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漫画专题复习
命题解读:
图表、漫画表述题是以图形(含漫画)或表格作为材料,以此作为题目进行考查,设计的题目有两个层面,第一层面就是对图表的信息进行描述或概括;第二层面就是从图表的阅读中得出结论、启发或感受。试题采用图表、漫画使命题呈现多元化,立意具有新颖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解法具有探索性,思维具有发散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赏析漫画,把握漫画寓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漫画的标题解读漫画的主题或含义。标题可以说是漫画的“眼睛”,这个“眼睛”反映着漫画的“心灵”———往往提示了内容或画旨。
2、结合漫画的形象来思考其寓意。漫画是一种艺术手法,它是通过直观形象来说明道理的,因此,分析漫画的形象是理解漫画的另一个关键点。
3、透视夸张手法了解漫画意图。漫画是
夸张的艺术,它故意将生活中的现象变形,产生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因此,解读漫画,不妨先分析其夸张的手法。
4、联系漫画中的文字说明来理解漫画。有些漫画的内容,作者无法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就只能借助于文字语言。所以,若是碰到带有文字的漫画,就要对画面中的文字进行解读,明确漫画作者想借助于这些文字向读者传达怎样的信息,文字和漫画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5、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漫画的要义。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看懂漫画,不妨将漫画的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同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要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理解、把握漫画的要义。
1、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下面的问题:
(1)给这两幅漫画拟写一个标题
(2)概括这两幅漫画的内容。
(3)说出这两幅漫画的含义。
2、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下面的问题:
(1)概括这幅漫画的内容。
(2)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
(3)这幅漫画,你产生哪些联想?
3、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为这幅漫画拟写一个标题。
(2)概括漫画的内容。
(3)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
4、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下面的问题:
(1)概括这幅漫画的内容。
(2)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
5、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为这幅漫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这幅漫画使你产生了哪些联想?
(3)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
6、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为这幅漫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概括漫画的内容。
(3)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
参考答案:1、(1)答:如此“榜样”
(2)答:父亲骑在车上扔垃圾,孩子也效法扔瓜皮果壳。垃圾箱周围满是垃圾。
(3)答:这两幅漫画讽刺部分家长缺少公共卫生道德没给孩子做好榜样。
2、(1)答:部分家长不遵守交通规则,在没有警察的情况下,闯红灯,不如孩子。
(2)答:这幅漫画讽刺了部分家长不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素质低下。
(3)①一些人对国家政策法令,不能做到令行禁止。而是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打擦边球,甚至钻政策的空子,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②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冒险行事,继续下去终酿苦果。
3、(1)答:可怜天下父母心
(2)答:许多小学生被老师留下来背书而家长们纷纷送饭来在教室外等候。
(3)答:①部分教师不注重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缺少教学方法,强令学生死记硬背。
②部分家长太溺爱孩子,未能协助学校搞好工作,客观上滋长了不肯学习的坏习惯。
4、(1)答:家长太溺爱孩子给孩子买手机,孩子连鞋带也不会系。
(2)答:家长显示自己有钱,给孩子买手机,却不注重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
5、(1)答:不切实际的作业。
(2)答:不根据具体条件,不从实际出发,一味的追求大、全,给本地区本部门会造成损失。如盐城想要建10个五星级酒馆,由于不切实际结果被撤消。
(3)答:讽刺了一些教师不理解新课程理念,不分对象,不切实际布置作业。
6、(1)答:不法奸商,做虚假广告。
(2)答:不法奸商在电视上,作虚假广告,把假发戴在头上,说成是长了头发。
(3)答:揭露了社会上一些不法奸商利用电视,大做虚假广告,坑害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