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第22课 绿
姓名 得分________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惊(chà) __ (jū)______躬 (mào)_____ 合神离 明(móu)____ 善睐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岩上有许多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荧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②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畜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兰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
错别字
改 正
3.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选文内容写的一段赏析,有些地方分析得不是很恰当。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改正并说明理由。
朱自清象一个善调丹青的能手,运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从各个角度,波澜起伏地描绘了波平浪静的梅雨潭水的奇异、可爱、温润、柔和,把自己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之中。并通过北京十刹海拂地可爱的绿杨、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西湖明丽的波、秦淮河旖旎的水,来衬托梅雨潭那异常明亮、极其浓艳的绿。抒发了作者对梅雨潭那生机勃勃的绿的爱恋,表达了自己对新生活的希望和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很好的阅读积累方法,下面是一张尚未完成的读书卡片,请将其填写完整。(请从语言方面摘句品析)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
5.选段中哪两个词语最能表现梅雨潭绿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中的“揪”“攀”“探身”等词语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划线句子是否多余?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写景时有哪三个立足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主要描写梅雨潭绿的可爱,为什么要详细写梅雨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绿色我们永远向往
池 莉
人生有一大苦,便是身边没有可以说话的人。如果偶尔遇到一位可以说话的人,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了。
然而,最近一趟去三峡却遇上这样一件幸事。
当轮船驶离武汉市之后,睡我上铺的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先生拿望远镜到船舷去望山。这一望就望了整个儿下午,晚饭后老先生继续用望远镜望山,直到天色昏黑。一宿无话。翌日清晨,我睁眼一看,老先生已经在舱门外望山。老先生望了又一个上午之后,我的好奇心再也按捺不住了。下午我开始望山,与老先生不近不远地站着, 竭力搜寻岸边青山上的一草一木,奇岩怪石。这时,同舱的几个人前前后后都凑过头来望山,望了一会儿,便问:有什么风景?
老先生对“有什么风景”的问话恍若无闻,置之不理。我明白人们所说的风景是什么神女峰之类的,我自然也明白老先生绝不是在看通俗意义上的风景。所以我一次次告诉人们:没什么风景,不是在看风景。
老先生与我的对话是突然发生的。在船舷默站了许久之后,老先生递过他的望远镜让我看他指点的地方。我看到的是近在咫尺的一丛丛mào盛的羊齿植物,其色翠绿,叶缘镶紫,十分惹人喜爱。
老先生问:看见什么了?
我答:漂亮的羊齿植物。
老先生兴奋地击了一掌:你认识羊齿植物?你还认为它们漂亮?
我说:我喜欢植物,尤其是绿色植物,我喜欢羊齿植物,很想在家里盆栽成功。如果有个大客厅,摆上几盆蕨类常绿植物可太好了。
嗬!老先生连说嗬!之后请我去酒吧喝饮料。
我这才知道老先生是专门研究蕨类植物的专家。我喝着一杯雪碧,高兴地倾听老先生大谈关于蕨类植物的故事。我有20多年没听到完全新鲜的故事了。这个故事是全新的。比如我们现在看上去不及人高的草本蕨类植物的泥盆纪末至石炭纪时竟是高大的树木!原来植物也有一本兴衰史,也有“一把辛酸泪”。我还知道了我国大约有2600种蕨类植物,大多数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而三峡有一品种是全世界唯一的,也就是我方才在望远镜里看到的那种漂亮的羊齿草。
我们都喝着雪碧。老先生突然问:你认为,世界上哪一个组织的名字最好听?
我是学医出身,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红十字会。
老先生说:绿色和平组织。
我跌足而笑:对!绿色和平组织。
老先生说:如果将来你有了带院子的住房,你用水泥或者水磨石等等铺院子吗?
我说:不!用草坪,用花草和树林。
老先生说:对!我也是。
我们抚怀大笑。
说话间,船靠白帝城。老先生到站了。我送他上岸。我们挥手一笑。老先生飘然而去,杳若黄鹤。
从此,我把与这位老先生的谈话作为人生乐事之一存于心中。由这次说话激发的无数新的想法和对绿色的向往还时不时涌现出来,像一口聪明泉。
10.此文主要是叙述“我”与“老先生”的一面之缘,而文中却提到了同舱人的谈话及同舱人望山,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目的 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绿色和平组织”是什么组织 “老先生”为什么认为它的名字最好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当“老先生”问及“我”是否赞成修三峡大坝时,“我”为什么“噎住了”,说“前期工程已经动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各项说法中与原文意思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
A.“我”前几次坐船来往于长江三峡与武汉之间时,没有遇到可以说话的同行之人。
B.老先生拿着望远镜到船舷去望山,他是为看山而来,他被三峡的美景吸引住了。
C.现在看上去不及人高的草本蕨类植物,都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
D.老先生面对三峡的那种蕨类植物虽有些不忍心,但仍然赞成修三峡大坝。
参考答案
1.诧 鞠 貌 眸
2.菱—棱 荧—莹 畜—蓄 兰—蓝
3.波平浪静可改为微波荡漾;异常明亮、极其浓艳可改为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理由结合文本谈。
4.品析:作者用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多角度表现出梅雨潭的涟漪以及绿的清亮的特点。
5.明亮 鲜润
6.写出了“我”探奇览胜的迫切心情。
7.不多余,作者写北京什刹海的绿和杭州虎跑寺的绿是用来衬托梅雨潭的绿美到了极点: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绿得恰到好处。
8.第一个立足点是山边,写梅雨潭的远景。第二个立足点是梅雨亭边,写梅雨潭的环境:山、岩、亭、天、草、瀑布、水花。第三个立足点是梅雨潭边,写梅雨潭的绿:潭面、水波、水光、水色及引发的联想。
9.这是为了衬托梅雨瀑的美丽,而写梅雨瀑又是为了衬托梅雨潭的美。这是“烘云托月”的写法。
10.同舱人的谈话让“我”觉得无聊,他们望山也只不过是凑热闹罢了。所以同舱人的出现既是为“老先生”的露面蓄势,也是为反衬“老先生”之“奇”(与众不同)。
11.“绿色和平组织”是指1970年在加拿大成立的国际性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宗旨是同世界上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因为老先生对绿色植物有种特别的爱,而且绿色草木能够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保卫人类的家园。因此,跟“绿色”有关的“绿色和平组织”就被老先生认为是最好听的名字。
12.“我”是为了写三峡大坝的剧本而来的,然而在与老先生的交往中,“我”了解到三峡大坝的建成会让人类失去一种植物,得失之间一时难以衡量,并且三峡大坝的建立已经成为事实,无奈之下,只好说“前期工程已经动工”。
13.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老先生与“我”的谈话让“我”受益匪浅,激活了“我”对绿色的热爱与向往。
14.A
读书卡片
编号001
篇名:《绿》 作者:朱自清
摘句: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 ——但你却看不透她!
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上)语文第六单元 二十二 绿
【课内阅读】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批注①:写出了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总的感受——醉人、奇异。]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批注②:__________________。]我曾见过北京十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批注③:_________________。]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是便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批注④:运用联想、抒情性极强的动词,充分地表达出作者对那“醉人的绿”的炽热而奔放的爱恋之情。]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梅雨潭水色和水光的特点。(不超出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梅雨潭如诗如画的景色,作者内心有哪些美好的愿望?用简要的语言依次写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上面文字,请你说出在空间角度上梅雨潭的绿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章加批注,是读书的好方法。老师为①④处加了批注,请你结合你对语段的理解,在②③处也加上恰当的批注。
[批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段运用形象的比喻从不同的角度来描绘梅雨潭的绿。仔细阅读选文,完成下表。
梅 雨 潭 比 喻 绿的特点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清亮柔软鲜嫩
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
滑滑、明亮的水光
纯净的水色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
6、将下面老舍对大明湖水的描写与梅雨潭水相比较,看看在描写上有什么异同点?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冰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染绿的声音
(徐迅)
①山居的日子,是在山中一座精巧的石头房里度过的。天天,我都被一种巨大的宁静所震慑着。经过许多尘嚣侵扰的心灵,陡然回归到这旷古未有的宁静之中,而又知道周围全是绿色的森林,心里似乎也注满了一汪清涟之水,轻盈盈的,如半山塘里绽放着的一朵睡莲。
②也有声音,在白天的山峦;偶尔也有人语喧哗,幽谷回鸣。空山不见人,倒使人感觉到大森林的真切和人世的烟火之气。更多的是鸟声,从黎明的晨噪到傍晚的暮啼,耳闻着那密密松林里传出的啾啾鸟呜,还可以看见那墨点般的小鸟,如大森林的音符跳荡着、栖落着。鸟鸣常常使大森林归于虚静,它天生就是一种虚幻的精灵呢!鸟声让人着迷地听,这时听出的就是一阵阵染绿的声音。
③当然有许多声音是有颜色的。如皑皑白雪,潺潺流泉,响动的就是一大片白;如春花秋菊的凋谢,细心的人也会听出它的艳红和鹅黄的色调。在大森林里,此时我极激动的不是这种颜色的声音,而是满山攒动着的森林——那浓绿浓绿的声音了。满山密密的松林、枫树、珍珠黄杨、翠竹……树丛间刮过的风也是绿的,绿将大森林融为碧翠的一体,分不清颜色的浓淡深浅。那声音自然也不用侧耳倾听,触目皆是大片森林的宁静固然会使人坠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孤独和虚空当中,而这染了绿的声音,却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快意和心灵的悸动。黎明的时候,“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森林里露珠“扑扑”滴落的声音,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轻柔凝重的绿色;森林静静肃立,错叶交柯,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茁壮生长的蓬勃的绿色;狂风呼啸,排山倒海咆哮着的松涛,在我听出的是一种悲壮和磅礴的绿色;阳光拂动滔滔无边的绿海,阳光掠去又显出一江春水,在我听出的是一种恬淡而平和的绿色。……山居无事的时候,只要静静地穿行在这无边的大森林之中,我满心的尘垢,便一下子就被荡涤得无影无踪,只觉得身心惬意和愉悦,心中陡然就有层斑驳的绿爬上心壁,盈注着生命那清凉的绿意来。
④听惯了这种声音,在夜里我常常睡不着觉。拥被而坐,此时周遭那染了绿的声音已渐渐无声无息,看很白的月光,慢慢浮上窗棂,月光里的绿色冷冷如春水荡漾着,使人感觉到那绿色的声音一定是被浓浓的月光消融,隐翳在莽莽苍苍的大森林之中了。但这时这刻,我思想的羽翅还翩翩起伏着,希冀那染了绿色的声音出现。有风的夜晚,我看窗外的大山果然是混沌未开的一团绿色,那染了绿的松涛之声,铺天盖地的在我石屋周围如狂飙般的春潮,惊涛拍岸,振聋发聩,让我激动得恨不得长啸……这些年,我知道我常常谛听水声,谛听鸟声,不仅是因为我对尘嚣之声异常地厌倦和唾弃,更多的是在寻找清纯的自然和人生的大自然。那是我生活须臾不可缺少的思想的源泉……若能轻轻地裹在这染了绿的声音里,心就会轻灵得像一朵绿荷,即便泊在波涛里滚动,那梦也是常常染了绿呢!
7、第一段作者用“巨大”修饰“宁静”,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大森林的宁静”缺点是什么?作者赋予他的生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感悟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写了哪些“染绿的声音”。作者为什么对这些“染绿的声音”情有独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合具体语境,赏析下面的句子。
心里似乎也注满了一汪清涟之水,轻盈盈的,如半山塘里绽放着的一朵睡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在大自然中听到过染绿的声音吗?请从自己生活体验出发,举一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水色:不淡不浓;水光:不明不暗。
2、想张开双臂拥抱它;想用美好的词汇赞美它;想把它当作礼物赠与舞女和盲妹;想给它取名叫“女儿绿”。
3、宽广(极大的);深厚(厚重)
4、参考要点:批注②运用比喻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梅雨潭醉人的绿和醉人的美;批注③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老表现梅雨潭的绿的明暗适中、浓淡相宜的特点。
5、皱缬的水波;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纯净。
6、参考答案。相同点:都运用了侧面衬托来描写水的特点。不同点:选文运用了侧面衬托来描写水的特点的同时还运用比喻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梅雨潭醉人的绿和醉人的美。
7、合适。作者用这个句子描绘出山中充满于天地问的无边无际的宁静,这样的宁静是尘世中所无法体会的,让人的心灵变得澄静,轻盈,是身心从未体会过的,对作者的心灵有极大的震撼。
8、孤独虚空;快意,心灵悸动。
9、作者写了鸟鸣声、流泉声、花开花落声、露珠滴落声、树叶交叉声、松涛声等;“不仅是因为我对尘嚣之声异常地厌倦和唾弃,更多的是在寻找清纯的自然和人生的大自然。”
10、将心比喻成“半山塘里绽放着的一朵睡莲”,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心灵被绿色浸染的美好感受,表现了“我”远离尘嚣,回归大自然的宁静、安适、愉悦的心境。
11、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