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4:酸碱中和反应
5387975177800课堂导入: 我们都有过被蚊虫叮咬的经历,如果拿肥皂水或花露水涂在被叮咬的地方,可以减轻皮肤的痛痒,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吗?
解释:肥皂水或花露水之所以能止痒是因为肥皂水或花露水中的弱碱能与蚊虫分泌出的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酸和碱都有各自类似化学性质,你知道为什么吗?
117792559055340550535560
知识点1:酸碱中和实验
【实验】1.取少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什么现象?(写出方程式)
2.为观察到上述两种溶液发生反应的现象,应采取什么措施?重新设计实验。
步骤设计:
①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1-2滴酚酞溶液 现象:
②逐渐往NaOH溶液中滴稀盐酸、振荡 现象:
③向上述刚好褪色的溶液中再滴两滴NaOH溶液,振荡 现象:
④再次滴入微量稀盐酸,振荡 现象:
思考:取2滴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你能看到什么现象?
想一想: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吗?说明什么?
477266059055试着写出下列酸和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盐酸和氢氧化钾:
(2)盐酸和氢氧化钡:
(3)硫酸和氢氧化钠:
(4)硫酸和氢氧化钡:
像上述反应那样,酸与碱生成盐和水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反应物:酸 和 碱
生成物:盐 和 水
通式: 反应的实质:
注意: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是有盐和水产生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请举出反例)
【趁热打铁】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中和反应,并说明理由。
1、 Mg(OH)2 + H2SO4 = MgSO4 + 2H2O 2、 Ca(OH)2+ CO2 = CaCO3↓+H2O
3、 CuO + 2HCl = CuCl2 + H2O 4、 Fe(OH)3 + 3HC = FeCl3 + 3H2O
-207645-93980
反馈小练习:写出稀硫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并描述实验现象。
提示:对于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通常要借助指示剂来帮助判断反应的发生
例:下列各组物质通常借助指示剂才能证明是否反应的是( )
A.氢氧化铜和稀盐酸 B.石灰石和稀盐酸
C.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 D.烧碱和稀硫酸
451040578105思考: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如何变化?
我们利用pH传感器实时监测混合溶液在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情况,并借助计算机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即可直接得到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溶液的PH变化为: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时溶液pH的变化.
思考:A点、B点和C点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A点表示:滴入盐酸较少,溶液中的NaOH有剩余,溶液呈 性, pH 7,溶液中的溶质是 。
B点表示:盐酸与溶液中的NaOH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 性, pH 7,溶液中的溶质是 。
c点表示:滴入盐酸过量,溶液中的HCl有剩余,溶液呈 性, pH 7,溶液中的溶质是 。
3677285107315【拓展延伸】中和反应中溶液pH的变化-如右图
思考:是不是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都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举出反例)
知识点2:复分解反应概念
观察下列几个化学方程式:
AgNO3 + HCl = AgCl↓+ HNO3 Fe2O3 + 6HCl = 2FeCl3 +3H2O HCl + NaOH = NaCl + H2O
2NaOH + CuCl2= 2NaCl + Cu(OH)2↓ Ca(OH)2+Na2CO3= CaCO3↓+2NaOH
上述反应中,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像这样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表示:
想一想:中和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两者有什么关系?
思考:我们已经学习过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各种基本反应类型。你能归纳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并准确判断某个具体化学反应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吗?请举例说明。
比较内容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特点
通式
举例
知识点3: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良酸性或碱性土壤
向鱼塘撒石灰,中和鱼塘底泥中过多的有机酸(同时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使鱼塘水达到适合鱼苗生长的pH。
酸雨对工业设备、石材建筑、文明古迹的破坏非常严重,对农作物等植物的危害也十分明显,利用熟石灰中和土壤和某些水源的过多酸性,以减轻酸雨的危害。
2.处理工业废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如果酸性或碱性超出环保部门的规定,必需进行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例如,当污水含酸量超标时,可以利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3.医药应用
(1)用肥皂水、小苏打水、稀氨水或清凉油中和蚊虫叮咬时“注射”的甲酸
(2)胃酸过多时可口服碱性“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或小苏打片(主要成分是NaHCO3)
4.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在科学实验中,经常需要将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溶液的酸碱性太强或太弱,都可以用适当的碱或酸调节溶液的pH。
思考:化学实验中产生的酸性或碱性废液能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该如何处理?
-172720106680
知识视窗-酸雨
部分非金属氧化物能跟水化合生成酸,例如: SO2+H20==H2S03(亚硫酸);SO3+H20==H2S04
煤和石油燃烧后所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被云层吸收,并经过化学作用形成酸雾,随雨水下降使成为显酸性的雨水,若其pH小于5.6,称为酸雨。
知识点4:中和反应涉及的经典计算问题
-26416043180
【例题】:20g20%的NaOH溶液与20g20%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 )
紫色 B. 蓝色 C. 红色 D. 无色
【练习】20g20%的NaOH溶液与20g20%的HCl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 )
紫色 B. 蓝色 C. 红色 D. 无色
课堂典型例题
考点一:酸和碱的通性
【典型例题1】醋酸、柠檬酸等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酸,它们在水中都能电离成共同的( )
572008044450A.Cl﹣ B.H+ C.Na+ D.SO42﹣
【迁移训练1】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含有氢元素 B.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
C.都能解离出OH﹣ D.都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考点二:中和反应
【典型例题2】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B.向b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C.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和NaOH D.该实验是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
【迁移训练2】对下面两个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HCl+NaOH===NaCl+H2O 2NaOH+H2SO4===Na2SO4(硫酸钠)+2H2O
A.反应物都是一种酸和一种碱
B.氯化钠和硫酸钠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
C.都是中和反应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考点三: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典型例题3】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迁移训练3】食用松花蛋时常感到有涩味,这是因为制作松花蛋的过程中用到了熟石灰和纯碱等原料。为了减轻涩味,可在食用松花蛋时添加某种调味品,这种调味品最好是 ( )
食盐 B、食醋 C、香油 D、味精
考点四:复分解反应
【典型例题4】下列关于复分解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为酸和碱 B.伴随有明显现象 C.不可能同时生成两种沉淀 D.元素化合价不变
【迁移训练4】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Na2O + H2O === 2NaOH B.H2 + CuO === Cu + H2O
C.Cu(OH)2 === CuO + H2O D.H2SO4 + Ca(OH)2 === CaSO4 + 2H2O
考点五:中和反应后溶液成分探究
【例题】.(2020·甘肃)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甲同学在烧杯中加入约5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 色,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再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溶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甲、乙、丙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
猜想三:可能是Na2SO4和NaOH
以上猜想中,可以直接排除的是 ,理由是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甲、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
学方案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二成立
乙同
学方案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__
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
丙同
学方案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生锈的铁钉
__ __
猜想二成立
老师认为甲同学方案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 。
【演练】.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
97853531115
(说明:图中A1、A2、A3、B1、B2、B3均为溶液编号)
根据上图实验,请你与甲、乙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
环节
甲同学的探究
乙同学的探究
提出
问题
A3溶液为什么不变红
B3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酚酞不计)
作出
猜想
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HCl
实验
验证
(1)取少量A3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甲同学的猜想__ __(填“成立”或“不成立”);
(2)你认为,在常温下A2溶液测出的pH应__ __(填“>”“=”或“<”)7
取少量B3溶液加入盛有少量铁粉的试管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_ __。据此,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__ __(填“一”或“二”)成立
交流
反思
(1)A3溶液未变红,你认为原因是A2溶液中__ __较多,加入的NaOH溶液未将其完全中和;
(2)甲、乙同学经过实验对比探究,一致认为做化学实验时应注意药品用量的控制
课后练习:
1.在滴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A.红色→蓝色 B.蓝色→红色 C.红色→无色 D.无色→红色
2.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用盐酸除铁锈 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3.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需要加入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
A.Fe和CuSO4溶液 B.Zn和稀H2SO4 C.NaOH溶液和稀盐酸 D.澄清石灰水和CO2
4.(2020·天水)如图是室温下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5542915185420A.图中X是氢氧化钠
B.图中a点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是OH-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H2O
5.(2020·河南)酸碱盐种类繁多,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酸具有相似的性质,因为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 (填字母)。
5596255117475a.H2O b.H2 c.H+ d.OH-
(2)检验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可以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
(3)利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当滴入溶液为V2 mL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化学式为 ,所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 色。
(4)某实验室用20%的NaOH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的H2SO4,消耗NaOH溶液40 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请计算该一定量石油产品中H2SO4的质量。
5.(2020·青海)陈东同学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的实验时,实验前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导致无法判断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可能呈碱性,可能呈 ,也可能呈 。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溶液少许,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继续验证】可以设计多种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1: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
若粉末部分或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溶液呈__ __
若粉末不溶解,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__ __
方案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__ __
若有气体放出,溶液变为浅绿色
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若__ _
溶液呈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