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十八、湖心亭看雪 对比强化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文阅读-十八、湖心亭看雪 对比强化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16 09:5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十八、湖心亭看雪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余至湖①上,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辋川者,家学士兄戒庵别业也。楼面孤山,暑甚,未能往。七夕后五日,雨过微凉,环湖峰峦,皆空翠如新沐。望明月上东南最高峰,与波溶漾②,湖碧天青,万象澄澈。
(节选自邵长蘅《夜游孤山记》)
[注]①湖:西湖。②溶漾:波光浮动的样子。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余拏一小舟      拏: 撑(船) ?
(2)上下一白
一: 全 ?
(3)及下船
及: 等到 ?
(4)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
寓: 寄居 ?
(5)万象澄澈
象: 景象 ?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尽力地喝了三大杯酒后(和他们)道别。
(2)皆空翠如新沐。
(峰峦)都显得翠绿欲滴,像刚洗过一样。
3.两文均展现了天地一色的画面。【甲】文的天地之景可以用“ 白 ”字来概括,【乙】文的天地之景可以用“ 碧(或:翠、青) ”来概括。(从原文中选取一个字回答)(2分)?
4.两文分别采用什么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分)
【甲】文采用白描手法描绘了湖心亭雪后奇景;【乙】文采用直接描写的方法描绘了夏日雨后的湖山月景。(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乙】我到西湖上,寄居在辋川四可楼已经半个月了。辋川,是我族兄戒庵的别墅。四可楼正对着孤山,夏天很热,(我们)不能够前去游览。七夕后第五天,雨过后微微有些凉意,环绕着西湖的峰峦,都显得翠绿欲滴,像刚洗过一样。(夜里,)看见明月渐渐升到东南的最高峰,(月光)与水交融,波光浮动,湖水碧绿,天空青蓝,各种景象都显得澄净明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 消失、沉寂 ?
(2)是日更定矣
是: 这 ?
(3)焉得更有此人
更: 还 ?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 尽力 ?
(5)万径人踪灭
踪: 脚印 ?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空、云层、远山和湖水,上上下下全都是白茫茫的。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唯有一条孤单的小舟,小舟上有位身披蓑衣、头戴笠帽的渔翁,独自在那里垂钓。
3.《湖心亭看雪》中“ 湖中人鸟声俱绝 ”运用写意手法,巧妙地写出了冰雪中万籁无声的寂然景象,《江雪》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分)?
4.从“独往湖心亭看雪”和“独钓寒江雪”的“独”字,可以看出两位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4分)
诗文中的两个“独”字,都表现出作者特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