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水平二(三年级)体育与健康
脚内侧踢球
执教:费泽霞
2020年10月
小学三年级脚内侧踢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2011版》为依据,以“终身体育”与“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二、教材分析:
足球项目是一种古老传统的体育项目,学生通过练习发展力量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促进全身肢肌肉、关节韧带的发展。
本课通过运用情景教学模式,采用游戏化的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练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初步体会脚内侧踢球的动作,掌握动作要领,体验踢球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但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出现疲劳。所以在本课时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我采用以游戏练习为主线,注重引导、启发,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去体验、去实践。
三、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运动技能:90%以上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脚内侧踢球的要领。
身体健康:发展学生力量、灵敏等基本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在练习中树立自信心,在相互合作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四、教学重点:重点:脚内侧传球技术动作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
五、教学难点:脚内侧传接球动作的正确性,传球的方向性和力量。
水平二《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 水平二 三年级 教学人数 20人
教学内容 脚内侧踢球(足球)
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运动技能:90%以上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脚内侧踢球的要领。
身体健康:发展学生力量、灵敏等基本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在练习中树立自信心,在相互合作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教学场地、器材 篮球场、体操垫10张、足球21个、球框2个、10个标志物
环节一:准备部分
教学内容 学习重点 组织形式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时间 强度
(一)、课堂常规
1、教师整队,清点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1、集合做到快静齐
2、声音洪亮、认真听讲
×××××
×××××
×××××
×××××
△
1、课前布置好场地,检查是否有安全隐患
2、向学生问好,宣布本课主要学习内容、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并讲解课中要求
1、学生着便装,不佩戴尖锐东西
2、指定地点集合听从老师指挥
3、从右至左依次报数
4、向老师问好
2分钟
弱
(二)、一般性准备活动(音乐伴奏下) 1、慢跑
2、跑动过程中用各身体部位接触足球
1、跑步整齐、安静
2、动作到位
××××××××××××××××××××
△
1、指导学生进行跑步,强调安全
2、口令及口哨指挥
1、学生按要求进行跑步
2、学生按要求进行动作的变换
6分钟
中
(三)、专项性准备活动(球操;音乐伴奏下)
认真练习、注意安全
××××××××××××××××××××
△
教师带着学生进行球操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认真完成球操的练习
(四)、球性练习 1、左右脚前后拉球
2、左右脚左右拉球
3、脚内侧拨球
将球控制好
××××××××××××××××××××
△
教师带着学生进行球性练习
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认真完成练习
环节二:指导与学练
教学内容 学习重难点 组织形式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时间 强度
学习脚内侧传球的技术动作 1、助跑
2、支撑
3、摆腿
4、触球及随后的动作
二、独立练习
1、踢固定球练习
2、上一步踢球练习
3、原地跑动踢球练习
4、自由练习
三、分组练习
小游戏:“我是射门能手”
四、自我展示
四、体育游戏:“足球式保龄球
游戏规则
以一横排为单位,学生只能用脚内侧踢球的方式将3米外的标志桶击倒,捡回足球交给下一排;
2、使用其他方法击倒无效,没有踢到标志物的做10个俯卧撑
重点:脚内侧踢球的连贯与协调能力
难点:支撑脚位置的合理性,以及击球点的准确性。
××××××××××××××××××××
△
××××××××××××××××××××
△△△△△
1.教师总结热身活动导入脚内侧踢球
2、教师先进行一次标准的脚内侧踢球,找一名同学配合,并加以鼓励,增加自信
3、详细的讲解脚内侧踢球的的环节及动作
1.口哨指挥学生们进行独立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要求学生注意动作的规范
3、把易犯错的地方集体进行讲解
1、自我举荐
1、教师示范游戏如何进行,并讲解游戏规则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游戏
1、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脚内侧踢球的动作要领
1、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和练习
1、学生之间互相纠错互相指导
1、学生积极自我展示
1、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28分钟
渐强
环节三:放松与小结
教学内容 学习重点 组织形式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时间 强度
(一)放松活动 (二)对本课进行小结
(三)归还器材
(四)师生再见,宣布下课
学生积极进行放松
××××××××××××××××××××
△
1、讲解放松活动要求
2、总结本课
3、告别学生
1、学生跟着老师的指示进行放松
2、和老师一起总结本课
3、告别老师
4分钟
弱
预计运动心率图 运动密度:30%——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