再涂上 。
5.不同的碱性物质,碱性有强有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属于 碱性物质;纯碱、洗涤剂等属于 碱性物质。某些碱性物质有一定的 。
6.判断物质酸碱性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 。物质酸碱性强弱程度称酸碱度,测定酸碱度的最简便方法是使用 。溶液的酸碱度用 表示,它的范围为 。酸性越强 ,碱性越强 。
7.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够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一边汽化,一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
8.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9.生活中许多变化都产生热量,下列放热现象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
A.木炭的燃烧放热
B.生石灰与水混和放热
C.白炽灯泡通电发热
D.苹果腐烂发热
10.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
A.铁生锈 B.水汽化
C.煤燃烧 D.人呼吸
11.某些食物的近似pH为:牛奶6.3~6.6,葡萄3.5~4.5,玉米粥6.8~8.0,苹果2.9~3.3,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
A.葡萄 B.牛奶
C.玉米粥 D.苹果
12.取四支试管,分别盛入①稀硫酸,②氢氧化钠溶液,③稀盐酸,④氢氧化钙溶液,分别滴人紫色石蕊试液,其中变成红色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下列哪一种液体的pH的数值大于7?( )。
A.食醋 B. 柠檬汁
C.汗液 D.沐浴液
14.发生在厨房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的沸腾 B.菜刀生锈
C.水洗青菜 D.食醋挥发
15.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不可能发生物理变化
C.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也会发生化学变化
D.物质发生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可使酸性溶液变红色
B.碱性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C.用胶头滴管滴加石蕊试液时,应把滴管伸进试管里
D.用pH试纸伸进被测溶液后拿出来看颜色
17.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结果参照以下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肥皂水是中性物质
B.草木灰可改良碱性土壤
C.吃松花蛋一般添加食醋去除涩味
D.橘子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18.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B.木材变成木炭
C.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钢铁生锈
19.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
B.有放热和发光的现象发生
C.有气体逸出
D.有新物质生成
20.下列物质的用途,属于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液化气作燃料 B. 铝材作高压锅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钢材制作铁轨
21.下列各项中,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蔗糖的溶解性金属的导电性
B.木炭具有可燃性氧气能供给呼吸
C.氧化铜是黑色粉末木炭具有可燃性
D.铁会生锈水能够结冰
22.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氧是蓝色的
B.氧气不易溶于水
C.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
D.纯铜为紫红色
23.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对着玻璃片呵气 B. 用氢气吹肥皂泡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D. 充装液化石油气
24.下列溶液的pH小于7的是( )。
A.烧碱溶液
B.食盐溶液
C.氯化氢溶液
D.酒精溶液

25.下列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
A.pH=0 B. pH=1
C.pH=7 D.pH=14
26.已知F列食品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
A.鸡蛋清pH=7.8
B. 柠檬pH=2.3
C.香蕉pH=4.6
D.苹果pH=3.1
27.使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度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
A.把试纸一端浸入待测液
B.把试纸全部浸入待测液中
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并点在pH试纸上,再与比色板对比
D.以上方法都正确
28.在鸡蛋清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由此可知,鸡蛋清的pH在pH标准比色卡的区域可能是( )
思维拓展提优 课内与课外的桥梁是这样架设的。
29.将下列不同pH的各组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可能为7的是( )。
A.pH=3与pH=4
B.pH=7与pH=4
C.pH=11与pH=7
D.pH=1与pH=10
30.将一定质量的盐酸溶液加水稀释,则溶液的pH( )。
A.渐渐减小,仍小于7
B.渐渐减小,大于7
C.渐渐增大,仍小于7
D.渐渐增大,大于7
31.实验测得人体内的一些体液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血浆:7.35~7.45 8.唾液:6.6~7.1
C.胃液:0.9~1.5 D.乳汁:6.6~7.6
32.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资料上了解到“某些植物花瓣的浸出液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取了几种植物花瓣的浸出液,滴人到pH不同的无色溶液中,结果呈现不同的颜色,记录如下:
1、2
3、4、5、6
7
8、9、10、11、12
13、14
大红月季花
粉红
粉红渐浅

浅绿至黄
橙色
白菊花



浅黄至黄
黄色
金盏菊
草绿
草绿
草绿
黄至橙红
橙色
黄地瓜花
黄色
黄色
黄色
浅黄渐深
橙色
为了区别厨房中的食盐水和白醋(白醋呈酸性),可使用的浸出液是( )。
A.黄地瓜花 B.大红月季花
C.白菊花 D.金盏菊
33.小明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在试纸E,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相比(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比较
34.现有50mL pH=8的溶液,若想使pH变为3,应加入下列哪种溶液?( )。
A.pH=1的溶液 B. pH=7的溶液
C.pH=14的溶液 D.pH=5的溶液
35.下列变化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白磷自燃
C.燃放烟花 D.食物变质
3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灯泡发光
B.煤气爆炸煤燃烧
C.酒精挥发食物腐败
D.石蜡熔化碘升华
37.确定镁带发生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由银白色金属变成白色粉末
D.镁带渐渐变短
38.6 000多年前,半坡氏族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中,使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砖建屋 B. 磨制石器
C.用麻织布 D.烧制陶器
39.前段时间,我国猪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有关猪肉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有资料显示,肉类新鲜程度的变化会引起pH发生相应变化,变化关系如下表:( )。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7
A.肉越新鲜,酸性越弱
B.肉越新鲜,碱性越弱
C.肉变质过程中,酸性减弱
D.肉变质过程中,碱性减弱
40.定时测定自己的唾液在进食过程中与进食后的pH值,发现进食开始至10 min,酸性逐渐增强;10 min 40 min,酸性逐渐减弱。下列与事实相符合的图像是 ( )。
41.“有一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紫的。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小勇阅读此段文字后,做了如下家庭实验:将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中,喇叭花很快变成了蓝色;将另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厨房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
(1)小勇选用的调味品最有可能是 (填“食醋”“酱油”或“黄酒”)。
(2)肥皂水的pH 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2.下表中列出了家庭中一些物质的pH,请据表回答问题。

牙膏
食盐溶液
肥皂水
pH
3
9
7
10
(1)上述物质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2)黄蜂分泌液的pH比食用醋小,若你被黄蜂刺了,应用上述物质中的 涂在皮肤上,理由是

43.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食物
苹果
葡萄
牛奶
玉米粥
pH
2.9~3.3
3.5~4.5
6.3~6.6
6.8~8.O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汁和葡萄汁相比较,酸性较强的是 ,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 色。
(2)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上述食物中的 。
开放探究提优 对未知的探究,你准行!
44.阅读下面内容后,请归纳出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在4℃时它的密度是1g/cm3,在0℃时水开始变成冰,在100℃时水沸腾变成气体。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能够溶解食盐、糖等物质。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会分解成氢气(Hz)和氧气,水还能和二氧化碳(C02)气体反应生成碳酸(H2C03),在生石灰(CaO)中加入水生成熟石灰[Ca(OH)2]。总之,水有许多的性质,是我们人类生活的宝贵资源。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45.下面是在上科学课“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节时,小明和小亮发生的争论,他们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物理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 。
(2)小亮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化学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 。
(3)你支持哪个同学的观点? 。
(4)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发生争论的原因是

46.用菊花冲泡菊花茶时,某同学发现菊花的花瓣会变成浅绿色。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于花色素发生变化的缘故,并不影响菊花茶的品质。后来该同学又发现用不同的水冲泡菊花时,变色的情况又不同。为研究这一问题,他开展了探究活动。
(1)他按一定的步骤进行了探究实验,其结果如下表:
冲泡菊花的水
煮沸的井水 (弱碱性)
煮沸的纯净水中滴有白醋
煮沸的纯净水
变色情况
变浅绿色
变浅绿色
几乎不变色
试分析,实验前该同学建立的假设是 。
(2)该同学猜测花瓣变绿快慢还与水温有关,他在进一步实验时设计了下表,请在表中“ ”处填上合适的项目。
水温(℃)
70℃
80℃
90℃
100℃
47.通过学习,小明了解到随意丢弃的废电池对土壤除了造成汞、镉等重金属污染外,还可能会产生其他污染,为此他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取某种废弃电池的内容物,加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后取其滤液,将pH试纸直接浸入滤液中,测定其pH。依据上述事实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使用pH试纸的操作 (填“规范”或“不规范”)。
(2)小明测得上述滤液的pH为9,此滤液呈 性。
(3)其实生活中的许多废弃物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对生活废弃物处理的合理建议: 。
48.某同学通过观察发现:肥皂洗衣粉、洗发露等洗涤用品都呈碱性,据此他提出了一种猜测:碱性物质可能有一定的去污能力。
(1)请你提出一个清晰的问题: ?
(2)请你再设计一个对照实验证明他的猜想 。
49.有人认为酸雨(pH<5.6)是一场无声无息的危机,而且是有史以来对人类最严重的危机,是一个看不见的敌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增多,酸雨越来越严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你所在的地区某次降雨时雨水的酸碱性,判断其是否为酸雨。
走进中考前沿 解剖真题,才能有所突破。
50.(2010.浙江衢州)下列描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
A.铜是紫红色固体
B.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C.铝能与酸反应
D.钠的质地较软
51.(2010.浙江绍兴)下列生活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把西瓜榨成汁
B.铁锅生锈
C.把铁丝弯曲成衣架
D.给自行车瘪胎打气
52.(2010.浙江义乌)系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蜡烛燃烧 B.冰雪融化
C.牛奶变质 D.瓦斯爆炸
53.(2010.浙江宁波)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人科学家高锟荣获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导纤维是由纯度极高的石英玻璃(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拉制而成的。诺贝尔奖评委会这样描述,“光流动在细小如线的玻璃丝中,它携带着各种信息数据向每一个方向传递,文本、音乐、图片和视频因此能在瞬间传遍全球”。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物
B.由石英玻璃拉制成细丝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光导纤维是利用激光传输信息的
D.光纤通信不容易受外界干扰,能够传播更远
54.(2010.浙江温州)一般烫发常用两种药水先后加在头发上使头发变成波浪状,第一种药水是碱性物质,第二种是酸性物质。为了研究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对发质的影响程度,小明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一)用水、盐酸、氢氧化钠配制pH分别为1、2、……、14的溶液各50毫升。
(二)从理发店收集同一个人的若干根基本相同的头发,每组3根分别浸泡在配制的14种溶液中。
(三)3小时后取出头发,用纸巾吸干头发上的液体,用测力计测出头发的拉力值(头发被拉断时的拉力大小)。
(四)记录实验数据求得平均值,绘制图像如下:
(1)为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实验中小明对哪些变量进行了控制?
(列举两个)。
(2)通过实验,小明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请写出~点改进建议: 。
参考答案:
1.新的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2.①⑤③
3.酸 酸 酸性 有强有弱
4.腐蚀性腐蚀性布拭去大量水冲洗3%~5%的碳酸氢钠溶液
5.强 弱 去污能力
6.酸碱指示剂 pH试纸 pH 0~14 pH越小 pH越大
7.物理性质: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够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
化学性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
物理变化:酒精在灯芯上汽化。
化学变化: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8.B 9.C 10.B 11.D 12.B 13.D 14.B
15.A提示:如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而在燃烧时,伴随着蜡烛熔化这一物理变化。
16.B提示:活动操作一定要规范,C和D选项的操作是错误的;变色的是石蕊试液,而不是酸(或碱)性溶液。
17.C提示:松花蛋是碱性物质,一般添加食醋去除涩味。
18.A 19.D 20.A 21.C 22.C 23.C 24.C 25.A 26.A 27.C
28.D 29.D 30.C 31.C 32.B 33.A 34.A 35.A 36.A 37.C
38.D 39.C
40.A提示:唾液pH大约为7,进食开始至10 min,酸性逐渐增强,说明pH先略有减小,但不会减小到pH=0;10 min~40 min,酸性逐渐减弱,说明 pH又逐渐增大到7。
41.(1)食醋(2)大于
42.(1)牙膏、肥皂水(2)牙膏、肥皂水 黄蜂的分泌液是酸性的,而牙膏、肥皂水是碱性的,酸碱可以中和,从而可以缓解疼痛
43.(1)苹果汁 红
(2)玉米粥
44.(1)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在4℃时它的密度是1g/cm3.(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在0℃时水开始变成冰,在100℃时水沸腾变成气体。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能够溶解食盐、糖等物质。
(2)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会分解成氢气(H2)和氧气,水还能和二氧化碳(C02)气体反应生成碳酸(H2C03),在生石灰(CaO)中加入水生成熟石灰[Ca(OH)2]。
45.(1)电灯发光
(2)蜡烛燃烧
(3)都不支持
(4)没有真正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变化的过程中是否有别的物质生成,而不是是否有发光、发热等现象
46.(1)菊花变浅绿色与水的酸碱性有关 (2)变色所需时间
47.(1)不规范(2)碱(3)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回收循环利用(合理即可)。
提示:(1)pH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和标准比色卡对比。所以小明的操作不规范。
(2)pH大于7,溶液呈碱性。 (3)如果同学们能经常关注生活,很容易提出废弃物分类处理、回收循环利用等各种好建议。
48.(1)碱性物质有一定的去污能力吗 (2)在两块一样沾有油污的玻璃上,分别用一般的抹布和沾上碱性物质的抹布去擦,比较擦拭后的去污效果
49.用玻璃棒蘸取少量雨水样品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若pH<6,则为酸雨。
50.C 51.B 52.B 53.B
54.(1)合理即可 (2)碱性对发质影响比较大
(2)使每组头发数增加一些,这样使实验更加有说服力.(其它合理均给分,如时间方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