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15 13:4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材料2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材料反映近代史上我国哪些领域的表现?
外交
近代史上外交有何特点?
不平等不独立不自主
现代史上我国外交有何特点?
第 16 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学习目标
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了解新中国建立后,美、苏对中国的外交态度;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知道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了解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行的是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苏联
2.中苏建交
与苏联建交
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对促进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极大地缓解了新中国的外交压力。
与17个国家正式建交
建国第一年有17个国家与中国建交
苏联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匈牙利
朝鲜
波兰
蒙古
阿尔巴尼亚
越南
印度
印度尼西亚
瑞典
丹麦
缅甸
瑞士
列支敦士登
芬兰
新中国建立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它的签订使新中国外交气象一新,不再孤立,还有更好的政治条件对付帝国主义。
——周恩来
“它”指什么?签订有何意义?
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鼓励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初期的外交状况: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背景
(1)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争取和平的外部环境,打开外交局面,我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同苏联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国际: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封锁和禁运
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
面对着当时对中国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领导人是怎样做的呢?
积极、主动,走向世界交朋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万隆会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①首次提出:
我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
中印边界问题
1914年,英国殖民者片面从中国西藏划出印度(英国殖民地)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段边界, 即“麦克马洪线”,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此后,这一地区成为中印两国关系的焦点地区。
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于1953年扩展到“麦线”。
值得一提的是,此地区并不像西藏大多数地区一样,而是充满了降雨与肥沃土地,价值很大。
知识链接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平等
互利
互不干涉内政
互不
侵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
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特征?
尊重、平等、和平
活动探究:你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与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周恩来和尼赫鲁
周恩来和吴努
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设公报中。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钱其琛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的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对中国
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阅读材料:和平共处原则的提出有怎样的意义?
材料二: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前外长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
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对世界





1954年4月-7月,周恩来参加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经过周恩来积极的外交努力,最终就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巩固了中国南部边界安全。周恩来所表现出的宽阔的政治家胸怀和高超的斗争艺术,给与会者及国际社会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新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初露锋芒。
初露锋芒日内瓦  周恩来舌战群雄
知识链接
时间
地点
参与国家
会议特点
讨论主题
1955年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众多亚非的独立国家
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万隆会议:
会议特点
意义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①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②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万隆会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思考“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
同:共同的历史遭遇 :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共同的现实问题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
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异: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
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本次会议还形成了“万隆精神”
  对万隆会议,印尼开国元勋苏加诺有过一段十分著名的论述:如果中国的龙同菲律宾的水牛、越南的多头蛇、缅甸的孔雀、泰国的白象、印度的神牛、埃及的人面狮身、印度尼西亚的野牛合作的话,那么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必将全部消灭。
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
万隆精神
什么是万隆精神
请你想一下“求同存异”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适用吗?你能举例说明吗?它实际上包含了怎样的道理?
宽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重
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4)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5)
参加亚非万隆会议(1955)
同苏联等十七国建交(1949-1950)
课堂小结----建国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
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对内改革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
2.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
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纪50年代
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
则是( ) 
 A.求同存异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3.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
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
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
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
A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