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太阳能能源统计——数据统计、排序、筛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太阳能能源统计——数据统计、排序、筛选》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1-16 10:4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据统计、排序、筛选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浙教版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上第十课《太阳能能源统计——数据统计、排序、筛选》。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数据输入和修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加工的一节新授课。数据的统计中公式和函数的应用是学好电子表格(EXCEL)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学习数据处理的先决条件。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授对象为七年级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电子表格中数据输入与修改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数学课中也已经学过相应的计算公式,所以在本节课中学生会不自觉地把运算符号的表示方法与数学课上学到的方法对比。但是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存在明显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能够描述和理解公式,函数的含义
2、能够使用自动填充快速填充数据
3、学会应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处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善任务的过程,使学生掌握数据统计、筛选、排序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学会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数据处理问题。
四、教学重点
学生利用公式和函数对数据进行统计。
五、教学难点
学生对函数的灵活运用。
六、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取任务驱动法。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可以担当小老师的角色,容易解决分层教学的问题,老师巡视指导。要强调的是,程度好的学生只能指导程度低的学生,而不能替代其动手操作。任务完成后,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演示汇报,老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评价反思,巩固所学知识,并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
七、教学准备
初二某班学生其中考试成绩表
八、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遵循任务驱动-学生合作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师生总结的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教学媒体








引言:展示表格:初二某班学生其中考试成绩表。
提问复习:如何计算各个学生的总分、平均分。
为了对表格数据作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还需按性别计算出各门功课的平均分、找出最高分和最底分等其他信息。
观察,
思考,
回答
运用情景导入,旨在通过提问,使学生有意识地回顾已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示








任务一:将成绩按总分以递减的顺序排列,并且列出学生的名次
1、提出问题:按总分或平均分排序可能会出现多个学生分数相同的情况,如何解决?
2、老师巡视指导
3、、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任务二:在“学生成绩管理表”中找出“总分”介于200~300分的所有同学记录
1、教师演示:找出总分高于400的所有同学记录,同时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利用“筛选”对话框实现按多个条件的筛选操作。
2、老师巡视指导
3、请学生演示交流,老师进行评价和反思。
任务三:计算出男女同学的各门功课(包括总分)的平均成绩以及整个班级的平均成绩
1、老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利用快捷键完成文件选择。
2、请学生演示,老师进行点评。
1、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如有困难,可与同学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将遇到的问题反馈给老师。
2、任务完成后请同学进行演示:将所有学生按总分递减排序,同时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利用“排序”对话框实现按多个关键字排序操作,排序完成后如何利用自动填充功能快速列出学生的名次。
3、学生对同学的的操作进行评价
1、采取分组竞赛的方式:在“学生成绩管理表”中找出所有“总分”介于200~300分的所有同学记录。
3、请同学进行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要求其他同学观察并总结
1、写作完善任务。
2、小组代表演示。
3、思考电子表格的功能
把教学基点定位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达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目的。通过学生尝试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能力。
通过任务驱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协作学习的环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而且也可以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的发展。



流,




小结。
请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老师进行总评。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进行自我评价,
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评价自己,使学生看到自己优点,增强了自尊心和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总结
采取学生通过教学评价表自评和老师总评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
九、教学反思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源于兴趣与需求。而任务来自学生日常的学习、工作、娱乐,是他们的兴趣、好奇及需求所在,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和主攻方向,完成相关知识的建构。
任务驱动可以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由于任务是开放性的,对于接触计算机较少的学生,可以完成任务中最基本的部分。而对于接触计算机较多的学生,他们可以在任务完成的情况下,继续拓展。这样一次课下来,学生都有收获,每个人都有成就,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