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脚背正面运球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课以初中《体育课程标准》水平四学习领域水平发展目标为依据,针对初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在突出“脚背正面运直线球”动作方法直观性教学同时体现本教材的循序渐进,降低练习难度,激发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另外,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迎合学生探求新知的心理,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足球正脚背直线运球技术。
2、能够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精神和终身体育的思想。
三、
教学重点与学习难点:
教学重点:脚触球的部位。
学习难点:直线运球、一步一带。
四、
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思路:
以变节奏的行进间徒手操展开本课,不仅活动了身体,也为逐步提高学生运动中的协调性。通过“尝试---比较---练习---展示---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凸现课的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采用游戏比赛的方式增加兴趣,在比赛中体现练习效果。最后的素质训练,用一个“推小车”和“抢球比多”的游戏形式,让同学们在欢笑中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能力。
五、
教学组织策略:
利用整个足球场地,给学生开阔的学习视野,在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练习的次数和强度加以调整,教学以幽默激励的语言和优美的肢体语言引导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从而逐步地突破教学重点,化解学习难点。
足球脚背正面运球
水平四
执教:王鹏
班级:七年级一班
人数:42人
课次:1
学习目标
学生明确脚背运球技术动作以及运用的时机。80%学生基本掌握脚背正面运球技术,在练习中能准确合理运用技术动作。3、学生通过练习,提高身体协调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
学习内容
1.脚背正面运球。
2.素质练习游戏
教学重点
脚背正面运球
学习难点
控球的能力与协调性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法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强度
准备部分8——10分钟
师生问好。
变节奏跑慢跑及活动各种跑动中的拉伸练习
向学生问好!教师口令指挥。教师讲解、示范游戏规则并积极引导学生练习。
1.向老师问好!2.认真听,积极参与热身活动。要求:(1)精神饱满做到位(2)注意力集中
队形:☆☆☆☆☆
☆
女生☆☆☆☆☆○○○○○
○
男生○○○○○
▲
▲
教师要求:快、静、齐
4~5分钟
各3~4次
小中
设计意图
一方面通过游戏热身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徒手操换种新颖的方式传授,达到热身的效果。
基本部分28——30分钟
一.抢球游戏将学生分为8组,每组派人来中圈抢球
教师动作示范,语言讲解动作口令指挥,调动学生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1.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开展游戏2.学生看示范,听讲解,了解技术动作及重点和难点。
4~5分
5~6次
中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了解一下学生的技术情况.
二.
新授:脚背正面运球动作要领:跑动时身体放松并前倾,重心低,步幅小,运球脚提起时,膝关节弯曲,脚跟提起,脚尖下垂,迈步倾前着地时,用正脚背推拨球
重点:脚背正面运球的动作技术。难点:控球的能力与协调性
1.教师提出问题:在足球比赛中有哪些运球技术?引导本课学习内容———脚背正面运球。2.讲解示范脚背正面运球动作要领3.两人一球原地脚背正面触球练习4.一人一球,一步一触球5.一个人球,三步一触球
学生回答教师问题看教师示范,听讲解。明确动作要领两人一组,一人踩球,一人脚背触球一人一球,听教师口令,积极尝试相互讨论,积极展示。
注意:脚尖向下要求:球离身体1m之内游戏法、讲解示范法对比法
6~8分
10~12次
中上
设计意图: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由易到难,由走到跑,培养学生的合作进取精神。
三.游戏脚背正面运球接力
1.组织学生分组(四人一组)2.分组分层次练习3.与学生比赛,提高学生练习兴趣。4.引导学生自评。5.语言激发学生战胜自我,勇创佳绩。6.分组请学生展示,教师评价。
1.听要求,分组进行2.积极练习,积极竞争。3.努力练习,遵守游戏规则
4.认真练习,体验成功的喜悦5.学生积极展示,大胆挑战
游戏法、讲解示范法对比法、合作学习法
5~6分
4~5次
大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方式,在运动实践中巩固所学动作,同时练习身体素质。
素质训练4——5分钟
游戏:1、推小车2、抢球比多
讲解游戏方法,规则,引导学生练习。
认真听,积极参与。
3~4分
2~3次
中上
游戏方法:1、分小组用推小车的方式将球运至中圈
2、分小组抢球看谁的球多
设计意图
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全面锻炼学生身体。
结束部分3----4分钟
1.放松:放松牵拉
(球在自己周围看谁放得远)
2.师生再见
1.带领学生练习2小结本课,与生道别
1.认真模仿,充分伸展身体。2.积极发言,与师道别!
2~3分
2~3次
小
设计意图
在舒缓的音乐中放松身心。
场地器材
足球场
足球24只
效果预计
课前预设目标基本达成。2.学生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中得到锻炼。
练习密度
45%——50%
强度指数
1.3——1.4
教学反思
另附(共19张PPT)
足球正脚背直线运球
教材分析
01
学情分析
02
教学目标
03
教学重点难点
04
教法与学法
05
教学过程
06
本节课的内容是足球正脚背运球,选自冀教版水平四,在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为足球单元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足球正脚背运球技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
教材分析
04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年级,他们天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但又具有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等特点。女生上课兴趣较男生稍差,有的学生在平时的课外活动中对足球有所涉及,但是对足球正脚背直线运球动作的掌握还不够准确。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学中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从提高孩子的兴趣入手,让他们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学情分析
04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正脚背直线运球的动作要领,初步掌握足球正脚背直线运球的技术动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竞争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终身体育的思想。
教学目标
05
重点
脚触球的部位
难点
直线运球、一步一带
教学重点
07
教法:创设情境法、讲解示范法、游戏法以
及综合评价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
教法与学法
形势新颖
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分层兼顾
09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以及观察模仿法等
开始部分
(7分钟)
基本部分
(28分钟)
结束部分
(5分钟)
教学过程
1
2
3
4
5
6
7
13
课堂常规
学生四路纵队,老师宣布任务注意事项、安排见习生
创设情境
创设轻松的情境,让学生在心理上适应本节课。
开始部分
热身
分成8个小组,分别做循环跑和行进间的热身运动
14
组织形式
15
5人制场地为例
外侧8个点为A点
内侧8个点为B点
黄色为女生组
红色为男生组
男女有别
因材施教
自主探究环节
想想如何能将球运的又快又好
16
学生先自主感受用脚运球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教师进行完整的正确的动作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正确的动作表象,然后边讲解边示范,并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讲解示范环节
04
分组练习与评价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错,并根据练习情况,针对出现的错误动作进行集中评价,练习后进行小组展示,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认真观察,发现其动作的优点和不足,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意义。
16
从A点运球到B点返回,当前一位同学运球到B点的时候下一位同学出发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触球位置为鞋带部位,同时注意屈膝。
踢球的正后方,不要太用力。
不要追求速度,不要踢球,要用正脚背推球。
15
脚触球部位不对
足球不走直线
不能一步一带
游戏环节
保卫萝卜
运球接力
18
小推车
组织形式
15
从A点运球到B点返回,下一位同学出发。(为了避免学生运球不到位可以将中圈的标志碟换成呼啦圈)
运球接力
每组从A点出发一个人,将中圈内的一个球放到自己组的呼啦圈内返回,击掌后下一名同学出发(中圈内的球拿完之后可在去拿别的组的球)
保卫萝卜
两人合作从A点出发,用小推车的方式将球运送中圈内。(发展上肢力量的同时能将球集中起来方便进行下一步教学)
小推车
放松身心
跟随着舒缓的音乐进行身心的放松,同时总结评价本节课的内容效果。收还器材
16
学生围坐在中圈附近,老师坐在中间。
根据本节课的设计,需要音响一台、足球40个、呼啦圈8个、标志碟20个。预计本节课的练习密度在45%左右,平均心率130次/分钟、最高心率160次/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们都能积极的参加到学习中,基本上可以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