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月阶段性考试(期末模拟)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月阶段性考试(期末模拟)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1-15 15:59:03

文档简介

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月阶段性考试(期末模拟)
1、单选题
DABCC
CCDCD
CDBCD
2、综合题
16.(1)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及时反馈用户信息,加强信息交流;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利用集聚效应,降低市场营销成本;具有规模效益。
(2)从业者暂时短缺;交通运输的阻断;上游企业开工不足,原材料短缺,成本上涨。
(3)疫情发展与防控对口罩需求量大增;聚丙烯是石化产业产品,熔喷布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制成,原料丰富;产业间关联度高,口罩生产工艺成熟,可迅速投产;拓展企业发展方向,增加利润。
17.(1)高速铁路全线封闭,列车通过时速度快、噪音大,建在边缘可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压力和市民生活的干扰。
(2)保障运行速度和行车安全;少占用沿线耕地。
(3)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改善交通条件;缩短时空距离,促进地区间联系;促进就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如旅游业、房地产开发)。
18.(1)北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影响的时间更长,雨季长,降水丰富;沿途地势相对平坦,施工难度较小;以色列经济相对发达,资金充足,技术水平高。
(2)改善了以色列水资源配置不均的状况,缓解了南部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带动了南部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南方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把大片不毛之地的荒漠变为绿洲,扩大了以色列人口的生存空间。
19.(1)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减轻风蚀;使沙尘就地堆积,减少沙尘量;植物根系固土、凋落物改善沙地结构,防止就地起沙。
(2)气流随着移动距离增加,速度减慢;地表附近的风受地表形态及摩擦作用影响,风力降低;沙障遭破坏,风经过时,将地表沙粒挟带至空中,部分风能转化为沙粒动能,风速降低。
(3)1m、2m高度处风速降低幅度较大,3m高度处风力变化不大或降幅较小。原因:该区域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榆树高度普遍较低,1m.2m高度处榆树带对风的阻挡作用较强,3m高度处榆树带对风的影响较小。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月阶段性考试(期末模拟)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1~3题。
1.文字中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A.欧洲西部
B.非洲南部
C.中国西北
D.马来群岛
2.“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原因可能是(  )
A.位于赤道无风带
B.雨、烟受重力作用
C.地转偏向力为零
D.受人为因素干扰
3.推测“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沙漠,终年炎热干燥
B.地处热带,全年气候炎热
C.地处雨林,土壤比较贫瘠
D.地处低纬,没有四季变化
位于河南省贾湖遗址(33.5°N)中发现贾湖先人将骨笛和叉形器组合起来,做成原始“圭表”,观测正午日影。如图示意该原始“圭表”使用原理(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时的日影末端位置),读图完成4~5题。
4.贾湖先人利用骨笛和叉形器观测时,应将(  )
A.两根木桩按东西对位,又形器置于骨笛东端
B.两根木桩按东西对位,叉形器置于骨笛西端
C.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骨笛南端
D.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骨笛北端
5.
中国谚语中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说法。当贾湖先人进行农作物春播时,推测骨笛上正午日影末端位于(  )
A.①、②之间,正在向②处移动
B.①、②之间,正在向①处移动
C.②、③之间,正在向③处移动
D.②、③之间,正在向②处移动
对某湖常年遥感监测,影像上显示湖区结冰是湖东岸最先结冰,湖冰融化从湖西岸率先消融。图示为该湖位置与范围。回答6~7题。
6.该地常年主导风向(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7.影像显示湖区东西岸结冰与融冰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径流
C.风力
D.温度
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位于石羊河一级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是永昌县北部的主要生态防护屏障。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树木随着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而大量死亡。2003年起,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的林带建设(如图)。据此完成8~10题。
8.关于2003年起喇叭泉林场开始的林带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防风效能显著,风速明显降低
②虽没有经济效益,但生态效益突出
③使得农田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
④使林场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能源短缺,过度砍伐
B.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
C.西大河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
D.植被新陈代谢,群落自然更替
10.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明显影响是(  )
A.可开垦耕地面积增加
B.荒漠化范围缩小
C.区域土壤肥力增加
D.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
“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图中1楼养鱼,2楼养猪,3楼种植西红柿。读图完成11~12题。
11.“垂直农业”概念走向实践的关键因素是(  )
A.粮食需求
B.气候变化
C.技术水平
D.劳动力数量
12.“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
②减轻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
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北京某公司是为电力、化工、冶金等工业领域生产节能环保设备的企业。2015年2月,该企业节能设备及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项目正式入驻保定满城经济开发区。经过多年努力,该企业已形成北京研发、满城制造的“京研满造”新模式。满城经济开发区毗邻京昆高速和保定市北三环,交通便捷,位于北京1小时经济圈内,区位优势显著。据此完成13~15题。
13保定满城经济开发区吸引该企业入驻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政策优惠,基础设施完善
B.交通便捷,劳动力价格低
C.邻近北京,产品运程短
D.接壤山西,消费市场广阔
14该企业研发部门仍布局在北京,其主要目的是(  )
A.依托信息网络,实现技术交流
B.获取市场信息,及时改进工艺
C.吸纳优秀人才,加强研发创新
D.利用交通枢纽,实现国际合作
15该企业的入驻,对保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
A.推动工业发展,提高工业比重
B.改善人居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C.带动相关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D.增加就业岗位,优化产业结构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熔喷布是制造口罩最核心的材料,以聚丙烯(是一种石化产品)为主要原料制成。截至2020年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医用口罩、医用N95口罩在内,全国口罩日产量达到1.16亿只,其中近一半的口罩产自河南省长垣市,这里也是全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生产经营集散地,上千家企业在此集聚。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口罩市场格局呈现出新的变化,近期,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等企业也跨界进行口罩生产。如图示意口罩生产产业链。
(1)简述上千家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生产企业在河南省长垣市集聚的优势。
(2)2020年春节疫情肆虐期间,长垣各口罩生产企业克服重重困难来确保市场供应。指出新冠疫情期间长垣口罩生产企业需要克服的困难。
(3)说明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企业跨界进行口罩生产原因。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环渤海高铁(如图)计划在2021年完工通车,助力环渤海经济圈快速发展。环渤海高铁建设使得该地区经济的进一步整合出现了可能。通过制定渤海湾区规划,可以指导一体化的目标、实现的路径以及手段,打破行政区划的制约,实现区域之间经济的内在联系。
(1)分析新建高铁站一般位于城区边缘的原因。
(2)指出环渤海高铁全线规划以桥带路的主要目的。
(3)简述环渤海高铁建设的重要意义。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色列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然而先进的节水技术,使这个“不毛之地”变成了“花果之乡”,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地方。起始水源地位于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经特拉维夫﹣雅法到南部的贝尔谢巴地区,年均调水4.0亿立方米左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以色列南部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灌溉农业区,生产出高质量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等农产品。
(1)分析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的可行性条件。
(2)简述北水南调工程给以色列带来的有利影响。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集宁至二连浩特铁路(简称集二铁路)沿线风沙活动频繁,铁路常面临风沙威胁。由于当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铁路西侧是防风固沙的重点区域。为了减轻风沙活动对铁路的危害,当地在铁路沿线营造了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护休系,但部分工程年久失修(如图1)。科研人员以防护体系外的某定点为对照点,测量防护体系内不同位置的测点1m、2m、3m高度处的风速与对照点的关系(k值表示测点风速与对照点风速的比值),得出结果如图2所示。
(1)简述防护体系减轻风沙危害的作用机制。
(2)测点1处沙障已遭破坏,但1m高度处风速仍较对照组低,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说明风经过榆树带的变化特点,并推测其原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