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16 08:5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1、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中国当代作家·
余秋雨
2、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国现代历史学家·汤因比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程目标:
1、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2、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目录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贸易的繁荣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宋】辛弃疾·西江月
稻花香里说丰年
——农业的发展

自主探究:阅读教材,概括宋代农业发展的表现
农作物
表现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水稻产量提高
茶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
1、粮食作物:水稻

宋代民谚:苏湖熟,天下足
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2、经济作物:一绿一白
南方普遍种植茶树
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
史料研读
编辑标题
编辑标题
编辑标题
编辑标题
“汴河……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石,及至东南之产、百物之宝,不可胜计”。
-------《宋史·河渠志》
宋代农业的大发展
鼓钉三足洗
玫瑰紫釉花盆
玫瑰紫釉长方花盆
钧窑
黄金有价钧无价
——手工业的发展

自主探究:阅读教材,概括宋代手工业的部门及表现
部门
表现
纺织业
丝织业发达,棉纺织业兴起
制瓷业
五大名窑,景德镇成为瓷都。
造船业
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1、纺织业
妇女使用棉纺车织布
江浙的丝绸产量高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2、制瓷业
定窑
官窑
钧窑
汝窑
哥窑
河北曲阳
浙江龙泉
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折沿盘
钧窑丁香紫釉出戟尊
官窑青釉直颈瓶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河南开封
河南禹州
河南宝丰
哥窑鱼耳磁炉
景德镇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
宋代海船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
设置水密隔舱、配备指南针。
特点:规模大,设计科学、技术先进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长24.2米,宽9.15米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发达,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史料研读: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宋代商业有什么特点
编辑标题
编辑标题
编辑标题
编辑标题
商业繁荣,贸易兴盛
钱塘自古繁华
——商业贸易的繁荣

自主探究:阅读教材,概括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
编辑标题
编辑标题
编辑标题
编辑标题
繁荣表现
城市
贸易
货币
商业城市增多,城市布局变化,经营时间延长,草市兴起,商品种类丰富
广州、泉州大商港;贸易范围大;政府鼓励支持;市舶司;财政主要来源。
纸币出现
1、商业都市:东京(开封)、临安(杭州)
《南宋皇城图》局部——临安
《清明上河图》——东京汴梁
宋代城市与唐代相比有了哪些发展?
《南宋皇城图》局部——临安
西市
东市
夜市
早市
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
营业时间:延长了营业的时间,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2、海外贸易的发展
阿拉伯半岛
东非
印度
高丽、日本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则得动以百万计。”
情境体验:
假如你是北宋的一个商人要到四川经营丝绸生意,每天需要带着大量的金属货币穿行在大街小巷,既不安全,也不方便。
你怎样解决面临的难题呢?
使用纸币
3、纸币出现
北宋·四川·交子
南宋·会子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
从夏商周至秦汉,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位于黄河流域地区。西周定都镐京,关中地区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秦和西汉定都关中,使其进一步得到开发和发展。黄河流域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与水平始终高于东南沿海和西南山地。
经济重心南移过程
西汉
南朝
南宋
“(西汉时)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取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史记》
“(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锦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宋书》
“(南宋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宋史》
说明西汉时江南尚未开发,还很落后。
说明南朝时,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说明南宋时,南方经济已相当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依靠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材料一:
安史之乱以后,北方黄河流域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角逐场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缓慢。但江南地区相对比较安定,又有不少北方人因避战乱而迁到江南,增添了劳动力。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大中祥符五年(宋真宗期间),“五月辛未,江、淮、两浙旱,(官府)给占城稻种,教民种之。”
——《宋史》
材料三:阅读教材第42页相关史实中关于宋朝时南北气候的文字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1
北方人口的南迁,为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
2
政府的重视支持。
3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4
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南方
北方
南方
北方
唐中期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
南方
北方
本课小结
相对安定
北人南迁
政府重视
气候适宜
经济重心南移




水稻、棉花、茶树
手工业发展
蜀地和江浙丝绸、
五大名窑和景德镇
商业贸易繁荣
城市、海外贸易、纸币
当堂训练
1.我国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清朝
2.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沙塘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  )
A.统一国家建立
B.江南地区开发
C.商业贸易繁荣
D.民族政权并立中
3.泉州具有类似现代海关功能的管理机构,是在北宋时期诞生的。这个专门用来“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的机构被称为(  )
A.中书省
B.三司
C.市舶司
D.行书省
C
C
B
中考链接:4.(2019.广东.5)如表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  )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
A.
黄河流域战乱频繁
B.
南方经济地位重要
C.
文化重心开始南移
D.
北民南迁速度加快










南方所占比例(%)
贯、石、匹、两
10018153
4414841
5603312
55.93
4.【答案】B
【解析】
根据表格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比例信息说明南方经济地位重要。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故选:B。
本题以“如表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为切入点,考查了南方经济发展相关知识。
考查了南方经济发展相关知识,注意对表格的释读。
中考链接:5.(2020.广东.10).
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同一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这座都市是(  )
A.唐代长安
B.北宋开封
C.南宋临安
D.元代大都
5.【分析】本题考查《清明上河图》。题干关键信息“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同一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
【解答】北宋画家张择端的画《清明上河图》描写了北宋首都东京(开封)汴河沿岸的风光,北宋都城开封,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清明上河图》是汴京(开封)当年繁荣的见证,人物栩栩如生,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跃然纸上,真实形象地再现了开封作为商业城市的繁华景象,代表了宋代社会风俗画的最高成就。据题干关键信息“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同一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座都市是北宋开封。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清明上河图》,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答案。
谢谢
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