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上语文第五单元
复习
单元要点
字词:1.掌握第65、67页田字格中的汉字,会默写,能扩词,会运用。2.能默写120页的15、16课词语。3.掌握多音字“啦”。
主题:单元主题为“留心观察”。要点:学习留心观察,积累生活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
单元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习作要求: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写正确:翠鸟 窗前 盛开
玩耍 绒毛 观察 蒲公英
读准音:沙啦lā 对啦lɑ
蒲公英pú
易错词语
当堂练
一、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wài zǔ fù shā lā lā
我坐着小船到 家里去,船舱外 下
cuì niǎo bǔ yú zuǐ tūn
着雨,一只 正悄悄 。它用 鱼的样
zhēn yǒu qù
子 。
提示:读准拼音,连字成词,连词成句,结合句子填写。
当堂练
二、下列多音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霞(zhāo)朝向(cháo)
B 盛开(shènɡ)盛饭(chénɡ)
C 假装(jià)放假(jiǎ)
D 觉醒(jué)睡觉(jiào)
方法:仔细读每一个词语,根据知识经验进行准确判断。
C
搭船的鸟
课文重点句段。
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要点:抓住翠鸟身上的颜色来描写。
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搭船的鸟
要点:三个问句表现出“我”的好奇和天真。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要点:“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翠鸟动作的迅速。 动词“冲、飞、衔、站、吞”写出了翠鸟动作的敏捷。
金色的草地
课文内容:课文描写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并寻找原因的过程。
新鲜感的词语:
引人注目:人或事物具有特色,能引起人的注意。
造句:经过他的巧手,原来毫不起眼的板报一下子变得那么引人注目。
一本正经:很庄重,很认真的样子。有时候含有讽刺意味。
造句:弟弟不认识字却拿着笔,一本正经地说:“我要给妈妈写信呢!”
积累运用
(1)“一本正经”通常用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很规矩。它的反义词是( )
A一本万利 B虚情假意 C油嘴滑舌 D道貌岸然
(2)“人或事物具有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可以用成语 来概括。我能用这个成语写一句话: 。
点拨:仔细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1)根据对“一本正经”的解释,可以得知“态度不庄重不严肃”,对应的词语是“油嘴滑舌”。(2)引起人们的注意,对应的成语是“引人注目”,根据意思进行造句。
金色的草地
词语搭配:
金色的阳光 金色的田野 金色的卷发
金色的童年 金色的稻田 金色的光芒
课后习题:
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补充句子,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花瓣合拢了;
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因为蒲公英花张开了;
傍晚,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花合拢了。
课后习题
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事物是变化着的。如: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被触碰后会“害羞”地低下头……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和同学交流。
指导:回忆自己在生活中观察过的事物,想想这些事物有哪些变化。可以是动物,可以是植物。表达通顺有条理。
1.猪笼草,只要有虫子进入它的“笼子”,它的“笼盖”就会立刻盖上,虫子成了它的食物。(植物)
2.只要被触碰,鼠妇(西瓜虫)就立刻把身体卷成一个“球”,一动也不动。(动物)
3.早晨和傍晚,阳光下我的影子是长长的;中午阳光下我的影子比较短。(现象)
4.我把一张纸折叠几次之后,发现我怎么也不能继续折叠下去了。(现象)
5.纸杯中装满米,再插入一根筷子,慢慢注入一些水,然后提起筷子,它能把一杯的米都带着提起来。(现象)
积累运用
理解词语: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静悄悄 搭船
积累词句:《搭船的鸟》中描写翠鸟的外形的词语,翠鸟捕鱼动作的词语。《金色的草地》中描写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我爱故乡的杨梅》中杨梅的外形、颜色、味道。
积累运用
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仿写拟人句)
晶莹的雨滴在雨伞上( )。A跳舞 B滚动
小青蛙在荷叶上( )。A欢叫 B唱歌
把下列拟人句补充完整。
野菊花在风中 。
秋天到了,树上的苹果 。
动植物有了人的感情。
点拨:拟人句,事物直接赋予人的动作情感,不出现比喻词“像”,不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不是童话。
判断下面句子是不是拟人句。
蜜蜂为我们引路。
鸣蝉在树叶间歌唱。
金鱼像一位舞蹈演员在翩翩起舞。
稻子笑弯了腰。
成熟的稻谷像是在鞠躬。
是
是
不是,出现了“像”
是
不是,出现了“像”
习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第一步:审题 写自己观察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出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
第二步:立意 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第三步:选材 可以写校内景物、家庭生活、动物的生活习惯、植物的生长特点等。
第四步:思路(以范文为例)
第五步:方法 运用说明、议论、叙述等表达方式,把内容写具体、写清楚。
观察要细致一些。
眼睛看,耳朵听,手摸,鼻子闻,亲口尝。
注意事物的变化。
当堂练
【审题训练】选一选,填一填,明确习作任务。
(1)审清内容:本次习作写最近观察室印象最深的( )(多选)
A一种事物 B一个人物 C一处场景 D一件事情
点拨:认真阅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可以知道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写作内容广泛,动植物、环境场景、自然现象都是可以写的内容。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想告诉大家的发现作为习作内容。
当堂练
【审题训练】选一选,填一填,明确习作任务。
(2)审清重点:观察时要细致一些,还要注意事物的 。观察时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 )。(多选)
A 用手摸 B用鼻子闻 C听别人说 D上网查找资料
点拨:本次习作要全方位、多角度地细致观察。我们要学会调动各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观察事物。观察时我们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可以吃的东西还可以去品尝。此外,我们在观察时还要注意事物的变化,因此C、D两项不属于本次习作观察方法中的重点。
当堂练
【审题训练】选一选,填一填,明确习作任务。
(3)审清题眼:这次习作的题眼是“ ”。
点拨:“眼中”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
当堂练
【选材训练】下面内容不符合本次习作要求的一项是( )。
A 弟弟养的小狗 B 雪后的校园
C 我的弟弟 D 我家的杜鹃花
点拨:本次习作要全方位、多角度地细致观察。我们要学会调动各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观察事物。观察时我们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可以吃的东西还可以去品尝。此外,我们在观察时还要注意事物的变化,因此C、D两项不属于本次习作观察方法中的重点。
当堂练
【词语训练】补充词语,并选一两个写话。
ABB式词语:红( ) 黄( ) 圆( )香( )
近义词组成的词语:冰凉 光( ) 粗( ) 柔( )
坚( ) 辛( )
四字词语:一目了( ) 眼花缭( )目不暇( )
美不( )收 走马( )花 变化无( )
变化多( ) 变幻莫( )
造句: 。
点拨:这些词语都很有特点,要多读多记,在习作中灵活运用。
当堂练
【写法训练】按要求完成练习。
(1)细致观察,观察时要运用多种感官,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吸引人。读一读,填序号。
①中午,天高云淡,海天一色,天是碧蓝碧蓝的,海也是碧蓝碧蓝的,景色很壮观。②人渐渐多了,有的躺在金色的沙滩上晒太阳,有的在海浪里游泳、嬉戏,有的捡贝壳、挖螃蟹……③海滩上,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④我忍不住脱下鞋子,走进大海。哇!好凉爽啊!⑤我的腿不时会被海浪挠一挠,痒痒的。⑥浪花不时卷过来,舔着我,冲着我笑,好像再说:“怎么样,很好玩吧!”
作者看到的是 ,听到的是 ,感触到的是 ,想象到的是 。
点拨:认真读题,仔细分析,好好感悟,灵活运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写法训练】按要求完成练习。
(2)习作前要进行认真细致的会观察,准确抓住事物的特点。给下列植物和对应的特点连线
松枝 飘逸柔软
柳条 苍劲有力
牡丹 清香淡雅
兰花 高贵芬芳
点拨:准确抓住事物的特点。每一种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柳条柔软,所以是飘逸柔软;牡丹以它特有的富丽华贵,在中国被视为繁荣昌盛、吉祥幸福的象征。
【写法训练】按要求完成练习。
(3)观察和描写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才能使习作内容清楚连贯。下面描写太阳花的句子,请以“茎-叶-花”为序,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 )叶子也与众不同,小而厚,表面像涂了一层蜡,碧绿如洗。
(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
( )花的颜色鲜艳夺目,五彩缤纷,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深黄若金,那粉色的则像一层又淡又薄的胭脂。
( )太阳花的茎,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看上去很嫩,似乎一掐便能流出水来。
点拨:观察和描写有顺序,认真读句,找出句子写的什么就可以正确排序了
2
1
3
4
读读记记
近义词:
美丽——漂亮 衔着——叼着 喜爱——喜欢
玩耍——嬉戏 仔细——认真 观察——察看
引人注目——惹人注目 合拢——收拢
快乐——欢乐 一本正经——不苟言笑
读读记记
反义词:
美丽——丑陋 吞——吐 盛开——凋谢
仔细——马虎 张开——合拢 快乐——悲伤
静悄悄——闹哄哄 引人注目——默默无闻 喜爱—讨厌 一本正经——嬉皮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