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广东中考必备
广东中考必备 语文 基础冲刺训练
文言文阅读冲刺训练(九)
富贵不能淫(八上)(10分)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训练重点(主题)
得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富贵不能淫(八上)
送天台陈庭学序(节选)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一怒而诸侯惧/窥镜而自视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惧有伏焉
C.往送之门/鹏之徙于南冥也
D.以顺为正者/不以物喜
A
1.【解析】A.均表顺承,可不译;B.怎么/语气助词,相当于“啊”;C.动词,去,往/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介词,把/连词,因为。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实现志向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没有实现志向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3.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者为无原则的顺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如张仪等人,无原则地顺从秦王的意思;而后者则是无论处在任何境况,诸如“富贵”“贫贱”“威武”等,都坚守仁、义、礼。
送天台陈庭学序(节选) (9分)
宋 濂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①、司马相如②、诸葛武侯③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注释】①扬子云:即扬雄,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②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③诸葛武侯:即诸葛亮。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能为诗/虽有千里之能
B. 有劳/汗马功劳
C. 既览必发为诗/舜发于畎亩之中
D. 于是其诗益工/能工巧匠
B
4.【解析】A. 动词,能够,擅长/名词,才能;B. 均为名词,功劳;C. 动词,抒发/动词,兴起,指被任用。D. 形容词,巧妙,精巧/名词,工匠。
5.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其 气 愈 充 其 语 愈 壮 其 志 意 愈 高 盖 得 于 山 水 之 助 者 侈 矣。
6. 作者在文中特意提到扬雄、司马相如、诸葛亮等杰出历史人物,有何意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把陈庭学与这些杰出的历史人物并列提出,含有对陈庭学褒奖的意味。
【参考译文】天台陈庭学君,会写诗,以中书左司掾之职多次随从大将北征,颇有功劳,被提拔为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经过水路到成都。成都,是四川的要地,扬雄、司马相如、诸葛亮曾经在此生活过,英雄豪杰曾在此攻伐征战、驻扎防守过,诗人文士也曾在此游历观览、饮酒射投、赋诗吟咏。庭学无处不去游历观览,观览之后必定写诗抒发感受,用来记录这些地方景物和时序的变化。由此他的诗文更加精巧。三年之后,庭学依照惯例自己辞官归家,在京师和我相聚。他的精神更加饱满,语气更加豪壮,志趣理想更加高远,这大概是他得益于山水的帮助的缘故吧。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