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和氯化铝溶液分别与过量的强碱溶液反应,其生成物有一定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有水生成
B. 都有氢气生成
C. 都有[Al(OH)4]-生成
D. 都有铝盐生成
2.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于熔化烧碱的坩埚,可用Al2O3这种材料制成
B. 铝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是因为其表面覆盖着一层氧化铝薄膜
C. 氧化铝是一种难熔物质,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
D. 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可用于制胃药
3.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紧密相关,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普通玻璃是合成材料
B. 玻璃钢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C. 有机玻璃是一种常见的塑料
D. 有机玻璃是复合材料
4.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B. 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很大,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
C. 高纯度的硅被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
D. 高纯度的硅常被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5.已知CuO经高温灼烧生成Cu2O,Cu2O与H+发生反应:Cu2O+2H+===Cu+
Cu2++H2O。将经高温灼烧后的CuO样品投入足量的热的稀硝酸溶液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溶液变为蓝色,同时有紫红色固体出现,说明样品全部生成Cu2O
B. 溶液中最终可能有紫红色固体出现
C. 这种实验的结果无法说明CuO分解的程度
D. 如果溶液中出现蓝色,最终没有紫红色固体出现,说明CuO没有分解
6.由复合材料制成的防弹头盔能抵御多种手枪子弹的射击,最大限度地保护使用人员的安全,这利用了复合材料的( )
A. 高强度、质轻
B. 耐热抗高温
C. 耐腐蚀、稳定性好
D. 导电导热性好
7.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2CuFeS2+O2===Cu2S+2FeS+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O2仅是氧化产物
B. CuFeS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
C. 每转移0.8 mol电子,有0.1 mol硫被氧化
D. 每生成1 mol Cu2S,有1 mol硫被氧化
8.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状况下,两个反应放出气体的体积相等,则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
B. 2∶1
C. 3∶1
D. 1∶3
9.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CO2后迅速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后,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致易拉罐变瘪的离子反应是:CO2+OH-===HCO
B. 导致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反应是:2Al+2OH-+6H2O===2[Al(OH)4]-+3H2↑
C. 若将CO2换为NH3,浓NaOH溶液换为水,易拉罐也会出现先瘪后鼓的现象
D. 反应结束后,易拉罐内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Al(OH)4]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石灰窑、玻璃熔炉出来的气体的主要成分不相同
B. 用石灰抹墙和用水泥砌墙两过程的硬化原理相同
C. 玻璃、陶瓷、水泥容器均不能贮存氢氟酸
D. 任何酸均不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1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湿法炼铜和火法炼铜的反应中,铜元素都发生还原反应
B. 加强热,使CuO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制备单质Cu
C. 黑色金属材料包括铁、铬、锰及其化合物
D. 生铁与钢的区别在于生铁含碳杂质,而钢不含
12.一般情况下,铜粉不溶于稀硫酸,加入下列物质时(必要时可以加热),肯定不能促使铜粉溶解的是( )
A. H2O2
B. FeCl3
C. O2
D. FeCl2
13.欲使明矾溶液中的铝离子完全沉淀下来,适宜的试剂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
B. 氢氧化钾溶液
C. 氨水
D. 盐酸
14.已知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6H2O===2Na[Al(OH)4]+3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
B. 水和氢氧化钠中的氢元素得到电子被还原
C. 由水还原生成的氢气与氢氧化钠还原生成的氢气质量比为2∶1
D. 此反应说明铝具有两性,铝的活泼性比只具有金属性的金属弱
15.关于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铝是还原剂
B. 氧化剂是氢氧化钠和水
C. 只有水是氧化剂
D. 氢气是还原产物
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工业上以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为原料制备CuSO4·5H2O的主要流程如下:
(1)下列装置可用于吸收气体X的是________(填代号)。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泡铜与CO反应来制取粗铜。
①装置B中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时,依次进行如下操作:组装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加装药品、通入气体、_____________、点燃酒精灯。
(3)熔渣Y的成分为Fe2O3和FeO,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熔渣中含有FeO。写出有关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提供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KSCN溶液、KMnO4溶液、NaOH溶液、氯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粗铜中加入硫酸和硝酸的混酸溶液制取硫酸铜时(杂质不参加反应),混酸中H2SO4与HNO3的最佳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17.实验室铝热反应的实验装置如下:
(1)下面放置盛细沙的____________(填名称)。
(2)镁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在冶金工业上也常用这一反应原理来冶炼________。
A.不活泼金属 B.较活泼金属
C.稀有金属 D.高熔点金属
(5)已知下表数据:
①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能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欲溶解此熔融物,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NaOH溶液
18.某氧化铜(CuO)粉末中混有少量氧化亚铜(Cu2O),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其中Cu2O的含量,请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X是H2(可能混有少量水和二氧化碳),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u2O在加热条件下也能被H2还原为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反应前混合物的总质量为22.4 g,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入H2,测得U型管内物质的质量增加了3.6 g,则原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4)若没有E装置,则测得的Cu2O的质量__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9.把2 mol钠和1 mol铝的混合物小心地投入932 g水中,充分反应,计算:
(1)生成气体的质量为多少?
(2)溶液中有几种溶质?
(3)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0.将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中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所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原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__________。
21.已知普通玻璃的成分为Na2O∶13%,CaO∶11.7%,SiO2∶75.3%。某玻璃厂现有石灰石500 t,纯碱2 400 t。计算上述原料能生产普通玻璃多少吨?
四、填空题(共3小题)
22.(1)工业上用焦炭与SiO2反应可制得粗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
(2)由粗硅制纯硅过程如下:Si(粗)SiCl4SiCl4(纯)Si(纯),请写出上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还原SiO2制SiC,其粗产品中杂质为Si和SiO2。现将20.0 g SiC粗产品加入到过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收集到0.1 mol氢气,过滤得SiC固体11.4 g,滤液稀释到1 L,生成氢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硅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3.石英制取硅胶经历以下三步:
①用NaOH溶液溶解石英;
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
③蒸干溶液,灼烧残留固体并使固体完全分解。
(1)试写出①、②有关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硅胶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100 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中,合金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浓度为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沉淀跟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横坐标体积单位是mL,纵坐标质量单位是g)。
(1)合金中镁的质量是__________。
(2)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有关反应的方程式:2Al+2OH-+6H2O === 2[Al(OH)4]-+3H2↑,Al2O3+2OH-+3H2O === 2[Al(OH)4]-,Al(OH)3+OH-===[Al(OH)4]-,Al3++4OH-===[Al(OH)4]-,它们分别与过量的强碱溶液反应,都有[Al(OH)4]-生成。
2.【答案】A
【解析】Al2O3和NaOH能发生反应,熔化烧碱的坩埚不能用Al2O3材料制成。
3.【答案】C
【解析】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错误;玻璃钢是一种以玻璃纤维作增强体、合成树脂作基体经过特殊加工而制成的复合材料,B项错误;有机玻璃是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是一种塑料,不属于复合材料,C、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但在常温下能与强碱溶液、HF、F2等反应,A项错误;自然界中硅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没有单质硅,B项错误;二氧化硅用于制造光导纤维,而不是硅,D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CuO经高温灼烧生成Cu2O,因硝酸具有强氧化性,Cu、CuO以及Cu2O都可与硝酸发生反应,最终生成硝酸铜,则反应后没有红色固体生成,不能说明是否生成Cu2O,可用稀硫酸检验,只有C项正确。
6.【答案】A
【解析】高强度才能抵御子弹的射击。
7.【答案】D
【解析】A项,S元素由-2价升高到+4价,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错误;B项,Cu元素由+2价降低为+1价,S元素由-2价升高到+4价,Cu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错误;C项,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只有S元素,由-2价升高到+4价,变化6价,则每转移1.2 mol电子,有0.2 mol硫被氧化,C错误;D项,每生成1 mol Cu2S,有1 mol硫被氧化生成SO2,其它物质中的S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正确。
8.【答案】C
【解析】由2Al+6HCl===2AlCl3+3H2↑、2Al+2NaOH+6H2O===2Na[Al(OH)4]+3H2↑,可知当生成氢气的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9.【答案】B
【解析】气体与碱反应,导致易拉罐变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H2O,故A项错误;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发生反应为2Al+2OH-+6H2O===2[Al(OH)4]-+3H2↑,气体压强增大,故B正确;将CO2换为NH3,浓NaOH溶液换为水,氨气溶于水,气体的压强变小先瘪;又铝与氨水不反应,所以气体压强基本不变,则易拉罐不会再鼓起来,故C项错误;上述过程共发生反应有:CO2+2OH-===CO+H2O、Al2O3+2NaOH+3H2O===2Na[Al(OH)4]、2Al+2OH-+6H2O===2[Al(OH)4]-+3H2↑反应,反应后溶质还有碳酸钠,故D项错误。
10.【答案】C
【解析】石灰窑中:CaCO3CaO+CO2↑,玻璃熔炉中:Na2CO3+SiO2Na2SiO3+CO2↑,CaCO3+SiO2CaSiO3+CO2↑,A项错误;用石灰抹墙的反应为Ca(OH)2+CO2===CaCO3+H2O,因为生成难溶的CaCO3以及水分蒸发而变硬,水泥的硬化是水泥加水成浆后,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凝固成块,最后变硬,二者硬化原理不相同,B项错误;在水泥、玻璃、陶瓷中都有SiO2,可以发生反应:SiO2+4HF===SiF4↑+2H2O,C项正确;氢氟酸能与酸性氧化物(SiO2)反应,D项错误。
11.【答案】A
【解析】湿法炼铜和火法炼铜的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所以Cu元素发生还原反应,A项正确;制备单质Cu用热还原法制备,不是加热法,故B项错误;根据金属的颜色和性质等特征,将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主要指铁、锰、铬及其合金,不是化合物,故C项错误;生铁与钢的区别为含碳量不同,均含C元素,但钢中含碳量较低,故D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在酸性溶液中H2O2可氧化铜,在酸性溶液中并在加热条件下氧气可氧化铜,FeCl3可与铜反应,FeCl2不能氧化铜,D项符合。
13.【答案】C
【解析】使明矾溶液中铝离子完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适宜的试剂为弱碱氨水。
14.【答案】A
【解析】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6H2O===2Na[Al(OH)4]+3H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可理解为2Al+6H2O===2Al(OH)3+3H2↑,Al(OH)3+NaOH===Na[Al(OH)4],反应中铝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只有水中的氢元素得到电子被还原;此反应可说明铝具有两性,但并不能论证铝与其他金属的金属活泼性强弱,如铁只有金属性,但铝比铁活泼。
15.【答案】B
【解析】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可理解为2Al+6H2O===2Al(OH)3+3H2↑,Al(OH)3+NaOH===Na[Al(OH)4],反应中铝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氢氧化钠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16.【答案】(1)bd (2)①碱石灰 ②检验装置气密性;收集CO检验纯度 (3)取少量熔渣,加过量稀硫酸溶解,向溶液中加入几滴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则证明熔渣中含有FeO (4)3∶2
【解析】(1)依据流程图可知X气体是SO2。a项,导管未插入液面以下,不能起到吸收作用;b项,NaOH溶液可以吸收SO2,且SO2较大,先通入到四氯化碳中,能防止倒吸;c项,SO2溶解度较大,倒扣的漏斗伸入液面以下,不能起到防倒吸的作用;d项,倒立的圆底烧瓶起到安全瓶的作用,能防止倒吸。故选bd。
(2)①粗铜与CO反应生成CO2,剩余CO有毒,需做燃烧处理,在此之前利用装置B吸收CO2,故B中应盛放碱石灰;②组装完仪器,应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由于CO点燃容易引起爆炸,故引燃前需验纯。
(3)若Fe2O3中含有FeO,利用稀酸(非氧化性)溶解后生成的Fe2+具有还原性,而给出的试剂中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使KMnO4溶液褪色,则选择试剂为稀硫酸、KMnO4溶液,操作为取少量固体溶于稀硫酸,然后滴加KMnO4溶液,观察到溶液使KMnO4溶液褪色,则证明含有FeO。
(4)当硝酸根离子恰好反应时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最佳,由离子方程式3Cu+8H++2NO===3Cu2++2NO↑+4H2O 可知,反应中消耗2 mol NO,需要8 mol H+,硝酸电离2 mol,另外6 mol氢离子由硫酸提供,则硫酸为3 mol,所以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17.【答案】 (1)蒸发皿 (2)镁条燃烧放出热量,使氯酸钾分解,且在高温下促使三氧化二铁粉末和铝粉发生剧烈反应 (3)①镁条剧烈燃烧 ②三氧化二铁粉末和铝粉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 ③“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4)2Al+Fe2O32Fe+Al2O3 D
(5)①合理 ②NaOH溶液 有气泡放出
2Al+2OH-+6H2O===2[Al(OH)4]-+3H2↑ ③B
【解析】 (1)用蒸发皿盛细沙,作用是防止蒸发皿炸裂。
(2)镁条燃烧放出热量,使氯酸钾分解,且在高温下促使三氧化二铁粉末和铝粉发生剧烈反应。
(3)该反应的现象有①镁条剧烈燃烧,②三氧化二铁粉末和铝粉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③“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4)该反应为2Al+Fe2O32Fe+Al2O3,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使被还原的金属处于熔融状态,利用铝热反应可以冶炼比铝不活泼的高熔点金属。
(5)①因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够使置换出的铁以液态析出,而铝的熔点比铁的低,易混杂在铁水中,冷却后得到合金。②铝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而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块状熔融物中是否含有金属铝。③A、C中物质与熔融物反应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而D中氢氧化钠溶液只能溶解铝,只有稀硫酸最合适。
18.【答案】(1)吸收二氧化碳 干燥氢气
(2)Cu2O+H22Cu+H2O (3)6.8 g (4)偏低
【解析】(1)本题实验目的是测定CuO和Cu2O混合物中Cu2O的含量,反应原理是用氯化钙吸收H2还原CuO和Cu2O生成的水,D装置质量增加量为生成的水的质量,为了实验的准确性,参加反应的氢气要进行干燥和除二氧化碳,所以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氢气。(2) Cu2O在加热条件下也能被H2还原为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2Cu+H2O。
(3)已知反应前混合物的总质量为22.4 g,完全反应后U型管内物质的质量增加了3.6 g为水的质量,设原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为x,它与H2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y,那么CuO的质量为:22.4 g-x,它与H2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3.6 g-y。
解方程组得:x=6.8 g
(4)加E装置,用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如果没E装置,则测得产物水的质量偏大,由于单位质量的Cu2O产生水的质量小于CuO,所以测得的Cu2O的质量分数偏低。
19.【答案】(1)生成气体的质量为5 g
(2)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和四羟基合铝酸钠两种溶质
(3)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 四羟基合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1.8%
【解析】2Na+2H2O===2NaOH+H2↑
2 mol 2 mol 2 mol 1 mol
2Al + 2NaOH+6H2O===2Na[Al(OH)4]+3H2↑
1 mol 1 mol 6 mol 1 mol 1.5 mol
m( H2)=2(1 mol+1.5 mol)=5 g
n(NaOH)=1 mol m(NaOH)=40 g
nNa[Al(OH)4]=1 mol mNa[Al(OH)4]=118 g
m(溶液)=932+46+27-5=1 000 g
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100%=4%
四羟基合铝酸钠的质量分数:()×100%=11.8%
20.【答案】2∶3 或2∶7
【解析】①若氯化铝过量,氢氧化钠量不足,溶液中铝元素应为铝离子,
AlCl3+3NaOH===Al(OH)3↓+3NaCl
1 mol 3 mol 1 mol
依题意,若溶液中剩余1 mol Al3+,
则c(AlCl3)∶c(NaOH)=n(AlCl3)∶n(NaOH)=(1+1)mol∶3 mol=2∶3。
②若氢氧化钠过量,氯化铝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铝部分溶解,
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四羟基合铝酸钠,假设有2 mol铝离子反应,依题意有关系式:
AlCl3~3NaOH~Al(OH)3
1 mol 3 mol 1 mol
AlCl3~ 4NaOH~Na[Al(OH)4]
1 mol 4 mol 1 mol
则c(AlCl3)∶c(NaOH)=n(AlCl3)∶n(NaOH)=(1+1)mol∶(3 mol+4 mol)=2∶7。
21.【答案】2 393.16 t
【解析】普通玻璃中n(Na2O)∶n(CaO)∶n(SiO2)=∶∶≈1∶1∶6,
因为Na2O~Na2CO3,CaO~CaCO3,
所以三种原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2CO3∶CaCO3∶SiO2=1∶1∶6。
题中所给原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2.6 = 1∶4.52,显然Na2CO3有剩余。
设500吨石灰石折合氧化钙xt
CaO~CaCO3
56 t 100 t
xt 500 t
56∶x=100∶500
x=280 t
280 t÷11.7%≈2 393.16 t。
22.【答案】(1)2C+SiO2Si+2CO↑ C SiO2
(2)Si+2Cl2SiCl4 SiCl4+2H2Si+4HCl
(3)Si+2OH-+H2O===SiO+2H2↑ 0.17 mol·L-1
【解析】(1)碳与二氧化硅反应为2C+SiO2Si+2CO↑,反应中C被氧化,SiO2中的S被还原,因此SiO2作氧化剂。
(2)粗硅与Cl2反应为Si+2Cl2SiCl4,SiCl4与氢气反应为SiCl4+2H2Si+4HCl。
(3)3C+SiO2SiC+2CO↑反应后主要含杂质Si、SiO2,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Si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2OH-+H2O===SiO+2H2↑,由方程式可知生成0.1 mol H2需要硅1.4 g,生成硅酸钠0.05 mol,由SiO2生成的硅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12 mol,溶液中硅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7 mol·L-1。
23.【答案】(1)①SiO2+2OH-===SiO+H2O ②SiO+2H+===H2SiO3↓ (2)H2SiO3H2O+SiO2 (3)干燥剂(或催化剂载体)
【解析】(1)①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Na2SiO3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H2O;②滤液为Na2SiO3溶液,Na2SiO3溶液中加入盐酸生成难溶沉淀H2SiO3和Na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H+===H2SiO3↓。(2)微热浓缩先得到硅酸聚合胶体,加热硅酸溶胶脱水生成多孔硅胶, H2SiO3H2O+SiO2。(3)硅胶的主要用途有两个:作干燥剂或作催化剂的载体。
24.【答案】(1)4.8 g (2)8 mol·L-1
【解析】(1)由图像可知,氢氧化镁的质量为11.6 g,根据镁元素守恒:
合金中镁的质量=11.6 g÷58 g·mol-1×24 g·mol-1=4.8 g。
(2)当沉淀的量最大时,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0.16 L×5 mol·L-1÷0.1 L=8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