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下列物质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酒精
C.木材
D.一氧化碳
【答案】A
【解析】A、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故选项正确;
B、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不是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
C、木材不是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是无机燃料,不是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下列化工产品中,不属于石油加工产品的是
A.
汽油
B.
石蜡
C.
煤油
D.
煤焦油
【答案】D
【解析】石油属于混合物,它是由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机油、石蜡等沸点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
石油通过分馏即可得到上述物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生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焦炉气等产物,煤气、
煤焦油、焦炉气均属于煤加工的产品。煤焦油不属于石油加工的产品。故选D。
3、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
煤
B.
潮汐能
C.
风能
D.
氢能
【答案】A
【解析】煤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潮汐能、风能、氢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均属于可再生能源.
故选A.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
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
【答案】A
【解析】A、石油是混合物,A正确;
B、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是不可再生的,B错误;
C、煤不充分燃烧会生成
CO,C错误;
D、西气东输是运输的天然气,D错误;故选A。
5、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成功,下列关于“可燃冰”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外形像冰,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
B.“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
C.通常状况下,天然气和水就能结合成“可燃冰”
D.“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能源
【答案】B
【解析】A.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而不是固态的天然气,故错误;
B.可燃冰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故正确;
C.可燃冰是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缓慢形成的,故错误;
D.可燃冰属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
故选B。
6、能源和环境一直受到人们关注。
(1)太阳能和天然气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CH4中H的质量分数为
。CH4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
(2)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填序号)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实验室逸出CO2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答案】(1)太阳能;天然气;25%;热;
(2)c;
【解析】(1)天然气在短时间不能形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甲烷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填:太阳能;天然气;25%;热;
(2)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故填:c。
7、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1)“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传入中国丝绸裁剪成服饰的过程是
______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由
______
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属于
______
选填“单质”或“氧化物”;中Al的化合价是
______
.
(2)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
______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中约含有
______
个分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完全燃烧生成和
______
.
【答案】(1)物理;三;氧化物;价;(2)混合物;;水
【解析】(1)丝绸裁剪成服饰的过程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由三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属于氧化物,中Al的化合价是价;故答案为:物理;三;氧化物;价;
(2)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中约含有完全燃烧生成和水;故答案为:混合物;;水;
丝绸裁剪成服饰的过程是物理变化;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由三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属于氧化物,中Al的化合价是价;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中约含有完全燃烧生成和水.
【提升篇】
8、2017年我国海域可燃冰开采取得重大突破,下列有关可燃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是一种纯净物
B.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不易长久保存
C.可燃冰的成功开发利用使“水变油”成为可能
D.可燃冰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答案】B
【解析】A、“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和甲烷晶体(CH4?H2O),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
B、可燃冰存在于低温高压环境下,在常温常压下不能稳定存在,故B正确;
C、可燃冰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油中主要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氮元素、硫元素等,所以可燃冰不可能变成油,故C错;
D、“可燃冰”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故D错。
故选B。
9、我市拥有丰富的页岩气,它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同。下列关于页岩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它是混合物
B.
它是不可再生能源
C.
它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D.
加压使它液化,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答案】D
【解析】页岩气与天然气一样,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页岩气属于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加压使它液化,其分子间的间距变小。故选D。
10、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管道煤气有毒
D.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0
【答案】D
【解析】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故正确;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故正确;
C.管道煤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故正确;
D.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10)=24:5,故错误。
故选D。
11、关于能源和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作为自然资源的空气是混合物
D.可以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
【答案】A
【解析】A、化石燃料是常规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故说法错误;
B、干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说法正确;
C、空气是混合物;故说法正确;
D、海洋中含有大量的镁资源,人们经常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故说法正确。
故选A。
12、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油是纯净物
B.煤、石油、天然气和酒精都是化石燃料
C.煤和石油的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
D.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才能获得热能
【答案】C
【解析】A.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错误;
C.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会造成空气污染,故正确;
D.燃烧、摩擦等都可以产生热能,所以说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才能得到热能是错误的,故错误。
故选C。
13、天然气、石油气燃烧的反应是:、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要改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应采用的措施是
A.减少空气的进入量,增大液化气的进入量
B.增大两者的进入量
C.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液化气的进入量
D.减少两者的进入量
【答案】C
【解析】相同情况下,气体体积相同所含分子数相同;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同分子即同体积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液化石油气需要更多的氧气;为确保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氧气量充分,需要把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的燃料进气量减少或增大空气进入量.
故选C.
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的息息相关.
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图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______;
为了全民的健康,卫生部推广使用强化加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熟石灰是松散的粉末,将它调成石灰浆抹墙,一段时间后,墙面变得洁白而坚固且会“出汗”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使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燃烧更充分;元素;
【解析】通过改变对煤粉的加工,使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燃烧更充分故填:使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燃烧更充分.
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答案为:元素.
用熟石灰沙浆抹墙,一段时间后,墙面变得洁白而坚固且会“出汗”,是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15、2017年5月,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主要是由甲烷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物质,可燃烧。
(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
、石油和天然气等。
(2)甲烷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可燃冰中元素质量比C:H:O为
。
(4)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与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
(写一条)。
【答案】(1)煤;(2)有机物;(3)3:5:32;(4)CH4?8H2O+2O2CO2+10H2O;
(5)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解析】(1)目前三大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2)甲烷CH4是最简单的有机物;(3)可燃冰中元素质量比C:H:O=12×1:1×20:16×8=3:5:32;(4)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8H2O+2O2CO2+10H2O;(5)与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可以节能环保,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16、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告可燃冰试采成功,这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可燃冰外观像冰,在地球上的储量大约是已探明其他化石燃料总量的2倍;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力比传统的化石燃料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的残渣和废气,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
(1)目前,人类实验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
。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在高温条件下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
(4)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相比传统化石燃料具有很多优势,主要是
(填序号)
A.储量丰富
B.燃烧值大
C.清洁、无污染
D.易于开采
【答案】(1)煤、石油、天然气;
(2)C+H2OCO+H2;
(3)气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大,易被压缩;固态物质分子间隔减小,不易被压缩;
(4)ABC。
【解析】(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填:煤、石油、天然气;
(2)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碳与水蒸气,生成物是一氧化碳与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故填:C+H2OCO+H2;
(3)气态物质的分子间隔较大,固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小,所以气体易被压缩,而固体较难被压缩;故填:气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大,易被压缩;固态物质分子间隔减小,不易被压缩;
(4)已探明可燃冰储量丰富;燃烧值大;可燃冰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但是由于在深海中,开采较困难;故填:ABC。
17、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1)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组成,因此可燃冰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也是甲烷,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1所示,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图示和已有知识分析,天然气被誉为城市清洁能源的原因有
(答两条即可)
(3)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天然气泄露后,遇明火或静电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因天然气泄露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图2甲、乙两种情况,安装位置正确的是 。
(4)甲烷不仅是重要的燃料,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图3是以甲烷为原料,一定条件下制取某液体燃料的微观过程示意图,由此得出:进程Ⅰ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进程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混合物;
(2)CH4+2O2CO2+2H2O;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少,减少了空气污染,燃烧充分,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少;
(3)甲;
(4)1:1;CO+2H2CH3OH。
【解析】(1)根据题中信息“天然气水合物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的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组成”可知,天然气水合物中由水、甲烷、氮气、二氧化碳等组成,为一种混合物;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天然气被誉为城市清洁能源的原因有: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少,减少了空气污染,燃烧充分,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少;
(3)甲烷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故报警器应安装在甲位置;
(4)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进程Ⅰ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是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
(二)
【基础篇】
1、下列燃料中,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乙醇
D.氢气
【答案】D
【解析】A、煤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不属于清洁燃料,A不符合题意;
B、石油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不属于清洁燃料,B不符合题意;
C、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是最清洁的燃料,C不符合题意;
D、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是最清洁燃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下列做法与低碳环保理念一致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市区尽量开车出行
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
【答案】A
【解析】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题意;
B、市区尽量开车出行,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加重环境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题意;
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
3、煤炭燃烧排出的尾气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
A.
N2
B.
CO2
C.
SO2
D.
H2O
【答案】C
【解析】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N2不溶于水,不能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
B、CO2溶于水形成溶液的pH不小于5.6,不能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
C、SO2在空气能形成硫酸,硫酸pH小于5.6,能形成酸雨,符合题意;
D、水的pH=7,不能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故选C。
4、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C.
氢气
D.煤
【答案】C
【解析】天然气、石油、煤属于传统三大化石燃料,故选择C。
5、下列做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
B.用布袋代替塑料购物袋
C.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能源,尽量控制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D.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答案】D
【解析】A.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A正确;
B.用布袋代替塑料购物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B正确;
C.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沼气等能源,尽量控制煤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污染,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C正确;
D.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故D错误;
故选D。
6、(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
A、可燃冰
B、稀盐酸
C、活性炭
D、不锈钢
E、乙醇
请用合适的物质字母代号填空:
2017年5月,我国成功从海底开采的新能源是 。
(2)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
、天然气等,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因其燃烧产物为水不污染空气,且热值高,但由于氢气的
成本高和运输、储存困难,暂时还未广泛应用。
【答案】(1)A;
(2)石油;生产。
【解析】(1)⑤2017年5月,我国成功从海底开采的新能源是可燃性;故填:A;
(2)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氢能目前的生产成本太高,储存运输困难;故填:石油;生产。
7、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
________。
(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其中乙醇属于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1).CH4+2O2
CO2+2H2O;(2).可再生
【解析】本题考查了甲烷的性质和能源的分类。
(1)甲烷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CH4+2O2
CO2+2H2O;
【提升篇】
8、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开发使用新能源汽车
B.“焚烧法”处理垃圾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E.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答案】ADE
【解析】A、开发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B、“焚烧法”处理垃圾,易污染空气,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能节约电能,从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E、大力发展风力发电,能节约电能,从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故选ADE。
9、下列关于能源、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用来炼铁的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
B.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柴油、煤焦油等
C.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100多种
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可燃冰等
【答案】A
【解析】A.常用来炼铁的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正确;
B.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错误;
C.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错误;
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燃冰还没用利用和开发,错误。故选A。
10、“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B.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D.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答案】B
【解析】A、发展风力发电将有效减少煤的燃烧,减少有害气体、温室气体的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A不符合题意;
B、废电池的深埋处理也会污染土壤,故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概念,故B符合题意;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少开私家车有利于环保,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C不符合题意;
D、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如图是我国可再生资源法倡导的碳资源的转化与循环利用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符的是
A.将秸秆加工转化为酒精燃料
B.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尿素
C.过度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
D.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
【答案】C
【解析】A.将秸秆加工转化为酒精燃料,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解决了能源问题,不合题意;
B.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尿素,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防治温室效应,不合题意;
C.过度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既浪费资源与能源,又有造成环境的污染,符合题意;
D.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加以综合利用,不合题意.
故选C.
12、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枓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中,比较清洁的是
,煤油是
加工的产品。
(2)煤主要含有
元素。使用脱硫煤能减少
的排放,减轻酸雨的危害,但仍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减缓日益加剧的
。
【答案】(1)天然气;石油;(2)碳;二氧化硫;地球温室效应
【解析】(1)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是天然气;石油通过分馏即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机油、石蜡等产品。
(2)煤中含有的主要元素是碳,使用脱硫煤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轻酸雨的危害,但仍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减缓日益加剧的地球温室效应。
13、安徽
实验室常用如图7-2-7所示发生装置制备氢气。
图7-2-7
(1)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实验室可用__________法收集氢气。
(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下同)。目前氢能源的大量使用仍存在一定困难,你认为针对氢能源的研究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Zn+H2SO4===ZnSO4+H2↑
(2)铁架台 向下排空气(或排水)
(3)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或热值高等) 寻找新的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取氢气(或其他合理答案)
14、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我省多地有效调整能源结构,稳步发展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合理利用如下三种发电方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与C相比,A、B发电的共同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2)A的能量转化方式是把______能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化成电能。
【答案】(1)节约资源(或绿色环保/无废渣废气排放)
(2)风
【解析】(1)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可以节能环保;(2)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15、建设海南自贸区,要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为此海南省政府采取了系列相
关措施。
(1)写出使用新能源汽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
(2)列举两种适合海南推广使用的新能源
。
【答案】(1)减少空气污染
(2)风能、核能、太阳能、潮汐能、氢能等
【解析】(1)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大气污染物,有利于保护环境;(2)新能源有风能、核能、太阳能、潮汐能、氢能等。
16、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
、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形成可燃冰的两种物质是
和水。
(2)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从环保角度分析,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
。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
被应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3)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乙醇汽油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乙醇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1)煤;甲烷;
(2)来源广泛,资源丰富;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多;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广泛;电;
(3)混合物;可再生;
【解析】(1)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形成可燃冰的两种物质是甲烷和水;故答案为:煤;甲烷;
(2)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来源广泛,资源丰富;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多;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广泛被应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答案为:来源广泛,资源丰富;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多;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广泛;电;
(3)乙醇汽油是乙醇和汽油的混合物,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答案为:混合物;可再生;
17、近两年北方地区严重雾霾得到有效治理,减少大气污染物需要使用高效清洁燃料。
(1)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有哪些?(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
(2)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充分燃烧的条件有哪些?(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
【答案】(1)产物是水无污染(洁净),热值高等合理即可
(2)和氧气有充分大的接触面积,有足够多的氧气
【解析】(1)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氢气的燃烧值高;(2)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8、材料、环境、能源跟生活密切相关。
(2)为了减小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人们一方面开发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如
(写一种);另一方面提倡“低碳生活”.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填数字序号)。
①人走灯灭
②少用一次性筷子
③多使用空调调节温度
(3)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在宇宙飞船等航天器上实际使用,它能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
能,氢氧燃料电池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2)①②;
(3)电;2H2+O22H2O。
【解析】(2)①人走灯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
②少用一次性筷子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
③多使用空调调节温度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
故填:①②;
氢氧燃料电池能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故填:电;2H2+O22H2O。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下列物质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酒精
C.木材
D.一氧化碳
2、下列化工产品中,不属于石油加工产品的是
A.
汽油
B.
石蜡
C.
煤油
D.
煤焦油
3、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
煤
B.
潮汐能
C.
风能
D.
氢能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
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
5、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成功,下列关于“可燃冰”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外形像冰,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
B.“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
C.通常状况下,天然气和水就能结合成“可燃冰”
D.“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能源
6、能源和环境一直受到人们关注。
(1)太阳能和天然气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CH4中H的质量分数为
。CH4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
(2)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填序号)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实验室逸出CO2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7、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1)“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传入中国丝绸裁剪成服饰的过程是
______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由
______
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属于
______
选填“单质”或“氧化物”;中Al的化合价是
______
.
(2)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
______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中约含有
______
个分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完全燃烧生成和
______
.
【提升篇】
8、2017年我国海域可燃冰开采取得重大突破,下列有关可燃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是一种纯净物
B.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不易长久保存
C.可燃冰的成功开发利用使“水变油”成为可能
D.可燃冰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9、我市拥有丰富的页岩气,它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同。下列关于页岩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它是混合物
B.
它是不可再生能源
C.
它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D.
加压使它液化,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10、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管道煤气有毒
D.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0
11、关于能源和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作为自然资源的空气是混合物
D.可以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
12、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油是纯净物
B.煤、石油、天然气和酒精都是化石燃料
C.煤和石油的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
D.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才能获得热能
13、天然气、石油气燃烧的反应是:、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要改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应采用的措施是
A.减少空气的进入量,增大液化气的进入量
B.增大两者的进入量
C.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液化气的进入量
D.减少两者的进入量
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的息息相关.
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图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______;
为了全民的健康,卫生部推广使用强化加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熟石灰是松散的粉末,将它调成石灰浆抹墙,一段时间后,墙面变得洁白而坚固且会“出汗”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5、2017年5月,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主要是由甲烷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物质,可燃烧。
(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
、石油和天然气等。
(2)甲烷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可燃冰中元素质量比C:H:O为
。
(4)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与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
(写一条)。
16、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告可燃冰试采成功,这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可燃冰外观像冰,在地球上的储量大约是已探明其他化石燃料总量的2倍;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力比传统的化石燃料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的残渣和废气,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
(1)目前,人类实验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
。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在高温条件下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
(4)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相比传统化石燃料具有很多优势,主要是
(填序号)
A.储量丰富
B.燃烧值大
C.清洁、无污染
D.易于开采
17、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1)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组成,因此可燃冰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也是甲烷,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1所示,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图示和已有知识分析,天然气被誉为城市清洁能源的原因有
(答两条即可)
(3)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天然气泄露后,遇明火或静电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因天然气泄露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图2甲、乙两种情况,安装位置正确的是 。
(4)甲烷不仅是重要的燃料,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图3是以甲烷为原料,一定条件下制取某液体燃料的微观过程示意图,由此得出:进程Ⅰ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进程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二)
【基础篇】
1、下列燃料中,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乙醇
D.氢气
2、下列做法与低碳环保理念一致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市区尽量开车出行
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
3、煤炭燃烧排出的尾气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
A.
N2
B.
CO2
C.
SO2
D.
H2O
4、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C.
氢气
D.煤
5、下列做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
B.用布袋代替塑料购物袋
C.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能源,尽量控制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D.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6、(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
A、可燃冰
B、稀盐酸
C、活性炭
D、不锈钢
E、乙醇
请用合适的物质字母代号填空:
2017年5月,我国成功从海底开采的新能源是 。
(2)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
、天然气等,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因其燃烧产物为水不污染空气,且热值高,但由于氢气的
成本高和运输、储存困难,暂时还未广泛应用。
7、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
________。
(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其中乙醇属于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提升篇】
8、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开发使用新能源汽车
B.“焚烧法”处理垃圾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E.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9、下列关于能源、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用来炼铁的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
B.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柴油、煤焦油等
C.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100多种
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可燃冰等
10、“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B.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D.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11、如图是我国可再生资源法倡导的碳资源的转化与循环利用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符的是
A.将秸秆加工转化为酒精燃料
B.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尿素
C.过度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
D.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
12、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枓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中,比较清洁的是
,煤油是
加工的产品。
(2)煤主要含有
元素。使用脱硫煤能减少
的排放,减轻酸雨的危害,但仍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减缓日益加剧的
。
13、安徽
实验室常用如图7-2-7所示发生装置制备氢气。
图7-2-7
(1)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实验室可用__________法收集氢气。
(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下同)。目前氢能源的大量使用仍存在一定困难,你认为针对氢能源的研究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14、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我省多地有效调整能源结构,稳步发展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合理利用如下三种发电方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与C相比,A、B发电的共同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2)A的能量转化方式是把______能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化成电能。
15、建设海南自贸区,要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为此海南省政府采取了系列相
关措施。
(1)写出使用新能源汽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
(2)列举两种适合海南推广使用的新能源
。
16、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
、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形成可燃冰的两种物质是
和水。
(2)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从环保角度分析,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
。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
被应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3)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乙醇汽油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乙醇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17、近两年北方地区严重雾霾得到有效治理,减少大气污染物需要使用高效清洁燃料。
(1)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有哪些?(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
(2)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充分燃烧的条件有哪些?(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
18、材料、环境、能源跟生活密切相关。
(2)为了减小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人们一方面开发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如
(写一种);另一方面提倡“低碳生活”.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填数字序号)。
①人走灯灭
②少用一次性筷子
③多使用空调调节温度
(3)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在宇宙飞船等航天器上实际使用,它能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
能,氢氧燃料电池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