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章 分式
知识结构
1.分式概念
形如 ,其中分母B中含有字母,分数是整式而不是分式.
2.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式子表示是:
分式的约分和通分:
(1)约分的概念: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最简分式的概念: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
求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的步骤:
(1)取各分式的分母中系数最小公倍数;
(2)各分式的分母中所有字母或因式都要取到;
(3)相同字母(或因式)的幂取指数最大的;
(4)所得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各字母(或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其中系数都取正数)即为最简公分母.
(5)各个分式的分母都是多项式,并且可以分解因式.这时,可先把各分式的分母中的多项式分解因式,再确定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最后通分.
3.分式的运算
(1)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后再加减.
(3)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分数的四则运算顺序一样,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有些题目先运用乘法分配律,再计算更简便些.
4.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的概念: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的解法:①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②按解整式方程的步骤求出未知数的值;③验根.
5.分式方程的应用
列分式方程与列整式方程解应用题一样,应仔细审题,找出反映应用题中所有数量关系的等式,恰当地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与整式方程不同的是求得方程的解后,应进行两次检验,一是检验是否是增根,二是检验是否符合题意.
6.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
零指数幂: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即:a0=1(a≠0)
负整数指数幂: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n(n为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n次幂的倒数.
(a≠0,n是正整数)
7.科学记数法:我们可以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即将它们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n是正整数,1≤|a|<10.
随堂练习
1.下列代数式
中是分式的有( )个.
A.5 B.4 C.3 D.2
C
2.如果把分式 中的 x 、y 都扩大到原来的 5 倍,那么分式的值( ).
A.扩大到原来的 25 倍
B.扩大到原来的 5 倍
C.不变
D.缩小到原来的
B
3.下列各分式中,是最简分式的是( ).
A
4. PM 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0.0000025 m 的颗粒物, 将 0.0000025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D
A.0.25×10-5
B.0.25×10-6
C.2.5×10-5
D.2.5×10-6
5.解分式方程:
解:方程两边同乘x-2,得
1=-(1-x)
1=-1+x
∴x =2
检验:将x =2代入x-2=2-2=0
∴x = 2为原方程的增根.
6.一辆汽车开往距离出发地180千米的目的地,出发后第一小时内按原计划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小时后以原来的1.5倍匀速行驶,并比原计划提前40分钟到达目的地.求前一小时的行驶速度.
解:设前一小时的速度为xkm/小时,则一小时后的速度为1.5xkm/小时,由题意得: ,
解这个方程为x=60,
经检验,x=60是所列方程的根,
答:前一小时的速度为60km/小时.
1.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