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一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教学案(人民版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专题一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教学案(人民版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30 12:08:40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戴冠冕的夏禹
为什么禹被画成了一位君主?
(一)夏朝的建立
(二)家天下
禹死后,以天下授伯益,其子启杀掉伯益夺得王位。从此,“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家天下”的时代开始。
二、商朝政治制度
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2、 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占卜用的龟甲
占卜用的龟甲
三、分封制
武王灭商后,建立了周朝。人数较少的周人如何统治广大的疆域,成为了一个难题。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周人,该怎么办?
分封制
材料一: 武王分封了三类人:一是自己的弟弟及其他的亲戚;二是姜太公等功臣谋士;三是商纣王的儿子。
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一)分封对象
(二)权利
1.周王把土地和人口授予诸侯,建立诸侯国。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2.受封诸侯具有世袭政治权。
(三)义务:
材料二: 诸侯要定期朝见天子,汇报自己的政务。一次不朝见,就贬低他的爵位;两次不朝见,就削减他的封地;三次不朝见,则出兵进行讨伐。
服从周王命令,朝觐述职
材料三: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查众诸侯谁纳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既是侮慢王于不贡。”
材料四: 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点燃烽火,结果诸侯都纷纷派兵来勤王。
交纳贡赋
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1、扩大统治区域、拱卫王室、巩固统治
(四)影响
2、隐患:
材料六: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向周王的使臣询问九鼎的轻重。这是觊觎周室,想取而代之的表现。在使臣的机智应答下,楚庄王只好悻悻而罢。
周王室衰微,
天子对诸侯的支配权
已转移到“方伯”手中
材料五:平王之时,周室既衰,诸侯强并弱,齐、楚、始大,政由方伯。
分封制的特点
一是分封的对象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同姓王室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先代帝王后裔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等。
二是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三是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周天子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有条件地封授给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尽义务。
四是层层封授。诸侯可以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又可以对士实行再分封。
三、宗法制
(一)宗法制
1、定义: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一种权力继承制度。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
二儿子——大夫人所生,
三女儿——大夫人所生,
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王位由谁来继承?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 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3、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原则: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4、内容:

A.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B.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C.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D.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宗法制示意图
天子
卿大夫
天子
诸侯
诸侯
天子
诸侯
诸侯
诸侯
卿大夫
卿大夫


平民

平民
5、评价
(1)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2)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隐患: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

6、宗法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积极:它形成了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孝顺长辈、恪守孝道……
消极:成为数千年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 ,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
任人唯亲,裙带关系……
中国古代上自帝王,下至百姓祭祀祖先活动,封建社会皇位继承的制度等,时至今日,我国民间任由祭祀祖先,认祖归宗的传统。 中华名族尊奉黄帝为共同祖先,故称中国人为“炎黄子孙”,这可以大大增强中华民族的团结,提高台湾同胞,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海外侨胞回国,港澳同胞回到内地“寻根问祖”,民族情结也会加深。
宗法制的特点
①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规定了大小宗的区别,形成庞大的宗族网。
③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形成宗族等级和贵族等级。
(二)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①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紧密,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分封制基于宗法制而产生,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②从根本上说,分封制就是宗法制作用于国家地方政治制度的重要举措和体现。

1、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D
2、“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想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商朝的外服制度
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
西周的分封制
秦汉的郡县制
C
3、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促进了西周经济的发展
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
C
4、“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诸侯间争夺土地、人口,互相残杀
B.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趋向崩溃
D.诸侯争霸,诸侯国数量减少
C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程标准]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政治形式
1.早期国家的出现: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随着__________的发展,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2.夏的概况及政治特色
(1)概况:公元前________年夏禹建立夏朝,存在了400多年。
(2)政治制度:确立了“家天下”的______________,宗族关系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3.商的概况及政治特色
(1)概况:公元前________年,商灭夏,汤建立商朝,后来存在了600多年,丰富的甲骨文反映了商朝的历史。
(2)政治特点: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________;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二、西周分封制
1.分封的背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2.分封的实行
(1)分封对象:周武王的子弟、功臣及先代贵族。
(2)主要诸侯国:姬姓贵族有燕、____等国,功臣有________等,先代贵族有微子的宋国等。
(3)诸侯的权利与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______________,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3.分封制的影响
一方面,扩大了________的影响,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另一方面,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21世纪教育网
三、西周宗法制
1.特点: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以______________为核心。
2.大宗与小宗
(1)内容: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诸侯对天子为小宗,诸侯在本国内为大宗,其地位由嫡长子继承。从诸侯到卿大夫,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关系。
(2)作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3.影响
(1)宗法制对中国__________产生了重大影响。
(2)直至今日,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知识点一 夏商政治形式
1.右图是中国古代一位治水的英雄,下列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传说中的人物 ②建立了夏朝 ③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 ④因是舜的长子而成为最高政治领袖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④
2.下列有关商朝的神权色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低下
B.商王通过占卜以主宰国政
C.主要表现形式是占卜、祭祀
D.“人牲”是商王用来祭祀天神的
知识点二 西周分封制
3.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
A.分封诸侯国 B.进行封建改革 C.实行宗法制 D.任人唯亲
4.《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5.山东省通常被称为“齐鲁大地”,这渊源于(  )
A.商代曾在山东建都
B.西周分封的齐鲁两国统治中心都在山东省
C.山东省的行政区域与齐鲁两国的封地完全一致
D.商代曾经在山东省建立齐、鲁两个诸侯国
知识点三 西周宗法制
6.《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7.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图,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
( http: / / www. / )
A.分封制 B.父系家长制 C.庶子继承制 D.嫡长子继承制
8.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9.下图反映的是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维系他们之间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  )
A.财产关系 B.地域关系 C.宗教信仰 D.血缘关系
10.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何者最为适当(  )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为另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
诸侯国 与王室关系(分封原因) 地理位置
晋 同姓[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今山西翼城
卫 同姓 今河南北部
鲁 同姓 今山东南部
齐 异姓功臣 今山东北部
宋 商朝后裔 今河南东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燕 同姓 今北京一带
材料二 
材料三 宜侯矢铜簋,铸有铭文,记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赏赐祭祀器具、土地和奴隶之事。
( http: / / www. / )
   宜侯矢簋     宜侯矢簋铭文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概述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分封制对西周统治起到了什么作用?后世的统治者可以仿效西周分封治国吗?并说明理由。
12.阅读下图: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试解释图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作用。
(2)指出图二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简要评价。
(3)图一和图二现象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答案解析】21世纪教育网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识清单
一、1.农耕经济 2.(1)2070 (2)王位世袭制 3.(1)1600 (2)宗法制
二、2.(2)鲁 齐国 (3)世袭统治权 3.周文化
三、1.嫡长子继承制 3.(1)社会结构
对点训练
1.C [根据题干和图像信息可判断这位英雄是大禹,舜和禹之间是通过禅让制继承而非血缘关系,由此可以排除含④的A、D,大禹治水就是治理黄河。由此得出正确答案为C。]
2.D [A项是原因,B项是目的,C项是形式,而“人牲”主要是商王祭祀祖先和神灵的。]
3.A [题干的时间为“周公东征后”,内容大意则为封亲戚为诸侯,以巩固周的统治,由此可知“封建”为分封制。]
4.C [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分封的内容是土地和人民,分封的对象中有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5.B [A项与“齐鲁”二字没有关系;现在山东省的行政区域与古代齐鲁两国的封地并不完全一致,并且齐鲁两国都是西周时期分封的,所以C、D两项不符合史实。由此可见,A、C、D三项均不正确。]
6.D [宗法制是西周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制度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故A、B、C三项均被排除,答案为D项。]
7.D [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是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选D项。]
8.B [因西周主要分封对象为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故属于平民的乙是不可能被分封为诸侯王的。]
9.D
10.C [大宗、小宗是相对的,无论周王、诸侯、卿大夫等都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凡嫡长子皆被认为是大宗。]
综合运用
11.(1)特点:从分封的对象看,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其他被分封的有功臣、殷商旧族等;从封地分布看,同姓亲族封于富庶之地和战略要地;从分封过程看,除土地外,有些受封者还得到大量物资、武装和人口等。
(2)西周初年,形势动荡,分封制度的历史作用在于巩固西周对新占领区的控制,建立起一套比商代更加紧密、关系更加明确的分封制。不能仿效,因为依靠血缘关系不能保持长久的政治关系。
12.(1)宗法制度;大宗小宗有相对性;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合一。
(2)西周分封制;加强统治、扩大疆域,同时潜藏着割据隐患。
(3)相辅相成;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实施法则,使政治隶属关系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 http: / / www. / )
读恩格斯的话,应当怎样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早期国家的关系?
解答 这些城址普遍存在着高峻的城墙和深陷的壕沟,这表明阶级分化的加剧和阶级矛盾的尖锐,体现了政治权力已经作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强制性力量发挥作用,标志着早期国家已经形成。
自我测评
用简短的语言概述西周政治的主要特点。
解答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紧密结合,以血缘关系作为维持政治秩序和政治文化的核心手段。[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阅读与思考 ( http: / / www. / )
怎样理解孔子的这句话?有人根据这句话判定孔子是一个主张历史倒退的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解答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呀!我遵从周朝的制度。孔子所欣赏的是西周的礼乐制度,并非要全面退回到西周。不过,孔子思想的怀旧色彩,也使得当时许多儒学人士对新的社会现象和新的文化因素本能地表现出抵触的态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