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丹东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16 07:37:39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上)期末质量监测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3分,总计48分)
5
BADCD
6-10
DCACB
11-15
BADAB
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总计52分。)
分)图一中设置“道”作为地方机构(1分
唐朝根据山川形势在全
国划分“道”作为中央派出监察机构,后来变成地方一级行政实体的状况相吻合。(2分)
据此判定图
朝。(1分)

“路”为地方行一级政
分),这与宋代地方实行路、州、县三级制状况
路在图中位
判断图二为北宋时期。(1分)
图三中设置“行省”管理地方。(1分)。这与
方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
构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及的状况相吻
分)据此判断图三为元朝。(1分)
方机杉
判断者不得分
确认的史实:甲午战败,签订和约;国内反对
约;士大夫阶层(举人)反
应比较强
形式反对签订和约:康有为上书未成。(8分。每点2分,任意4点
因素
级的软弱性;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康有为在当时影响有限;康有
为个人因素。(6分。每点2分,任意3点6分

(1)特点: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政治
平竞争;职务常任。(8分。每点2分)
持党管干部;不搞“两官分途”;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
分。每点2分,任意3点6分
分)示例一趋
所得税起征点不断提高
开放逐步深化
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
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快速

提高;调节个
减轻中低层收入者的
费,推动
济发展;实现社会
(10分
趋势:存款利息税
到开征再到免征。(2分
改革开放逐步加深后

存款大量增多;为
贫富差距;达到鼓励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同时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开征利息税
免征利息税是为了满足增加存款收益
层收入者实际收入的需要:起至
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10分)丹东市2020-2021学年度(上)期末质量监测
高二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涂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2.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卷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答案按答题纸上对应的题号填写,不要写在框外。
第I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总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两则材料分别对应的朝代是
A.秦朝、汉朝
B.秦朝、宋朝
C.唐朝、宋朝
D.唐朝、元朝
2.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拿棍子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有官吏认为儿子犯了殴打父亲的重罪,要按律处死。但董仲舒根据孔子《春秋》之义,认为儿子的动机不是打父亲,所以应免罪。可见董仲舒主张
A.采儒补法,引礼入律
B.唯问动机,不问事实
C.不尚刑罚,弃守法律
D.刑不可知,威不可测
3.监察官可以风闻奏事(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中独有的一项规定。东晋南朝、唐武则天、宋代及清代时,为大开言谏之门,都曾允许台谏官风闻奏事,并规定所奏涉虚,亦不坐罪。这一规定
A.彰显了法律权威
B.
提高了监察效率
C.保证了社会秩序
D.
强化了君主权力
4.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这说明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的重要原则是
A.唯才是举,唯才是用
B.任人唯贤,唯德取人
C.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D.听命君主,隆礼重法
5.朱元璋要求乡里选人每月六次在道路上摇铃唱六句话:“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其目的是
A.传播儒学,优抚老弱
B.地方自治,缓和矛盾
C.宣讲乡约,监察地方
D.教化乡里,警醒世人
6.《明史?食货志》载:“洪武十四年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馀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此后每十年编造一次,每册一式四份,分别上报户部及省、府、县。由此可知明代编造黄册的直接目的是
A.抑制土地兼并现象      
B.迅速增加国家财税收入
C.提高经济总体水平     
D.强化户口及赋税的管理
7.如下图所示,面对游牧民族的进攻,某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之策维护统治。据此判断这一帝国是
A.大秦帝国 
 
 B.大唐帝国 
 
C.大明帝国 
  D.大清帝国
8.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中西交往频繁
C.中华帝国的强大     
  D.新航路的开辟
9.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其中,共和党拥戴袁世凯,统一共和党接近同盟会。这说明当时中国
A.实行三权分立政治制度
B.民主政治成为各界普遍共识
C.艰难开启政党政治尝试
D.仍然是传统朋党政治的延续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海关的基本原则:必须一反过去反动统治为服从帝国主义大量倾销外货并廉价吸取原料的经济侵略措施,滥行开放对外贸易,到处设立海关机构的方针;而严格以独立自主精神,根据国家经济情况的需要,在应开放对外贸易的地方设立海关机构。这一基本原则的确立
A.大幅度减少关税收入
   
  
B.有利于维护民族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D.表明了中国已经是经济强国
11.1957年毛泽东说“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自己制定的”。1978年邓小平说“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014年习近平说“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这主要说明在我国
A.始终贯彻依法治国方针
B.人民是法治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C.民主政治有了法律保障
D.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日益增强
12.罗马共和国时期,执政官由公民大会选举产生,一年一任,两位执政官拥有同等权力,具有协议性质,彼此具有否决权。每逢危机发生时,两位执政官通过协商或抽签决定其中一人作为独裁官,全权处理危机事件。这体现出罗马政体特征有
①任期制
②选举制
③权力制衡
④贵族共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并在议会内部实现了某种程度的权力分割和制衡,同时还对个人的自由权利表示了相当程度的承认和尊重。这种新体制确立的意义是
A.议会与内阁相互制约
B.权力逐渐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C.国王权力被完全剥夺
D.为国家民主化发展奠定基础
14.英国都铎王朝的三位君主: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伊丽莎白一世,那么固执地推行发起反对教皇权控制的宗教改革运动,就是因为他们渴望摆脱罗马教廷的羁绊,使英格兰民族走上真正的独立道路。“民族感情激发了这场运动,而独立是其目的”。这反映出英国
A.近代民族意识已经觉醒      B.宗教信仰意识的淡薄
C.天主教统治地位已丧失      D.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15.《红十字公约》规定:“野战医院和军医院应被承认为是中立的。只要这类医院内有任何病员或伤员,它们就应受到交战各方的保护和尊重。”这反映了《红十字公约》
A.能够有效制止战争     
B.意在约束交战各方的行为
C.宣扬西方的价值观    
 D.维护交战大国的既得利益
16.17世纪初,西方老人面临“岁月使我们体弱多病,孤独无助。虽有儿女,却视我们为累赘”的困境,但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在主要的英语种国家中,子女在多数情况下承认对老人提供帮助和互利的责任。”推动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原有家庭观念的瓦解
B.伦理教化的作用凸显
C.国家政策调节的影响
D.经济滞胀带来的威胁


卷(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7题12分,18题14分,19题14分,20题12分,总计52分。
1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出自人教版《历史地图册》等
分别提取图一、图二、图三中的有关地方行政机构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2分)
1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9年1月,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说:“再命大学士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湖南人和之……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并日缮写……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将之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摘编自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等
材料二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了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加入的人数超过2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在京城,翰林60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吏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加入的人数达到了1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的上书为7次,加入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初八日(5月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1)根据材料一、二,可以确认的史实有哪些?(8分)
(2)如果事实确如茅海建所考证,试分析康有为没有递送上书的原因。(6分)
19.(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3年1月16日,美国共和党总统阿瑟正式签署彭德尔顿法。其基本要点是:
文官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
取消文官承担的提供政治捐款和政治服务的义务,拒绝承担此项义务的文官不得被免职或受到歧视性对待;
禁止文官参加政治活动或强迫他人或团体采取政治行动;
文官在考试、任用、提升、调动、复职、降级、辞退等方面,一律平等;
设立非党派的三人文官委员会,负责统一管理文官考试事宜,彭德尔顿法确立了文官制度的各项基本原则,标志着美国文官制度的确立。
——摘编自倪越《西方文官制度》
材料二
中国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这是由于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不搞多党轮流执政,所以不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截然分野,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
——摘编自俞悦《从英美文官制度看中国“公务员”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文官制度的特点。(8分)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与近代美国文官制度相比,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独特性。(6分)
20.(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
1980年,个人所得税开征,免征额800元,个税存在三个系列,即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
1994年,将三个系列合并为统一个税。
1999年,自1999年11月1日后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20%个税。
2006年,免征额提高到1600元,增加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规定。
2007年,储蓄存款利息税率,由20%降低为5%。
2008年,工资、薪金所得税免征标准提高到2000元,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改为免税项目。
2011年,工资、薪金所得税免征标准提高到3500元。
2014年,企业、职业年金不缴纳个税。
2018年,薪金所得税免征标准提高到5000元,对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等;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整理自百度资料
从材料中概括出一种有关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并简要分析。(12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中书治民,三司理财,枢密主兵,各不相知,而言路之权又特重。
丞相既为文官之长,又居三公之首,主要负责行政事务,但实际上往往无所不管
图一
图二
图一
图一
图三
2020-2021(上)高二期末历史试卷第
8
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