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 第3课 下雨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 第3课 下雨啰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1-16 19:0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级

学科
美术
备课人
复备人
单元
课题
下雨喽(一)
教学目标设计
1.学生通过回忆下雨的情景,体验下雨的感觉,了解自然界的美妙变化。
2.学会绘制草图,创造性的表现下雨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感受能力。欣赏大自然,提高审美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色彩、粗细、疏密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雨中的视频、投影机、范作、雨伞雨披等实物,绘画工具、雨的音频素材及雨的相关音乐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导阶段
雨的回忆
谈话导入:联系当前气候,和学生聊一聊天气,
问一问学生上学的交通方式。引出下雨的声音。
听一听下雨的声音,根据雨声的强弱大小,判
断下雨的季节,学生猜一猜上课的课题。引出课题《下雨啰》。
3. 谜语:千根线来万根线,颗颗珍珠线上串。看得见来摸得着,掉到地上却不见。
4. 小组接龙说说关于雨的词语、诗句、雨中的用具。如关于雨的词语:大雨、中雨、毛毛雨、雷阵雨、春雨、急雨、梅雨、太阳雨、滂沱大雨、牛毛细雨、茫茫烟雨、狂风暴雨、淅沥沥、哗啦啦、雨后彩虹……
诗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关于雨具:雨伞、雨披、雨靴、斗笠、蓑衣……
二、发展阶段
感受雨声雨景
1. 播放课件,配合图片欣赏各种雨声,感受雨中情、雨中景。
2. 说一说自己经历过的下雨时的感觉,模仿一下不同的雨声。
教师引导儿童回忆下雨时的情景。下小雨时,雨点淅淅沥沥地飘下来,沙沙,沙沙……滴答滴答……下大雨时,雨点很大很急,发出“哗哗”“哗啦啦”的声音,雨点连成线。狂风暴雨时,雨水被风刮着打到脸上很疼,风夹杂着雨拍打着雨中的人,天空中落下的急雨使地面泛出一片白。
了解雨的形成
1. 为什么会下雨?下雨的原因。(播放视频)
火红的太阳把地上的水变成了水蒸汽,漂浮在空中,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空气变成小水珠、小冰晶,水珠集合变成白云,当水珠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时也就越来越重,形成了积雨云,空气再也托不住它们了,就会落到地面形成雨。
2.画一画下雨的场景,不用太具体,画画草图。
教师示范草图的画法。
3.学生练习,画一画简单的草图(限定时间分钟)
巡回指导。
4.收集学生作品,展示并简单评价。
赏析雨中画面
  (1)展示四幅雨中的有趣或感人的图片,帮助学生回想他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情形;
(2)交流一下在雨中遇到的小故事,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发生或看到的事。
表演雨中情
1. 提问:下雨时人们的姿态或者动物的姿态是什么样?
街上的人打伞,也有两人共打一把伞,有的人穿着雨披骑着自行车,有的穿着雨衣戴着雨帽,有的穿着高筒雨靴……
2. 借助伞、雨披等实物,分小组分别请同学用动作表演雨中印象最深、最有趣的情景。(如现场拿出一把伞让学生体会下雨时帮助别人打伞的乐趣)
3. 雨带来的变化。
下雨的时候,周围会有什么不一样?人们的衣着有何变化?
4.雨中的画面
雨中的画面非常生动,街道上有什么变化,小动物们又在干什么?雨天的色彩是怎样的?
人们会穿雨衣、雨鞋、打雨伞;树叶,地面洗得很干净,街道上到处都是水;小鸭子、青蛙在水里游泳,还有一些动物躲在自己的窝里不出来;下雨天光线比较暗,天空有时是灰色的……
老师印象中转雨伞的画面,为学生示范
雨落到了小朋友的脑海里,看他们如何用手中画笔画出有趣的情景。
5.展示各种大师绘画作品,学生学生,并说说感受。
6.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
画出你所见到的雨中的场景,可以是结合人物画,也可以以小动物为主角,自由选择。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出示能给学生带来启发的雨中范图,雨中情境音乐起。)
表现雨:用长短、疏密、走向不同的线、点表现出雨的大小,画出自己对雨的感受;
表现雨中的情景,主要是表现人、动植物等在雨中的活动,有的可能是真实的回忆,也有的可能是建立于真实基础上的想象。
三、作业展示及评价
1. 在投影上作业个别展示。
2.请学生解说雨中情景,给予鼓励性评价。
3. 作业点评:那幅画更生动,谁画的动态最有趣,你能提提建议吗?
四、拓展及延伸
1. 多媒体播放影片《雨中曲》片段,学生可以模仿演员的雨中舞姿,感受人物在雨中的心情。
2. 情感教育,教育学生在下雨时,主动帮助没带伞的同学,增进学生间的友谊。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