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乘法运算定律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乘法运算定律 北京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16 11:2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学校
年级
四年级
人数
日期
学科
数学
课题
乘法分配律
课型
新授
教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京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1页例4,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列举雷同,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已经初步具备探索和发现运算定律并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基础。同时新知识学生在已经学习的知识中也有所体现,只是没有揭示这个规律罢了,比如学生在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周长=长×2+宽×2,周长=(长+宽)×2。
教学目标
(一)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乘法分配律意义,能够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体验,在分析、概括中明晰,在理解中中实现符号化表达。
(三)使学生在交流中感受成功,积累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意义,会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环节
问题与任务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回顾引入
二、
探究新知
三、
巩固新知
回顾旧知
引起新知
独立解题
初步感知
小组合作
增强感知
2
6
12
同学们,前面我们都学了哪些运算定律?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新的运算定律,相信大家,一定会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这个规律。
活动一:
活动要求:
(1)想一想怎么求买3套一共需要多少元?都可以怎么计算?
(2)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这些方法有什么异同之处?
既然这两个算式算出的都是3套衣服的总价,那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板书:
(60+45)×3=60×3+45×3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来吗?
谁是它的好朋友?
(25+16)×4

25×4×16
25×4+
16×4
25×4+16
25×(4×8)
25×4+25×8;
25×4×25×8;
(
25×4)×8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所学的定律。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汇报
(60+45)×3
60×3+45×3
简述两种方法的不同思路。
足球比赛的时候,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24箱苹果汁和26箱橘子汁,每箱都是24瓶,你知道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吗?
教学环节
问题与任务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
课堂小结
回顾知识
总结升华
2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问题吗?
总结收获
质疑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60+45)×3=60×3+45×3
……
(a+b)×c=a×c+b×c
□+△)×○=□×○+△×○
作业设计
1.找朋友
(15+6)×7???????????
325×(99+1)
325×99+325???????????
34×17+34×13
34×(17+13)??????????
15×7+6×7
23×24+23×16??????????
23×(24+16)
2.火眼金睛辨对错
(1)13×(4+8)=13×4+13×8??????
(???

(2)(a+b)·c=a+(b·c)?????????(???

(3)12×4×4×13=4×(12+13)????
(???

(4)78×101=78×100+78?????????(???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0+70)×5=80×□+70×□
(a+b)×9=a×□+□×□
236×3+236×7=□×(□+□)
m×153+m×47=□×(□+□)
4.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56×67+56×33??????
(25+11)×40????????
48×25
45×102???????????264×8+8×36????????85×199+85
98×34???????????(40-4)×25
28×42+28×36+28×22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