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广东中考必备
广东中考必备 语文 基础冲刺训练
文言文阅读冲刺训练(八)
与朱元思书(八上)(10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训练重点(主题)
得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与朱元思书(八上)
苏秦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风烟俱净/湖中人鸟声俱绝
B.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
C.直视无碍/中通外直
D.负势竞上/至于负者歌于途
A
1.【解析】A.都;B.到极点的,这里指独一无二/停止;C.直接/笔直;D.凭借/背负东西。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头也能看得清清楚楚。(那)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腾的骏马。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们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3.从抒情方面来看,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苏秦(9分)
司马迁
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皆窃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①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
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②之,弗信。乃西至秦,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说燕文侯……于是苏秦并相六国。
(节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说:游说,说服。②少:轻视,贬低。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东事师于齐(向东)
B. 兄弟嫂妹妻妾皆窃笑之(暗地里)
C. 今子释本而事口舌(根本)
D. 出其书遍观之(出去)
D
4.【解析】D.出:取出。
5.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期 年 以 出 揣 摩 曰 此 可 以 说 当 世 之 君 矣。
6.选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文中通过写苏秦出游失败后遭受家人冷遇,然后刻苦读书,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说明了生于忧患,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
【参考译文】苏秦,东周洛阳人。他往东去到齐国从师,曾在鬼谷先生那儿研习学问。他出外游历了好几年后,非常狼狈地回到家里。他的哥哥、弟弟、嫂子、妹妹、妻子、侍妾都暗地里讥笑他,说:“周人的风俗,向来是治理产业,努力从事工商。如今你去掉了根本,而去搬弄口舌。贫困,不也应该吗?”苏秦听了这些话,心里感到惭愧而暗自伤心,于是关门不出,他把书都取出来,再次发愤阅读。他从这些书中找出一本周书《阴符》,伏案攻读。读了一年,他从书中找出了许多揣摩国君心意的诀窍,
说道:“凭借这些知识,我可以去游说当代的国君了。”他打算去游说周显王,显王的近臣们平素就熟悉苏秦,(他们)都轻视他,所以不相信他。苏秦往西游说秦国秦惠王,秦惠王不任用他。(他)又往东到赵国,赵国的相国奉阳君不喜欢他。他又游说燕王,经过一年多才见到(燕文侯)。苏秦游说燕文侯……于是苏秦做了六国的宰相。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