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广东中考必备
广东中考必备 语文 基础冲刺训练
文言文阅读冲刺训练(二十二)
陈涉世家(节选)(九下)(10分)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训练重点(主题)
得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陈涉世家(节选)(九下)
赵文子治盗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 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固以怪之矣/无从致书以观
B. 死即举大名耳/名之者谁
C. 从民欲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 吴广为都尉/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D
1. 【解析】A. 同“已”,已经/来;B. 名号,名声/取名,命名;C. 愿望/想要;D. 担任,成为。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今逃跑(被抓回来)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都是死,倒不如为国事而死,这样好吗?
即使(我们)能免于斩刑,可是去守卫边塞死掉的人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之多。
3. 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请根据选文内容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偶然性:因暴雨断道而误期限。
必然性:秦朝统治法峻刑严,“天下苦秦久矣”。陈胜等误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斩首,这迫使他们为求生,不得不反秦。
赵文子治盗(9分)
列 子
晋国苦盗,有郄雍者,能视盗之貌①,察其眉睫② 之间而得其情。晋侯大喜,告赵文子③ 曰:“吾得一人,而一国盗为尽矣,奚用多为?”文子曰:“吾君恃伺察而得盗,盗不尽矣,且郄雍必不得其死焉。”俄而群盗谋曰:“吾所穷者郄雍也。”遂共盗而残之。晋侯闻而大骇,立召文子而告之,文子曰:“君欲无盗,莫若举贤而任之;使教明于上化行于下民有耻心则何盗之为?”于是用随会知政,而群盗奔秦焉。
(节选自《列子·说符》,有删改)
【注释】①貌:相貌。②眉睫:眉毛和睫毛。③赵文子:即赵武,又称赵孟,春秋时晋国大夫,曾执晋国政。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奚用多为(为什么)
B. 俄而群盗谋曰(顷刻、片刻)
C. 遂共盗而残之(残余)
D. 而群盗奔秦焉(跑)
C
4. 【解析】C.残:杀害。
5.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使 教 明 于 上 化 行 于 下 民 有 耻 心 则 何 盗 之 为?
6. 文中赵文子认为消除盗贼最好的办法是什么?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举贤而任之”。因为“举贤而任之”可以使上面的政教清明,下面的好风气流行,老百姓有羞耻之心。
【参考译文】晋国苦于盗贼(太多),有一个叫郄雍的人,能看出盗贼的相貌,看他们的眉毛和睫毛的中间就可以得到他们的真实情况。晋侯很高兴,告诉赵文子说:“我(只)得到一个人,全国的盗贼(就)都没有了,为什么用那么多人呢?”文子说:“您依仗窥伺观察而抓到盗贼,盗贼不但清除不尽,而且郄雍一定不得好死。”不久一群盗贼商量说:“我们贫穷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郄雍。”于是共同抓获并杀了他。晋侯听说后大为惊骇,立刻召见赵文子并告诉了他(这件事),
文子说:“您要想没有盗贼,最好的办法是选拔贤能的人并重用他们;使上面的政教清明,下面的好风气流行,老百姓有羞耻之心,那还有谁去做盗贼呢?”于是(晋侯)任用随会主持政事,而(晋国)所有的盗贼都跑到秦国去了。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