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页至第9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节课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基础上的,重点要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算法。让学生记住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不难,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3、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纸片每人两张,彩色笔若干。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古乐声中导入: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1、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出示这句话的含义。
2、说一说:“日取其半”,取谁的一半?
3、庄子的话对吗?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二、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体会“万世不竭”。
1、第一次截去这根木棍的 ,这时会剩下这根木棍的几分之几? 。
2、第二次截去剩余部分的 ,这时会剩下这根木棍的几分之几? 。
3、第三次截去上次剩余部分的 ,这时会剩下这根木棍的几分之几?。
4、第四次再截去剩余部分的 ,这时会剩下这根木棍的几分之几?
5、如果再截去剩余部分的 ,会剩下这根木棍的几分之几?
学生思考:再截……再截……不停的截下去…….,会怎样呢?
小结:看来,一尺之捶,日取其半,可真是万世不竭呀!
【设计意图:在直观感受“万世不竭”的同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初步渗透了无限的思想。】
三、动手操作、总结计算方法。
1、观察这三道算式,他们的因数都是怎样的数?算式的因数和积有怎样的关系?
2、猜一猜: × =?
3、动手操作、验证算法,理解算理。(小组合作交流)
4、交流展示,肯定算法。
5、教师课件演示,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6、总结算法。
【设计意图:算法是学生自己发现的,算理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后,理解清楚的。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亲自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授之以渔”,教学生学会学习。】
四、巩固练习。
1、计算。
2、抢答。
3、应用。
4、数学故事。
五、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