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广东中考必备
广东中考必备 语文 基础冲刺训练
文言文阅读冲刺训练(十八)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九下)(10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训练重点(主题)
得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九下)
张五悔猎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3分)
A.受地于先王/受任于败军之际
B.夫专诸之刺王僚也/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C.怀怒未发/野芳发而幽香
D.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
1.【解析】A.接受;B.刺杀/指责;C.爆发,发作/开放;D.白色,这里指穿白色丧服/向来。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这区区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的)呢?
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3.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或:对话)描写。突出唐雎的不卑不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张五悔猎(9分)
张 潮
休宁县有村民张五,以猎为生。张尝逐一母鹿。鹿将二仔行,不能速,遂为张五所及。母鹿度不可免,顾旁有浮土,乃引二仔下,拥土覆之,而身投于张五网中。值张母出户,遥望见,遂奔至网所,具以所见告子。即破网出鹿,并二仔亦纵之。张母曰:“人有母子之情,畜亦有之。吾不忍见母死仔孤,故破网纵仔。”张五闻之心感动焉由此焚网永不复猎。
(根据《虞初新志》改写)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母鹿度不可免(估计,猜测)
B. 顾旁有浮土(看,视)
C. 乃引二仔下(引导)
D. 遂奔至网所(于是)
C
4.【解析】C.引:带领,领着。
5.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张 五 闻 之 心 感 动 焉 由 此 焚 网 永 不 复 猎。
6.从短文可以看出张五母子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认为动物和人一样也有感情,有同情心,保护动物,尊重生命,不任意杀戮。
【参考译文】休宁县有个村民叫张五,他以打猎为生。张五曾经追逐过一只母鹿。母鹿带着两只小鹿一起走,所以不能加速跑,于是被张五所追上。母鹿估计不可避免,看到旁边有松土, 于是将两只小鹿带领到那儿,将土盖在它俩的身上,然后跑到张五的网中。这时张母刚好出来,远远看到这一幕,她就跑到布网的地方,把所看到的情况全部告诉了儿子。随后破开网放出母鹿,并将她两只小鹿放了出来。张母说:“人们有母子之情,畜生也有。我不忍心看见母鹿死了,她的孩子孤伶,所以破网救出它们。” 张五听说后,心中十分感动,于是烧了网,再也不打猎。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