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3课 罗马人的法律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第一部成文法
1.背景:罗马是古希腊文明的正统继承者和西方古
典文明新的开拓者;罗马逐渐建立了雄霸欧、亚、
非三大洲的大帝国;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逐
步摸索出一套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定出世界上最
为系统完备的 ,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
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法律体系
2.《十二铜表法》
(1)背景:早期的罗马国家主要依靠习惯法来调整
社会关系,贵族垄断了 并随意曲解法律,
欺压平民;平民为争取自己的权利,极力要求制
定成文法。
(2)颁布:公元前 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
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3)特征:是以往 的汇编,保留了古老习俗
和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法规。
(4)影响:是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限制了贵
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 的垄断,一定
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立法权
449
习惯法
法律知识
问题思考
1.有人说《十二铜表法》在维护贵族利益的前提
下,又是平民的胜利。你如何认识?
提示 (1)从背景看,习惯法使贵族垄断一切国
家权力,随意解释法律,欺压平民;平民则要求
制定成文法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2)从内容看,该法明确维护了私有财产和贵族既
得利益及其特权。
(3)但是,该法作为第一部成文法,毕竟是有章可
循,限制了贵族专横和对法律的随意解释,一定
程度上又维护了平民利益,反映了平民斗争的胜利。
二、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1.公民法
(1)时间范围:公元前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到
公元前 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
法。
(2)特点:专门适用于 的法律;注重形
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
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涉及 关系
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
509
3
罗马公民
个人财产
2.万民法
(1)背景:随着罗马 ,各种新的矛盾日益
凸显,尤其是罗马公民与 矛盾突出,原有
的公民法就已经不太适应新的形势;罗马设置外
事裁判官处理外邦人之间以及罗马人与外邦人之
间的诉讼案件为其提供了司法实践。
(2)特点: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在不触动原
有公民法体系的前提下,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
规;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简洁灵活且实用有
效,注重调解 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3)实质: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对外扩张
外邦人
贸易及财产
问题思考
2.万民法何以能取代公民法?
提示 (1)随着罗马的扩张,版图不断增加,新问
题不断出现,原有的公民法已不适应帝国统治。
(2)帝国统治者们高度重视法律制定,法学家们依
照统治者的意志不断修正和补充,积极立法,万
民法产生。
(3)万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性,以其广泛的适
用性和实用性最终取代了公民法。
3.自然法
(1)含义: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
。
(2)观点:西塞罗认为: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
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
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
,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3)意义: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
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
。
观念
人人生而
平等
高度
成熟
问题思考
3.从罗马法的内容看,其特点和实质是什么?
提示 (1)特点: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是一
个系统的法律体系;内容繁杂,但以保护私有财
产不受侵犯为核心;渗透了自然法思想。
(2)实质:不管是公民法还是万民法,都是维护罗
马统治者利益,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问题思考
4.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因素的结果。请分析
有哪些因素?
提示 罗马城与罗马共和国的建立是其政治条
件;平民的不断斗争,迫使罗马统治者不断调整
法律;古代罗马人信奉的“自然法则”思想的推
动;罗马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杰出人物及皇帝的
重视;罗马对外扩张引发新的矛盾,需要对法律
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补充。
三、罗马法的影响
1.维系了罗马的持久统治:在共和国时期,公民法
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
高,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 积极性;在帝
国时期,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灵活机动的实
用性,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
固了 ,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
族的共同发展。
2.深远影响: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研究
罗马法的热潮;直接成为近代 的渊
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
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空与民
族的永恒价值。
参政
罗马政权
资产阶级法学
问题思考
5.对比同时期的中西世界,你发现它们的政治制度
和法律有哪些区别?
提示 中国:君主专制,独裁统治,人治色彩浓。
西方:贵族制或民主制,法治观念强些。
知识网络
互动探究
【探究】罗马法是如何演变的?
思路点拨 罗马法的演变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
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的
过程。
答案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镌刻于十二块铜表上发表,称为《十二铜表法》,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罗
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
公民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
性。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逐渐演变成为适用于罗
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
(3)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时,
成立专门的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
统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
的最终完成。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
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
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
愿减轻者听便。”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
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维护平民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C
2.公元前451~前449年间,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十
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
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
表法》。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 )
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了民主政治的性质
B.保障平民利益,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C.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是罗马法的渊源
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
解析 结合历史背景可知《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缓解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但它体现不出民主政
治的特色;《十二铜表法》只是将习惯法演变为
成文法;B项是其直接结果,并非历史意义。
C
3.古代罗马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人的葡萄藤被别人
毁坏,但在诉讼时只能说是“树木”,不能说是
“葡萄藤”,因为法律没有规定,这种法律应该
是 ( )
A.自然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习惯法
解析 公民法涵盖范围广泛,但侧重政治领域,
因此特别讲究程序。
B
4.“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
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
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
A.罗马法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解析 由材料中行窃人被杀是合法的,可知其根
本目的在于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B
5.万民法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
西”,宣称保护除奴隶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这说
明它 ( )
A.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B.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维护奴隶制度,是统治工具
D.自由民是享有特权的人群
解析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实质,从奴隶是“可以
购买的东西”可以看出该法维护的是奴隶制度,
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C
6.罗马共和国时期,有一位著名法学家说:“法是
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
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按照你所学的有关
罗马法的分类,上述法学家的话所体现出来的
“法”当属 ( )
A.成文法 B.公民法
C.自然法 D.市民法
解析 从“法是自然的权利、人的理性、正义”
等关键词句可以断定。
C
能力提升
7.恩格斯说,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
世界性法律”。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罗马法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
C.罗马法主要保护商人利益
D.罗马法是一部商业活动法
解析 “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是罗马法的核心内
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的
世界性法律。
A
8.中国皇帝说:“朕即国家”、宣扬“君权神授”。
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
的法律”,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古代中国和罗马都没有法律,只有皇帝的命令
B.皇帝的命令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C.古代中国和罗马皇帝都拥有至高无上、超越法
律的权力
D.法律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服务的
A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债务的人,交付法庭
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
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
伤人者也需要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
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
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公元前445年的卡努留法,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
公元前376年,李锡尼——塞克斯图法规定:
(1)全体公民都可以占有和使用“公地”,但占有的
最高数额不得超过五百犹格。另外在“公地”牧场
上放牧,大牲畜不得超过一百头,小牲畜不得超过
五百头。(2)平民所欠债款一概停止付息,已付的利
息应作债款的本金计算。(3)恢复每年选举两名执政
官的制度,但其中一人须由平民充任。
公元前287年,霍腾西阿法规定,公民大会的决议,
可不必经过元老院的赞同而生效,即罗马公民皆须
遵守,贵族亦不得例外。
——崔连仲《世界史·古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十二铜表法》的实质是什
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这部法律是平民
的胜利?
(2)材料二中所涉及的三部法律主要涉及哪几个方面
的事务?结果都有利于哪个阶层?
(3)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结论,在罗马法的形成
过程中伴随着怎样的斗争?
答案 (1)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但作为第一部成文法,它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2)通婚、土地、债务、政权等。有利于平民。
(3)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不能享受此法的保护,被称为公民法或者市民法,内容主要是有关罗马共和国的行政管理、国家机关及一部分诉讼程序的问题。公民法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法律的主体范围狭小、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浓厚、保留了大量氏族残余等。随着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罗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有名的万民法。
材料二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欧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无不受到罗马法的影响。20世纪初罗马法的影响经过日本,延伸到了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出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来罗马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发生变化的背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并分析其影响深远的原因。
(3)你认为罗马法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仍有现实意义的价值理念是什么?
解析 此题以罗马法作为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演变过程、原因、影响等方面。第(1)问可以直接从材料
中找到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转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
罗马疆域的扩大和由此带来的政治经济变化。第(2)问
影响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和法律方面加以概括。
其原因是因为适应了近代历史发展的需要。第(3)问就
是要求回答罗马法在今天的现实意义,这主要体现在
罗马法的基本内核: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1)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商品经济的高度发
展,疆域的不断扩大;政治统治的需要与法治传统
的确立。
(2)表现: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
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封建势力提供
了理论武器;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为近代欧洲
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原因:适应了资本主义
发展的需要;体系科学、完整。
(3)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至高
无上的。1.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一个仁慈的贵族罗幕洛,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幕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幕洛的遗嘱。”法官最后判定罗幕洛的家人败诉。法官依据的是( )
A.未成文的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查士丁尼法典》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解析:选B。本题关键信息点是“公元前4世纪时”,正值罗马共和国时期,符合B项,而A出现于B之前,D项颁布于东罗马帝国时期,具体是在公元3世纪以后。
2.罗马法博大而缜密,对人类文明影响深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21世纪教育网
②法国《民法典》是以罗马法有关内容为蓝本起草的
③现代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和诉讼原则等源于罗马法
④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罗马在法律制度方面对人类文明做出的突出贡献,罗马文明为历史提供了一系列的立法原则和精神,而这些是近代资产阶级及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注重从现实的角度分析认识其历史作用。
3.(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卷)经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而制定,允许拥有奴隶、维护私有财产的成文法典是( )21世纪教育网
A.罗马法 B.英国权利法案
C.美国联邦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罗马法的理解和辨析能力。B、C、D三项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成文法典,注意材料信息提示:“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拥有奴隶、维护私有财产”“成文法典”结合材料和罗马法产生的背景去分析,符合以上三个条件的法律只有罗马法。
4.(2009年高考宁夏、辽宁文综卷)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21世纪教育网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解析:选B。从材料中的信息:“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说明A项错误;被告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并不是“必须”,C项的说法错误;证据是法官判案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唯一依据”,D项的说法错误,排除ACD三项,选B项。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2: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只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候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它;再者,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主人和统治者,这就是上帝,因为他是这一法律的制定者、颁布者和执行者。
——古罗马政治家和法律思想家西塞罗
(1)材料1反映了罗马法的什么核心内容?为什么它会成为核心内容?
(2)材料2体现了怎样的法律精神?它对近代西方法律的制定有什么影响?
解析:第(1)问要结合材料内容概括分析。第(2)问从材料中“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这一信息分析体现的法律精神,影响结合近代资产阶级制定的法律作答。
答案:(1)核心内容: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原因:一是罗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问题复杂多样;二是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版图的扩大,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的矛盾上升,财产纠纷增加。
(2)自然法精神。西方资产阶级都依据自然法精神,制定了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
一、选择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011年泉州高一检测)“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培养
解析:选B。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题干材料“在夜里行窃”体现了对私人财产的侵犯,而“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则体现了B项。
2.(2011年南京学业水平检测)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下列关于罗马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罗马法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世纪教育网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宣告罗马成文法诞生
C.万民法适用范围只是限于罗马公民
D.罗马法是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罗马法保护贵族的利益。万民法的适用范围是罗马境内各族人民,而古罗马是奴隶社会,故A、C、D三项说法都不对,只有B项与史实相吻合。
3.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一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下列有关这段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罗马法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紧张程度
B.奴隶地位有所改善21世纪教育网
C.材料体现了公民法的内容
D.奴隶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完善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废除债务奴隶制,维护了罗马公民的利益,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与B、D两项内容无关,C项在材料中也得不到体现。
4.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 )
A.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否定
B.都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稳定
C.根本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D.蕴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解析:选D。本题考查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随着罗马共和国的扩张,原有的公民法已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由此制定万民法,A项错误,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继承和发展,B项只符合万民法,两者都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5.古罗马《民法大全》中有禁止对被告进行缺席审判的规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
A.维护贵族利益 B.主张重罪轻罚
C.保护被告合法权益 D.重视证人证言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以史料解读评价罗马法的能力。罗马法体系中的民法主要调节公民之间的经济纠纷,以广泛维护公民合法利益来稳定统治秩序。A表述片面,因为贵族和平民都可能成为被告。B、D从量刑和证据角度描述,与题意不符。C阐释正确,体现了立法者避免因司法程序不当而影响司法公正,进而损害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实践。21世纪教育网
6.(2011年合肥高一检测)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罗马皇帝高度重视法制建设
B.罗马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律在古罗马起的作用不大
解析:选C。本题考查通过解读材料分析罗马法的能力。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B两项与题干材料没有关联,也排除。C项揭示了罗马法的内在属性,即立法是为了维护罗马统治,与题干材料一致,故选C。
7.万民法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宣称保护除奴隶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这说明它( )
A.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B.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21世纪教育网
C.维护奴隶制度,是统治工具
D.自由民是享有特权的人群
解析:选C。不管公民法还是万民法都是维护罗马统治者的利益,保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8.现代英文republic源于罗马时代的拉丁文respublica,当时的意思为国家事务是公众共同的事务。近现代欧美国家的共和体制建设借鉴和发展了罗马人的( )
A.发达私有经济 B.完备法律体系
C.强大军事力量 D.先进科学技术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罗马法后世影响的认识。罗马共和国实行贵族集体执政的共和体制,其集体执政的法律依据就是不断发展完备的公民法体系。A、C、D分别从经济、军事和科技角度阐释,偏离了题干要求。B能正确解释“共和”一词的演变,体现了欧美国家对罗马法的继承和发展。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第一次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内容。……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秦律规定“盗徒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古代剃去鬓须的刑罚),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律文中所见到的刑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斩左趾、鋈(钛足)、黥(割鼻)、城旦舂(男子戍边筑城,女子舂米,均为四年以上徒刑)等。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2:《十二铜表法》内容包括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21世纪教育网
第七表 土地和房屋(相邻关系)
(二)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
第八表 私犯
(九)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十)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
——《十二铜表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概括秦律和《十二铜表法》有哪些相似之处?它们本质有何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律和《十二铜表法》的进步意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解读历史材料,比较、评价中国和罗马两种法律制度的能力。解答本题,先通过细读、比较两则材料,以简练的文字概括其共同特点,如法律适用范围、解决问题的侧重点、量刑轻重等方面。再根据两国所处不同历史时期,按照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的基本观点,对其阶级实质加以区分。最后结合两国时代和国情,指出法律制度对古代不同地区政治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案:(1)相同:内容全面,条文明晰;严禁侵犯私有财产;轻罪重罚。不同:秦律地是主阶级意志的体现,《十二铜表法》是奴隶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意义:秦律巩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国家统一;《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