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1.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缺月挂疏桐,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核舟记》中引用《赤壁赋》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人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与“余音绕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点明梅花严酷的生长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送友人》中,李白用马的声音写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8.习近平主席在博鳌年会上做主旨演讲时,说“一花独放不是春,________________”,很好地解释了世界各国为什么要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8分)
9.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浩劫(jié) 诬蔑(miè) 埋没(mò) 出类拔萃(cuì)
B.赋予(yú) 拙劣(zhuō) 剥削(bō) 强词夺理(qiǎng)
C.清谈(qīn) 彷徨(páng) 蛮横(mán) 不知所措(cuò)
D.逸事(yì) 堕落(duò) 挚爱(zhì) 暴风骤雨(zòu)
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量事实证明:成绩优异的学生通常都会有多于比别人更多的付出,因此我们更应努力学习。
B.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C.《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当仁不让”等。
D.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11.(黑龙江龙东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扫黑除恶活动中,使我省治安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B.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风靡一时的原因是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地提高造成的。
C.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延庆出席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D.省教育厅将用三年时间,建设和规划省级品牌民办学校20所。
1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巷子里,有许多卖狗皮膏药的人,我们不要相信他们。
B.有关专家指出,喝鲜榨果汁并不是多多益善。
C.创业绝不会一帆风顺,因此我们要做好直面困难的准备。
D.班主任挑拨离间,他批评了犯错误的吕航同学,表扬了敢讲真话的冯宇博同学。
13.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黑暗”“测量”“榜样”“他们”分别是形容词、动词、名词、代词。
B.“制造恐怖”“重要抉择”“招摇撞骗”“朝气蓬勃”这几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C.《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稿,是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
D.古人的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鄙人”“寒舍”“贵姓”属于谦辞,“惠顾”“赐教”“家父”属于敬辞。
14.(广西梧州中考)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这种分别在眼睛上尤其容易看见。
②雕刻塑像本来是无言的,也可以拿来说明无言之美。
③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
④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
⑤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产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
A.②④①③⑤ B.④②③①⑤ C.④①③⑤② D.①③⑤②④
15.语文实践活动(6分)
(铜仁中考改编)某中学某班开展“我爱祖国”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搜集的材料。
材料一: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动漫作品,放在视频分享网站B站后引发了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其中的经典台词“每一个兔子都有大国梦”不胫而走,“幸福并感激着”“此生无悔入华夏”“厉害了我的国”……弹幕上“泪目”刷屏。凭借弹幕这种看似“众声喧哗”的方式,青年人在网络上大声表达正能量。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小粉红”(网络爱国青年)“小青马”(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体蓬勃兴起,他们“肤白貌美三观正,爱国也要‘萌萌哒’”。
材料三:遵义一迟到小学生雨中独自向国旗敬礼
(1)请认真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写出一条你的探究结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培养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材料三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写出一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共22分)
(一)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6~17题。(4分)
保尔顿时惊喜得屏住了呼吸,他的内心斗争了片刻,但还是胆大包天地跳进房间,抓住枪套,从里面拔出那只崭新乌亮的手枪,又匆忙回到花园。他警惕地看看四周,把手枪塞进口袋,又穿过花园,爬上了樱桃树。保尔像猴子一样灵活,飞快地爬上棚顶,又回头张望一下,只见勤务兵正若无其事地与马夫聊天,花园里静悄悄的……
16.这段文字选自小说《________________》,主要用了______________描写来刻画主人公保尔。(2分)
17.小说紧接着写了与“枪”有关的哪两个情节?请简要概括,每个情节不超过8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则议论文,完成18~19题。(4分)
让年轻人都阳光向上
桂从路
①最近,曾经参加过《真正男子汉》节目录制的特种兵王威退出现役,微博开通后短短几天时间,就收获了30多万粉丝。一名普通军人脱下军装后备受关注,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也正可成为最近引来不少讨论的男性气质问题的一个观察入口。
②军营中站过岗,训练场上流过汗,在王威的军人形象背后,是内在的军人气质。这样的军人不在少数,武警战士杨明鑫常常期待“在别人危难的时刻出手相救”,潜水员官东在救援过程中舍生忘死,“中国男子第一天团”国旗护卫队用整齐的正步走出爱国精神……他们之所以受到关注,出众的个人形象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股子军人的血性和担当,让人感受到力量,感受到超越外形的精神魅力。当然,这种精气神并非军人独有,无论是比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运动健儿,还是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英雄机长,抑或是平常生活中成就善举的普通百姓,构成了时代的一道风景,也构成了我们对男性形象的一种认知。
③从对于热血、阳刚男子汉的推崇,也可以看出,内涵更深刻地决定着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其实,关于到底什么是男性应有的气质,尽管有各种讨论,但有一点已成共识,那就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强调的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中国传统文化也推崇这样的精神气质和内在修养。而那种不修边幅的生活习惯、鲁莽粗鄙的做事方法,那种轻佻浮夸、矫揉造作的举止言行,历来受到人们的摒弃。“重质不重形,魂到品自高”,这样的认识应该说是主流。那些能持久地作用于社会文化、浸润着世道人心的,正是闪现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内在美”。
④阳刚之气、担当精神,体现于内在的修养、精神的境界。一个理性、成熟、宽容的社会,在包容多元审美的同时,若要关注男性气质的构建,更应倡导发扬内在的勇气、坚强和担当等诸多品质。这种品质,我们在保家卫国的军人身上可以看到,在为国争光的体育运动员身上可以看到,在梅兰芳、程砚秋等杰出演员身上同样也能看到,他们容貌或有不同、外形风格各异,但是高尚品格、家国情怀都同样值得推崇。
⑤其实,所谓男性气质中,为人们所推崇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意志品格,应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价值共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涵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男性气质,关键是要塑造一种有勇气、有担当的内在品格,形成包容、开放的现代风度,培养守法律、有教养的行为习惯。砥砺其精神、强健其身体,才能培养出阳光、健康、向上的“真正男子汉”。
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担当则民族兴旺。我们呼唤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阳光的审美,以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成为真正的偶像。只有摒弃矫揉造作的风格,扭转娱乐至上的倾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态的审美乃至“审丑”,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期待更多人以更有意义的“内在颜值”,共同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
(2018年9月11日《人民日报》)
1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的审美都摒弃轻佻浮夸、矫揉造作的举止言行。
B.男性气质就是指既要有阳刚之气的外表,又要有担当刚毅的内在品格。
C.当代社会我们一样推崇如梅兰芳等这样有高尚品格、家国情怀的演员。
D.本文意在唤起对男性气质的关注,呼吁培养阳光担当的社会风尚和时代新人。
19.本文开篇列举王威成网红的事件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0~24题。(14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①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②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③。有老树,中空火出④,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⑤,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⑥,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⑦。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⑧刺泼⑨,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⑩静燥关其老少耶?
(节选自袁中道《西山十记》之《记四》)
【注释】①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②罅:裂缝。③涵澹:水波激荡的样子。④有老树,中空火出:泉水从一棵空心老树中如喷火般激溅而出。⑤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荡起哗啦啦的水声。⑥匝池红酣: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⑦清慧可怜:样子清秀灵动惹人喜爱。⑧跳达:同“佻达”,此处指鱼儿欢快游动的样子。⑨刺泼:鱼击水声。⑩毋乃:表揣测,相当于“恐怕”“只怕”。
20.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佁然不动( ) (2)不可久居( )
(3)不里许( ) (4)见食不赴( )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其长尺许者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B.乃记之而去 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
C.或投饼于左 或王命急宣(《三峡》)
D.界以石梁 自康乐以来(《答谢中书书》)
2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从 香 山 俯 石 磴 行 柳 路 不 里 许 碧 云 在 焉
2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其跳达刺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潭水和游鱼,甲文小石潭潭水的主要特点是清澈,乙文碧云寺潭水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甲文游鱼的主要特点是灵动,乙文游鱼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2分)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22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5~27题。(8分)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25.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中“城阙辅三秦”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
B.甲诗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分别时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乙诗中“丹阳郭里送行舟”交代了送别的地点(丹阳的内外城之间)和友人出行的方式(由水路乘船)。
D.乙诗中“一别心知两地秋”中“秋”字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却是表达人的情绪。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
26.体会“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中“日晚”“寒鸦”在句中的含义,并赏析这两句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甲、乙两诗均为送别诗,都表现了作者与朋友间的真挚情谊,但风格迥然不同,试做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小说,完成28~31题。(14分)
父母的养老(江苏常州中考)
郑宪
①那天,母亲说:“我们去养老医院。”
②有没有听错?94岁的母亲,为自己,为92岁的父亲,也为忙碌辛苦的我们,提出此愿望。因帕金森病导致行走艰困,生物钟日夜颠倒的父亲初听去养老医院,有点被惊到,心惴惴,但之后对母亲说:“你去,我去。”
③终是去了。入门不适的是父亲,知识分子的他觉着突然失去了“自由”。因怕他摔倒,护理阿姨会阻止他随意走动;床边有高高的护栏,他视之如手铐脚镣,忍不住对其踢打……此时,我们四个子女是伤感的,自责的,互觑:将父母送来此地,错了?母亲说:“没错的。决定到这里的,是我们自己。环境适应需要时间。”她只是要我们子女有空就常来看一下父亲。
④我们常去探望。那天,我带父亲到他们隔壁房间,见到一位背很佝偻的84岁老太。一问,她竟是病人家属。每天家里、医院来回,风雨无阻,服侍精神失常病痛住院的88岁的丈夫。之后,父亲的抱怨减少了。再一日,我给他们吃在家里煮好带去的鱼香肉丝面。父亲说好吃,母亲也说好吃。他们吃我煮的面,我吃他们在养老医院食堂烧的赤豆粥、炖蛋、冬瓜。吃完,父亲竟来了精神,甩开我搀扶的手,自己走了几步。母亲说你一个人不能走路,摔了不好。父亲说:“我看见你倒着走路了,这年龄,不能倒着走的。”那天他们俩说了许久的话。
⑤其实入院前,医院给父母检查,母亲可以不住院。母亲说:“他脾气大,胆小。我不在他身边,不可能。”一次,父亲又闹情绪,吵着要回家,母亲平静地轻拍父亲脸上几根银白的拉渣胡子,“你回家,我就一个人住这里。这是我现在和以后的家。”父亲木然,低头,无语。
⑥一日,护理阿姨不在,我给父亲擦洗,发现在稀落的毛发下,他后颈上有一大块暗红色的胎记,父亲92岁,我才第一次看到这个隐藏的胎记。父亲说:“儿子,你是第一次帮我擦洗。”我内心猛一惊。
⑦意外和不幸,有时就在一切看似晴朗的日子里突降倾盆暴雨。
⑧几个月的精心护理,父亲在养老医院一次没跌倒,生物钟的日夜颠倒也大为改观。“一片大好形势”下,那天清晨却传来了消息:母亲在病房内意外摔倒,股骨骨折了。家人一起急速赶往医院。见到痛苦又好像做了错事一脸歉疚的母亲,她只说大意了,两只手握着东西,没支撑,转身一滑,倒地了。和护理阿姨无关,更和护士医生无关,就是她一个人的错。护理阿姨和护士医生在一边都红了眼眶。
⑨母亲骨折后的两天,要去专业医院动大手术,换一个髋关节,还要全身麻醉。所有人都极度担心,但94岁的母亲坚决地要换回一个健康的自己。医生最初觉得保守治疗好,母亲闻之轻轻点头。后来又推翻:唯有手术,才有康复可能。母亲闻之再次轻轻点头,但要求我们对父亲“封锁消息”。医生术前说了句:“这老太太即便100岁,我也敢为她主刀。”
⑩过了五天,母亲就急着回养老医院的家。开刀那段时间,我们几乎忘记了独自一人在养老医院的父亲,而护理人员说,父亲那几天的“表现”出乎意料地好,不来气,安静,饮食佳,配合度高。
?父亲和母亲“劫后团聚”,父亲轻轻握住母亲的手。平时他的手因病会不停抖动,但那天不抖,整个一只左手,稳稳地握住母亲的左手无名指。这时,母亲从被子里伸出右手,很自然地罩握着父亲的左手。
?一个秋日的午后,我推着轮椅,和父亲来到养老医院的花园。父亲说:“阳光好,桂花香。”又说,他其实早就清楚母亲动了大手术……
?哦,这桂花的醇香!
(选自2018年11月13日《文汇报》,有删改)
2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段中父亲对母亲说的“你去,我去”的意思是“如果你去,我就去”。
B.第⑧段的画线句从正面表现了母亲镇定坚强、自担风险责任的可敬品格,令人感动。
C.第⑨段中母亲那两次“轻轻点头”,都是想“坚决地要换回一个健康的自己”。
D.第?段的“很自然地罩握着”表明一直以来都是母亲惦记、照看、主动爱护着父亲。
29.第⑥段中“我内心猛一惊”包含了“我”哪些心理活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结合全文内容,探究文章末句蕴含的丰富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展示(共50分)
3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题一:倾听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后,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当初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接连被15家出版社退稿。他既痛苦又气愤,打算将稿子付之一炬。他的家人夺过书稿,给他以鼓励,于是他尝试着走进第16家出版社。经理赫哲尔读完小说后,当即表示同意出版。这以后,他连续出版了104部科幻小说,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广泛欢迎。
儒勒·凡尔纳成功了,他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他的家人、赫哲尔经理……
要求:①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第四单元测试卷
1.欲济无舟楫 2.漏断人初静 3.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4.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5.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6.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7.萧萧班马鸣 8.百花齐放春满园 9.A 【点拨】B项,“予”应读yǔ;C项“清”应读qīnɡ;D项“骤”应读zhòu。 10.B 【点拨】A项,“因此”前的逗号应改为句号;C项,“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当仁不让”这几个词中已用双引号,所以中间可不用其他标点符号;D项,两个分号应改为逗号。 11.C 【点拨】A项,缺少主语,应把“使”去掉;B项,句式杂糅,应把“造成的”删除;D项,语序不当,应把“建设”与“规划”调换位置。 12.D 13.D 【点拨】“贵姓”是敬辞,“家父”属于谦辞。
14.A 15.(1)示例一:轻松活泼的方式也可以传播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示例二:网络上的爱国主义教育正在得到关注和加强。示例三:可根据青少年接受知识的特点、规律和心理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示例四:年轻人可以用他们特有的方式爱国,成为线上线下、网内网外弘扬正能量的主力军。 (2)示例一:应让国人从小到大接受爱国主义和价值观教育。示例二:在生活中时时感受“沉浸式”教育,从而形成对国家的强烈自豪感。示例三:要让保护、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成为人们的自觉力量。 (3)示例一:立下志向,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示例二:唱国歌时,态度端正,充满感情;升国旗时,立正敬礼。 1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动作(细节) 17.保尔在砖瓦厂藏枪(埋枪);中尉(勤务兵)找枪(寻枪、搜枪)。 18.B 19.开篇列举王威成网红的事件,是为了引出下文对“男性气质问题”的阐述;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可以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观点。(意近即可) 20.(1)静止不动的样子 (2)停留 (3)大约 (4)前往,去 21.B 22.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在焉 23.(1)砍倒竹子,开出一条小路,往下走就看到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2)然而那些欢快地游动并发出声音,在水面上游戏的都是数寸长的鱼。 24.喷射(“清幽”亦可) 灼目(其他如“鲜艳”“活泼”“争食”亦可)
【乙参考译文】从香山寺沿着石磴俯阶而下,行走在柳林路中,大约不到一里路,便到了碧云寺。寺后有泉,泉水从山脚下的石缝中喷涌而出,如冰似雪,水波荡漾。一棵老树因雷击起火,树心空洞倾斜,将泉水导入寺中,泉水绕寺廊周围流淌,喧闹着流进石渠,水下但见有彩纹的碎石和金黄色的细沙。石渠通到殿前成为方池,周围以石块砌成,水深大约有一丈,但池水清澈,好像只有一寸深。池中有金鱼万尾,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一池的鱼红得耀人眼目。阳光照射着清清的池水,将鱼儿的影子清晰地映在潭底,清秀灵动,惹人喜爱。有人把饼子投在池子的左边,鱼群便蜂拥向左边;把饼投向池子的右边,鱼群便争先向右,一片吞服之声。然而在水中欢快游动发出刺泼声响的鱼儿,都是身长只有几寸的鱼儿。那些一尺来长的大鱼,则潜泳在潭底,见到食物也不去争抢,十分安闲宁寂。难道鱼儿的安静与急躁还同它们的年纪大小有关吗?
25.B 26.“日晚”指作者独自在江边遥望朋友去处而不愿离去,直到很晩,暗示思念时间之久,足见友情之深。“寒鸦”是望中所见,秋夜清冷,乌鸦归巢,江水悠悠,给人以孤寂、空虚的感触。这两句诗通过对环境、气氛的渲染(或: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的悠悠思念之情。(意近即可) 27.甲诗一改往昔送别诗悲苦缠绵之主题,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体现了作者高远的志向和旷达的胸襟。乙诗把淳朴真挚的感情渗透在景物描写中,在感伤中体现了作者与韦参军的真挚情谊。 28.B 【点拨】写护理阿姨和护士医生的表现应为侧面烘托。 29.“我”此时为自己居然是第一次帮父亲擦洗身子而感到震惊,同时也感到深深的内疚。 30.第⑦段在文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了下文母亲在病房内意外摔倒,股骨骨折的内容。 31.最后一句体现了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美好感情,表达了“我”对父母之间感情的赞美。 3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