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拳的基本技术—手型与步型组合》
教学计划
学校名称: 成都市华兴小学
授课年级: 三 年 级
授课教师: 廖 艳 虹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出发点。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课程指导者和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策划者、设计者和开发者。在课程定位、课程理念的统引下,我校体育组着重对“现代教育信息化教学变革”来布局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在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慧体育课堂”为背景的教学新模式中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在基础课与特色课交互式的体育教学中,以“启发、激励、点拨”为主要手段,着力体现教学中思想性、兴趣性、互动性,力求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思、行”中体验和领悟体育课中的学、练方法。
二、教材分析
长拳是武术的初级技术动作,主要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一技术。在教学中,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并结合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紧密围绕新课标来展开教学,并辅以现代信息技术化手段,将书本上的文字知识点转化为电脑平板中,对该技术动作拍成视频示范,更直观的优化了武术教材中枯燥的技术讲解。
三、学情分析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又有其独立性,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就完全可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但是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我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增加了动作的图片分解,以激发学生模仿的兴趣,从而满足学生求新、求趣的心理特点。
四、教法与学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选择了电脑录屏软件作为我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法,将很难讲解清楚的动作以图片和视频形式呈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采用了直观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方法。在学法上,我采用了尝试法、展示法与评价法等方法。
五、《长拳的基本技术》课时计划
教授
年级
三年级(水平二)
课时
第6课时
教学
内容
1.长拳的基本技术——手型与步型组合
2.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
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95%以上学生能跟着视频积极练习长拳的基本技术动作。
2.运动技能目标:85%以上学生基本掌握长拳的基本手型与步型方法,80%的学生能完整地打出长拳的7个组合动作。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视频完整练习,发展学生协调素质、全身的灵敏以及快速模仿的能力。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了解武术长拳的健身价值,体会学习武术长拳的快乐。
教材
重点
难点
重点:长拳的基本手型与步型动作
难点:组合动作规范协调,身形合一
教学
阶段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组织形式
及要求
时间
课
堂
常
规
1.课堂常规
2.安全教育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认真听注意事项
1.提前到场,检查场地是否平整
2.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内容,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要求:
集合做到
快、静、齐
5
分
钟
激
趣
热
身
1.队列练习
2.趣味螺旋跑
3.趣味热身操
1.按教师口令,进行队列练习
2在教师带领下,积极做热身活动
1.口令声音洪亮,讲解精简易懂
2.口令提示并带领学生做充分准备活动
要求:
精神饱满,准备活动做充分。
队形:
四列横队
10
分
钟
增
智
促
技
巩
固
知
识
长拳的基本技术
--手型与步型组合
1.基本手型
拳
掌
勾
2.基本步型
弓步
马步
仆步
虚步
歇步
手型与步型组合
并步抱拳
弓步冲拳
弹踢冲拳
马步架打
歇步下冲拳
提膝仆步穿掌
虚步亮掌
二、身体素质练习
1.根据电脑上的提示内容,带着疑问探究学习,尝试练习。
仔细观察老师展示动作图示: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运用所学技术连贯动作组合。
1.素质练习时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
1.教师设疑提问:武术中如何做到身形合一?提出探究学练的要求。
2.教师讲解并归纳总结手型与步型的动作要领,并观察学生的动作,特别是普遍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展示评议。
3.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错。
1.组织学生参与素质练习,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要求:
1.按老师要求站位,跟着老师要求逐个练习。
2.动作正确,规范,能独立完成。
20
分
钟
恢
复
身
心
1.放松身心
2.总结与评价
3.宣布下课
1.认真放松
2.自我评价
3.师生再见
1.组织学生参与放松练习
2.教师进行总结与鼓励
3.师生再见
组织队形:
散点站位
5
分
钟
预
计
心
率
预计平均心率:120±5次/分
预计最高心率:130±5次/分
(预计出现在30分钟时)
预计练习密度:45%±5%
心
率
图
总
结
通过检测,全体学生能积极参加长拳的练习中;85%的学生基本掌握长拳的基本手型与步型方法,80%的学生能完整地打出长拳的7个组合动作。本课目标达成率较好。
下面,我从以下几点对本节课进行课后总结:
1.教学内容导知导趣
本课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设疑提问,探究学习,合作共赢,使枯燥的内容变得充满趣味,不仅导知,并且导趣。
2.练习做到自主合作
在“分组练习”中,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有层次的因材施“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能力高低自愿当小组长。
3.评价关注差异性
在分组练习中,尤其是后进生的点滴进步,以正面、积极、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身心得到发展。
4.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性
体育课堂教学,如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是我组教师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在本节课中,我们大胆尝试,将书本中的技术动作,通过电脑,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不足之处:
对技术动作的讲解言简意赅,将更多的讲解性术语改编成口诀,方便学生在练习中快速的记住动作要领,加深对技术动作的印象。
总之,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多给他们思考的空间、表现的机会、合作的场合、有趣的情境,在“玩中动,动中乐,乐中练”,学生的表现将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