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

文档属性

名称 想北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河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30 13:5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备人:张艳敏 审核人: 丁京奇 拟使用时间: 使用时间:
想北平
时间分配2〞 学习目标:1.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4.品析本文通俗、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朴实真切的故土情思 学生自读认定
1〞8〞1317〞3〞1〞 教学过程:导入:在人类情感世界的锦囊里,有一颗由甜蜜、温馨和苦涩凝结成的珍宝,就是乡情。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一株遍身疤痕的老槐树,一声熟悉的吆喝,一阵红枣米粥的香气,都是引发游子乡情的催化剂。人在江湖,身在旅途,精神与心灵的归宿却永远指向生养你的那片故土。老舍的《想北平》,就是对乡情最精妙的诠释。一.知识积累: 1. 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2..创作背景: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人在山东,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于是用细腻的笔触写下了《想北平.》,抒发作者对北平的热爱、思念之情。
3生字生词:(给加点的字注音,解释词语) 廿( )粘合( )菜圃( )什刹( )海 橘( )子俊伟: 安适:愧杀: 悠然:除此之外,我还学会了其它字词: 4.阅读散文的技巧:读(进入意境)——看(写什么物)——悟(表什么情)二.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①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文章的线索②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2.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3 .精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段运用什么手法写出我认识的北平?2第二、三段怎样写我爱我的北平?.3. 读四、五段看作者笔下的北平具有哪些特点?请写出4. 作者写北平,却写到伦敦、巴黎,为什么?5.读第六段,老舍心中最美的景物有很多,可他的笔下选取了哪些景物?选取这些景物有何用意?6.读第七段分析运用对比写出了北平的什么?7. 探究结尾段的作用。三.合作探究: 1. 举例说明本文通俗、生动的语言。2. 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北平人,写作此文时正羁旅青岛,想念北平却不得相见,这种“想”是一种动情带泪的思念。文章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并在书上注出。四.小结 1、写作借鉴:①对比手法:②情景交融:2、归纳:本文以平时质朴的语言,通过对( )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 )深深的思念。五. 布置作业:作者通过写北平的“老城墙”、“香片茶”、“玉李”等,抒发了他对北平的爱,请仿照这种写法,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某个地方的依恋之情。 学生发言进入氛围学生朗读,了解背景,完成目标1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己独立完成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相关问题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答案师生合作完成课下完成
教学反思
2010年浙江义乌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就这么高 仲利民
  那年,他在学校的成绩非常不理想,他觉得无颜面对父母,是父母在外拼命地打工,积攒下来钱供他来城里的这所学校读书,希望他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可是他现在的成绩根本就没有什么希望考上好的大学,至于将来的高考更是他不敢想象的。
  他不敢对父母说:“我不想读下去了。”那样,即使父母什么也不说,仅仅是他们那失望的眼神就会将他击垮。他想偷偷地出去打工,等到生米煮成熟饭再跟父母讲明。他们叹息也好,怒骂也罢,随他们去。
  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做了决定,这个星期正好父母从外地回家,他先陪他们过上一晚。也许,这个夜晚是一道分水岭,从此就决定了他未来的人生方向。
  父亲看到他回家,很热情地和他讲外面的事情,母亲则在厨房里忙着做他喜欢吃的一切。他在等父亲问他的学习情况,可是父亲就是不问。
  吃过晚饭,父亲少见地和母亲陪着他一起去村庄西边的小山脚下,父亲说:“娃儿,你看这山有多高?”他小时候爬过这山,因为山势陡峭,荆棘丛生,从未爬到过山顶,所以很难回答。没有经历过,怎么会知晓呢?面对父亲的提问,他不知如何作答。
  父亲见儿子沉默,就说:“这山,说高也不高,努力去爬了,到达山顶就知道了。如果从未爬到过山顶,你就永远也不知它有多高?”其时,圆圆的月光洒下来,如同白昼,山在那里坦然地呈现出它的身姿。
  父亲说:“孩子,今天,你母亲在山下看着,我们俩一起开始爬山,看谁先到山顶?”他想不明白,父亲今天为什么有闲心陪他来爬山,而且是晚上,以前,他很少有这样闲情逸致啊!
  不过,他看了父亲一眼,那个在他的眼里曾经高大的身体,现在已经有些苍老了,他不相信会输给父亲。就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山虽然很陡峭,但是他熟悉这座山的身材,哪里有坡,哪里有路,还有他年轻矫健的身体,他相信自己会爬到山顶的。在母亲的注视下,他们父子俩开始爬山,月光下,两个身影用自己的方式向山顶攀去。
  脚下凹凸不平,手被刺破了,腿受了伤,胳膊擦破了皮,脸上还划了条伤口,虽然如此,他还是爬上了山顶,这是他第一次到达山顶。他的心忽然有了一份豪情,他真想大喊一声,告诉别人他内心的快乐。
  看到父亲也快爬到山顶了,他弯下腰,拉了一把父亲。父亲也到达了山顶。站在山顶上,父子俩一起大声地对着夜空喊了起来:“噢——,噢——”整个小村都回荡着他们的声音。
  他对父亲说:“山就这么高!”
  父亲笑笑:“其实山就这么高。”
他决定回校去好好读书。任课的老师都感到奇怪,他怎么像变了一个人,成绩像雨后的竹笋,蹭蹭地升了上来。后来,他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成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律师。在他的心中,一直屹立着一句话:山就这么高。
(选自《大阅读》2010年5月,有改动)
1文中父亲要“我”爬山的起因是什么?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2 结合具体语境,揣摩下列加点词,指出其表达效果。(4分)
(1) 月光下,两个身影用自己的方式向山顶攀去。
(2) 在他的心中,一直屹立着一句话:山就这么高。
3本文与已学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立意相似,但有区别。请你比较两篇文章,分别写出其生活哲理。(3分)
(1)《山就这么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走一步,再走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写一段叙平结合的赏析性文字。(80字左右)(5分)
2010年四川南充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只管向前奔跑 崔修建
①贝基拉出生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个贫苦的家庭,很小的时候,他就渴望成为一名驰聘赛场的长跑健将。他时常站在训练场边,羡慕地看着运动员们训练。但极度贫寒的家境,让他自卑得有些差愧——他不仅拿不出训练费,连最便宜的普通跑鞋也买不起。
②那天,贝基拉不知不觉地又走到训练场边,望着跑道上那些奔跑的身影,他既羡慕又难过,心头奔跑的热望亮起来,又暗淡下去。
③一位跨栏教练员听了贝基拉的倾诉,将他带到一组很矮的栏杆前,让他一路跑过去,他轻松地跨越一个个栏杆;教练员又指了指那组已升高到足有1.5米的栏杆前让他再试一试。他努力了好几次,也没能跨过去。
④这时,教练员平静地告诉他:“孩子,你刚才所说的那些困难,就像眼前的这一道道栏杆,它们会横在每个人的面前,那些你现在跨不过去的栏杆,可以在一次次的失败后,最终跨越它们,你还可以踢翻它们,也可以绕过它们,你只需盯准你向往的前方,只管努力地向前奔跑,相信没有什么可以拦住你的梦想。”
⑤教练员的一席话重新点燃了贝基拉的希望,从此,买不起跑鞋的贝基拉开始了他坚定而执著的赤脚奔跑训练,广袤的原野、泥泞的山路、坚硬的戈壁滩上……随处可见他奔跑的身影,他已练出了一双铁脚板。数年后,他成了埃塞俄比亚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
⑥1960年罗马奥运会马拉松赛场上,贝基拉一出现,便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是唯一赤脚的运动员。在数万名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贝基拉为他的祖国赢得了一块沉甸甸的金牌。
⑦距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二十多天,贝基拉动了一次手术,很多人以为他会放弃比赛。然而,三十二岁的他不仅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而且再夺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蝉联这个项目冠军的选手,也成为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英雄。
⑧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贝基拉激动地感慨道:“一切都很简单,只要站在跑道上,就没有什么障碍可以拦住奔跑的雄心,就只管向前,再向前,一路向前地奔赴梦想的终点。”
⑨没错,大千世界中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可能会横着一些诸如清贫、疾病、磨难之类的障碍,只要不失去向前奔跑的雄心,就能勇敢地跨越它们,踢翻它们,绕过它们,就会抵达梦想的前方。
1、第一段划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1分) 错别字 改正
2、品读选文,题目“只管向前奔跑”换成“金牌”好不好 为什么 (2分)
答: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对表现贝基拉有何作用 (2分)
三十二岁的他不仅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而且再夺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蝉联这个项目冠军的选手。
答:
4、第②段中“他既羡慕又难过”,他羡慕什么 为什么难过 (2分)
答:
5、选文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2分)
答:
6、贝基拉成功了,你认为他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2分)
7品味选文,谈谈你对人生有何感悟。(3分)
学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