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县济阳初中七年级语文《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夏邑县济阳初中七年级语文《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30 13:3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夏邑县济阳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案
课 题: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班级: 学生姓名:
自学——质疑——解疑
学习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了解童话这种体裁,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手段。
自学方法
自读与点拨相结合
自测——互查——互教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太傅﹙ ﹚ 俄﹙ ﹚而 雪骤﹙ ﹚ 欣﹙ ﹚然
柳絮﹙ ﹚ 王凝﹙ ﹚之 谢道韫﹙ ﹚ 陈寔﹙ ﹚
了解作者及《世说新语》。
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对照注释,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展示——反馈——导学
自主合作探究
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2、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3、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4、《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自测——反馈——点拨
1、你认为把雪比做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你还知道哪些咏雪的古诗句?
2、《陈太丘与友期》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自测——反馈——点拨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⑴俄而雪骤﹙ ﹚: ⑵白雪纷纷何所似﹙ ﹚:
⑶撒盐空中差可拟﹙ ﹚: ⑷陈太丘与友期﹙ ﹚行:
⑸尊﹙ ﹚君在不﹙ ﹚: ⑹友人惭﹙ ﹚,下车引﹙ ﹚之:
2、填空。
⑴《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 ﹙朝代﹚人 ﹙姓名﹚组织编写的。文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⑵《咏雪》文中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是: ;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义古今有异,请你指出来。
⑴与儿女讲论文义:
⑵元方入门不顾:
⑶ 陈太丘与友期行:
⑷太丘舍去:
⑸下车引之: 、
4、翻译句子。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不信。”
回顾——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