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读书:目的与前提讲义—福建省2020年秋高一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读书:目的与前提讲义—福建省2020年秋高一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16 18:2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读书:目的与前提
【原文】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做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就说对体力、灵敏和美的追求吧,终极目的也并非使我们变得富有、出名和强壮什么的,而是要提高我们的生活情趣和自信,让我们更加快乐、幸福,对自己的安全和健康更加胸有成竹,因而本身便包含着价值。同样地,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人民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像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读者的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本身,进而再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他共鸣的作品,而不要遵循任何的模式或者教学大纲!他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仅仅因为某部作品有名,因为羞于不了解它就强迫自己去阅读,实乃大错而特错。恰恰相反,每个人都该在他感觉最自然的地方,开始对书籍的阅读、了解和喜爱。有的人在学生时代已早早发现自己对优美的诗歌的爱好,也有人更爱好历史和乡土传说;有的人也许喜欢民歌,还有人觉得阅读那种细致地考察我们心灵的感受并给予高度理性的解释的作品,更加富有魅力和令人欣喜。阅读之路有千万条。可以从小说课本和日历出发,而终结于莎士比亚、歌德或者但丁。一本别人称赞而我们也试图读却引不起我们兴趣的作品,一本令我们反感、无法读进去的作品,千万别强迫自己耐着性子硬往下读,应该干脆放弃。所以也不要过分地鼓励和规劝小孩子和年轻人去读某一专门范围内的书,否则,会搞得他们终生厌恶那些最优美的著作,是的,甚至厌恶读书本身。让每个人凭自己的爱好去开始阅读,读一部文学作品或者一首诗或者一则报道或者一篇论文,以此为出发点,然后再扩而大之。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10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罪过之一。
为了说清楚富有个性地、生动热情地与书籍打交道大概是个什么情况,我别无他法,只好将我本人迷恋阅读的一些情形如实相告。我早早地开始了读书生活,也知道应该努力去正确而恰当地选读世界文学。我广泛涉猎,认为了解和懂得某些生疏的事物乃是自己的责任。殊不知这种将读书当做学习,以教养和公平为阅读外国文学的目的和准则的方法,实在不合我的天性;相反,在书籍的世界中,总不断有某种特殊的爱好使我着迷,有某个新发现令我神往,有某种新的热情叫我兴奋不已。许多这样的热情交替出现,有的过一定时期去而复来,有的出现一次便永远消失了……
少年时代,我熟悉并可以利用的惟一藏书是我祖父的巨大藏书室。在它数以千计的卷帙里面,绝大多数我一点不感兴趣,也永远不会再感兴趣。我真不理解,人们怎么可能将下述书籍如此大量地搜集在一起:一长排一长排的历史和地理年鉴,英语和法语的神学著作,烫金边的英国青年杂志和消遣读物,满书架的学术期刊,有的用硬纸封面装成了合订本;有的按年份捆扎在一起。这一切在我眼里都索然寡味,布满了灰尘,几乎毫无保存的价值。可是就在这故书堆中,渐渐地,我也发现了另一类东西。一开始吸引我的只是那么不多的几本书,但正是它们,促使我慢慢地将这显得如此无聊的藏书整个翻了一遍,并且终于发掘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那不过是一部配有格兰威尔引人入胜的插图的《鲁滨逊飘流记》,以及两巨册1830年出版的4开的《一千零一夜》的德译本,同样配有插图。这两部书告诉我,在灰色的大海里也可以捞到珍珠;从此我便孜孜不倦地搜寻大厅中那一个一个高高的书架,经常在扶梯顶上一坐就是几个钟头,要不便趴在地板上,让周围一摞一摞的书将自己围起来。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读到了巴尔扎克的名字。书架上有几册还是他生前出版的16开蓝色硬纸面的德译本。我没有忘记,我怎样第一次翻开他的作品,却几乎不懂他说些什么。主人公的财务状况竟描写得如此详尽,他每个月入息多少,从母亲方面得到的遗产是多少,还有希望得到多少遗产,以及欠债多少等等,等等。我大失所望。我所期待的是充满狂热与纠葛的故事,是前往野蛮国度的旅行或者甜蜜而冒险的艳遇;谁知没有这一切,却要我去操心一个年轻人,一个还完全陌生的年轻人的钱包!我厌烦地将那本蓝色小书放回原处,从此许多许多年都没再读巴尔扎克,直至很久很久之后重新发现他,这次才是认认真真的发现,一劳永逸的发现。
又过了若干年,一次与书籍有关的新的体验带给我了满足——如果对这种事情也有满足可言的话。在此之前,通过父亲的指点,我已认识了老子,最先读的是格里尔(Grill)的译本。随后开始出版"中国丛书",即卫礼贤(RichardWilhelm)翻译的中国经典著作。在我看来,这是当今德国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高度发达的、最高贵的人类文化的精华的一支,以往对于德国读者只是陌生可笑的稀罕物,现在已为我们所拥有,不是像往常那样从拉丁文和英文转译过来,经由第三者或第四者倒手,而是直接地由一位在中国生活了半辈子、对中国精神了如指掌的德国人所迻译。这个德国人不只精通中文,也精通德文,并亲身体验到了中国精神对于今日欧洲的意义。"丛书"由耶纳的迪特利希斯出版社出版,头一本是孔子的《论语》。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如何地惊异和心驰神往,书中所说的一切对于我如何地既陌生又正确,既符合我的预感和期望又美好无比。这套丛书到今天已相当可观。《论语》之后又出了《道德经》、《庄子》、《孟子》、《吕氏春秋》和《中国民间童话》。与此同时,还有好几位译者在努力重译中国的抒情诗,对中国通俗小说的介绍则更加成功。几十年来,我对这些中国典籍的喜爱有增无减,床头多半总是摆着其中的某一部。印度人所欠缺的一切,在中国人的书里都异常丰富:对现实生活的接近,高贵的谨守最高道德要求的精神与感性的富有乐趣和魅力的日常生活的和谐协调——自如地周旋于崇高的精神境界与纯真的生活享乐之间。如果说印度在禁欲和僧侣式的弃绝尘世方面已臻佳境,令人感动;那么,古代中国在精神修养方面创造的奇迹也不逊色,在中国人那里,自然与精神,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不是相互敌对和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各得其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场不管多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寿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背景解读】
《读书:目的与前提》是德国作家黑塞“关于文学的思考和评论”文章中的节选。黑塞(1877-1962)出生在德国许瓦本地区小城卡尔夫一个传教士家庭,父母和外祖父母曾长期在印度传教,使黑塞自幼受到东西方不同思想文化的熏陶。黑塞禀赋优异,童稚年代便意识到了自己倾向写作的诗意天性,然而,不了解儿子的父亲却强制他学习神学,以致年方十五的黑塞违抗父亲意志逃离神学院而独立谋生,从一八九二年至一九零四年,他一面在工厂当学徒工,在书店当小伙计等,一面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书籍,为日后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黑塞的文学生涯始于诗,成名作却是一九零四年问世的长篇小说《卡门青特》。他一生创造丰厚,重要的作品有小说《在轮下》《德米安》《悉达多》《荒原狼》《玻璃球之谜》,诗集和散文集《在途中》《流浪》《印度之旅》,论著《望人混沌》等。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重要的有冯泰纳奖、歌德奖及194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知识点】
一、认读字音
(一)单音字
(1)跋涉(bá)(shè) (2)沉浸(jìn) (3)麻痹(bì) (4)戕害(qiāng)
(5)卷帙(zhì) (6)一摞(luò) (7)时髦(máo) (8)逊色(xùn)
(二)多音字
厌恶(wù) 慰藉(jiè) 着迷(zháo)
(1)恶 恶霸(è) (2)籍 (3)着 穿着(zhuó)
恶心(ě) 狼藉(jí) 着调(zhāo)
二、辨识字形
发jué(掘) chǎng(敞)开
(1) jué(崛)起 (2)
juè(倔)强 遮bì(蔽)
狭ài(隘) 闲xiá(暇)
(3) shì(谥)号 (4) xiá(遐)想
yì(溢)出 白璧无xiá(瑕)
三、积累词语
1.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2.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3.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4.一劳永逸: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精读课文】
中心论点: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
(一)(1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意义: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
呈现形式:永远都在半道上,是努力的过程。
目的: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
(二)(2~5段)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
(1)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
(2)在论述读书的必要性时,再次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是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虚伪的慰藉”。
(三)(6~8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阐述对待经典作品的态度和方法(有选择、虔诚、反复)。
(1)以儿童的阅读为例介绍两类阅读,以过程与结果的对比,再次强调为获得教养而学习是精神的愉快,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
(2)以自己的阅读来说明反复阅读经典后的感悟与发现。
(四)作为一篇议论性随笔,本文运用了以下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列举自己读书的经历来证明读书要以读者的个性或人格追求为前提。化抽象的说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②对比论证。本文多处运用对比论证,如拿印度文学与中国经典著作对比,突出中国经典著作让“自然与精神,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相反相成,各得其所”的特点。再如读巴尔扎克作品的前后对比等,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③比喻论证。如“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形象地表现了获得修养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不是短暂的功利性行为。
【习题巩固】
1.黑塞认为读书的目的和前提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2.作者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说“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作者倡导的是怎样的一种读书观?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取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



3.你怎样理解“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这句话?



4.为什么“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