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培优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培优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1-15 17:2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培优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缩小体积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B.?升高温度,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不变,但活化分子数增加了,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使用催化剂,增加了分子的能量,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H2与ICl的反应分①、②两步进行,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反应②均为放热反应
B.?反应①、反应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①比反应②的速率慢,与相应正反应的活化能无关
D.?反应①、反应②的焓变之和为ΔH=-218kJ·mol-1
3.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
B.?v正(N2)=3v逆(H2)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2

同时生成3n
mol
H2
4.反应N2+3H2
?2NH3刚开始时,N2的浓度为3mol·L-1
,H2的浓度为5mol·L-1

3min后测得NH3的浓度为0.6mol·L-1则此时间内,下列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
)
A.?v
(NH3)=
0.1
mol˙L-1˙min-1
B.?v
(N2)
=
1.0
mol˙L-1˙min-1
C.?v
(H2)
=
1.67
mol˙L-1˙min-1
D.?v
(H2)
=
0.3
mol˙L-1˙min-1
5.可逆反应2A(g)+B(g)
3C(g)+4D(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mol/(L·min)
B.?v(B)=0.3mol/(L·min)
C.?v(C)=0.8mol/(L·min)
D.?v(D)=1.0mol/(L·min)
6.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C.?该反应的反应热ΔH=E1-E2
D.?a、b分别对应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能量变化
7.下列表示的是化学反应
A+2B=C+D
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最快的是(??

A.?v(A)=0.3mol?L-1?s-1??
?????????????????????????????????????????B.?v(B)=0.5mol?L-1?s-1
C.?v(C)=0.25mol?L-1?s-1??
???????????????????????????????????????D.?v(D)=0.2mol?L-1?s-1
8.在C(s)+CO2(g)
2CO(g)的反应中,采取下列措施: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①缩小体积,增大压强②增加碳的量③恒容通入CO2④恒容下充入N2⑤恒压下充入N2
A.?①④??????????????????????????????????B.?②③⑤??????????????????????????????????C.?①③??????????????????????????????????D.?①②④
9.用锌粒与2mol·L-1的稀硫酸混合制备氢气时,若向其中分别再加入少量等体积的下列物质:①KCl溶液、②4mol·L-1盐酸、③CuC12溶液、④4mol·L-1CH3COONa溶液,则加入后反应生成氢气速率的大小顺序是(
??)
A.?③>④>①???????????????????????B.?①>②>④???????????????????????C.?②>①>④???????????????????????D.?④>③>②
10.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改变的是
(???

A.?Na和O2??????????????????????B.?NaOH和CO2??????????????????????C.?Fe和盐酸??????????????????????D.?木炭(C)和O2
11.一定条件下,向2
L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2和10
mol
H2发生反应N2+3H2
2NH3。2
min时测得剩余N2的物质的量为1
mol,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错误的是(??

A.?v(N2)=3
v(H2)???????????????????????????????????????????????????B.?v(H2)=0.75
mol·L-1·min-1
C.?v(NH3)=0.5mol·L-1·min-1?????????????????????????????????D.?再充入2
mol
N2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12.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的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
A.?在炭粉中加入氯酸钾,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
B.?过氧化氢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即可迅速放出气体
C.?固态氯化铁和固体氢氧化钠混合后,加入水能迅速产生沉淀
D.?锌与稀硫酸反应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反应放出氢气的速率加快
13.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可以加快氢气生成的是(??

A.?加入少量的硫酸钠固体??????????B.?加入硝酸钠固体??????????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D.?改用浓硫酸
14.反应2A(g)
2B(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降温?????????????????????????????????B.?减压?????????????????????????????????C.?减少E的浓度?????????????????????????????????D.?加压
15.铁片与盐酸反应制H2的速率较慢,下列措施不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用铁粉代替铁片????????B.?增大盐酸的浓度????????C.?用相同浓度醋酸代替盐酸????????D.?适当升高溶液温度
二、填空题
16.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
5%H2O2溶液,再在其中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1
mol/L
FeCl3溶液和0.1
mol/L
CuSO4溶液,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后两支试管中能观察到的共同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该实验说明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17.废气中的H2S通过高温热分解可制取氢气:2H2S(g)
2H2(g)+S2(g)。现在3L密闭容器中进行H2S分解实验。某温度时,测得反应体系中有气体1.31mol,反应10min后,测得气体为1.37mol,则10min内H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________。
18.氢气与氮气反应生成氨气是可逆反应,研究发现降低温度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气的方向移动,但是实际生产中,这个反应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19.???????????????????
(1)在反应A(g)+3B(g)=2C(g)中,若以物质A表示的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
mol·L-1·min-1

则以物质B表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
mol·L-1·min-1。
(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2和3
mol
H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
s后测得N2为1.9
mol,则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将10
mol
A和5
mol
B放入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A(g)+B(g)2C(g),在最初2
s内,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0.06
mol·L-1·s-1

则在2
s时,容器中有________
mol
A,此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0.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标准状况),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50
120
232
290
310
(1)在0~1
min、1~2
min、2~3
min、3~4
min、4~5
min时间段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_,原因为________;
反应速率最小的时间段是________,原因为________。
(2)在2~3
min内,用盐酸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
A.蒸馏水
B.Na2SO4溶液
C.NaNO3溶液
D.Na2CO3溶液
三、实验探究题
21.某实验小组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后,联想到H2O2分解制备氧气,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编号
温度
反应物
催化剂

25℃
试管中加入3mL5%H2O2溶液
1mL蒸馏水

25℃
试管中加入3mL5%H2O2溶液
1mL0.1mol/LFeCl3溶液

40℃
试管中加入3mL5%H2O2溶液
1mL蒸馏水
(1)实验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甲和实验乙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实验甲和实验丙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对实验乙中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并在2min内6个时间点对注射器内气体进行读数,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s
20
40
60
80
100
120
气体体积/mL
实验乙
15.0
29.5
43.5
56.5
69.5
81.5
0~20s的反应速率v1=________mL/s,100~120s的反应速率v2=________mL/s。不考虑实验测量误差,二者速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2.某研究小组制备氯气并对产生氯气的条件进行探究。
(1)装置A中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2

利用了浓HCl的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A中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的杂质可能是________。
(3)B用于收集Cl2

请完善装置B并用箭头标明进出气体方向。________
(4)C用于吸收多余的Cl2

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5)该小组欲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制Cl2的影响,设计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
操作
现象
I
常温下将MnO2和12
mol·L-1浓盐酸混合
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
II
将I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
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
III
加热MnO2和4
mol·L-1稀盐酸混合物
无明显现象
①已知MnO2呈弱碱性。I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II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③III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H+)或c(Cl-)较低,设计实验IV进行探究:
将实验III、IV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将i、ii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3.研究金属与硝酸的反应,实验如下。
实验(20oC)
现象
Ⅰ.过量铜粉、2
mL
0.5
mol/L
HNO3
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溶液变为蓝色
Ⅱ.过量铁粉、2
mL
0.5
mol/L
HNO3
6
mL无色气体(经检测为H2),溶液几乎无色
(1)Ⅰ中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_。
(2)Ⅱ中生成H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研究Ⅱ中的氧化剂

甲同学认为该浓度的硝酸中H+的氧化性大于NO3-

所以NO3-没有发生反应。乙同学依据Ⅰ和Ⅱ证明了甲的说法错误,其实验证据是________。

乙同学通过分析,推测出NO3-也能被还原,依据是________,进而他通过实证实该溶液中含有NH4+

其实验操作是________。
(4)根据实验,金属与硝酸反应时,影响硝酸还原产物不同的因素有________;试推测还可能有哪些因素影响________(列举1条)。
参考答案
1.
B
2.
C
3.
C
4.
D
5.
B
6.
A
7.
A
8.
C
9.
C
10.
C
11.
A
12.
B
13.
C
14.
A
15.
C
16.
2H2O2
2H2O+O2↑;有大量气泡产生同一个反应可有多种催化剂,不同的催化剂;催化效率不一样
17.
0.004mol/(L?min)
18.
为了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以提高生产效率
19.
(1)0.6
(2)0.05
mol·L-1·s-1
(3)8.8;0.08
mol·L-1
20.
(1)2~3
min;该反应是放热反应,2~3
min时溶液温度最高,反应速率最快;4~5
min;此时反应物的浓度最小,反应速率最慢
(2)0.1
mol·L-1·min-1
(3)A,B
21.
(1)2H2O2
2H2O+O2↑
(2)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0.75;0.6;随反应的不断进行,H2O2溶液的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率减小
22.
(1)还原性
(2)HCl
、H2O(g)
(3)
(4)Cl2
+
2OH-=
Cl-
+
ClO-
+
H2O
(5)MnO2
+
4HCl
MnCl4
+
2H2O;MnCl4
=Cl2↑
+
MnCl2;III中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c(H+)、c(Cl-)
较低,需要增大到一定浓度才能被MnO2氧化;MnO2氧化盐酸的反应中c(H+)变化的影响大于c(Cl-)
23.
(1)NO或一氧化氮
(2)Fe
+
2H+=
Fe2+
+
H2

(3)硝酸浓度相同,铜的还原性弱于铁,但Ⅰ中溶液变蓝,同时没有氢气放出;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价,具有氧化性;取Ⅱ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4)金属的种类、硝酸的浓度;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