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体内物质的运输(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体内物质的运输(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11-30 12:5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体内物质的运输(一)
执教人:余志诚
教学目标
了解正常人体血液的总量,宣传义务献血的意义
掌握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了解各血液成分的正常含量,能看懂常规血液化验单
学会制作血涂片,尝试借助显微镜观察血细胞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血液的成分及功能
2.血液成分的正常含量
难点:制作血涂片
教学器材:载玻片,胶头滴管,红墨水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问: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最终在小肠被分解成什么?(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它们通过小肠壁进入循环系统后,是如何被运输到全身各个部位的呢?(血液)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
教学新课
引入:是血液中哪些成分具有运输功能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血液的总量和成分
㈠人体血液的总量和成分
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血液的总量及其重要性
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血液分层的情况
讲述血液的组成:血浆 血细胞
㈡活动:制作血涂片
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血涂片的制作和显微镜观察血细胞
讲解血涂片制作的注意点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㈢血细胞的组成
1.引入: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血细胞的图片,提问:图片中有大概有几种细胞?分别是什么细胞呀?
2.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P131页
3.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让学生举手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特点:数量最多,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盘形。
红细胞 特性:内含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所以使血液呈红色。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功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提问:如果红细胞偏少,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贫血)
特点: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人体内有多种白细胞。
白细胞 功能 :能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保护人体免受病患。
提问:如果白细胞偏多,说明什么?(身体某个部位有炎症)
特点:没有细胞核,是最小的血细胞。
血小板 功能 :加速血液凝固,防止伤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入侵的作用。
提问:如果血小板偏少,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凝血障碍)
㈣人体血细胞的来源
提问:人体内的血细胞从形成后就一直保持不变吗?(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述:红骨髓担负着造血和血细胞的再生功能,正常健康人的血液中血细胞含量基本不变。
提问:人体中的血液中的血细胞含量是否一定不变吗?(不是)但人的年龄、生活条件、患病时,各种血细胞的含量就会发生改变。医生就是借助这个来判定患者身体什么出现了问题
出示血液常规检验的报告单,让学生自由分析情况。
5. 出示老师自己的化验单,让学生帮我找原因后自己解释。
㈤小结(略)
㈥练习(略)
㈦板书
4.3体内物质的运输(一)
占体重:7%--8%
血浆
成分: 红细胞
一.血液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作用:输送、保护、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