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30 15:3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期中诊断性评价试题
高2013级 语 文
(全卷满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积累与运用(3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桌帷(wěi) 盥手(guàn) 阜盛(fù)   厢庑(wú)
B. 马嵬(wéi)   渚清(zhǔ) 懵懂(měng) 畏葸(xǐ)
C. 敕造(chì)   歆享(xīn) 榫头(shǔn) 模样(mú)
D. 劲弩(nú) 猿猱(náo) 宵柝(tuò) 逡巡(qūn)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两靥    放诞   抚膺  雕粱画栋
B.浩瀚 帐蓬 脚踝 弱不禁风
C.咨嗟 绮丽 朔漠 长吁短叹
D.蹙眉 环珮 迁谪 蘖根祸胎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得体的一句是 ( ) (3分)
A.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B.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人,都得不到解决,我只有不耻下问,向您求教。
C.你放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换房子的事情我一定鼎力相助。
D.我刚刚搬家,室内摆设略显单调,挂上您送的这幅油画,一定会蓬荜生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贾宝玉与其与地位低下的丫鬟厮混,也不愿见贾雨村那样势力恶俗的官场中人,是其叛逆性格中最突出的表现。
B、李商隐在自我的困境中徘徊,无法大声呐喊,只能把自己的千千心结,尽藏在那些呕心沥血的诗里。
C、在夏季游戏之中,使北极熊在食物丰富的季节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
D、银河里大约有4000亿个左右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既复杂又巧妙。
5.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里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光彩照人的如花女子,她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喻示各自性格或命运的象征花。请仿照例句的形式,从下面提供的花当中任选两种,为你心中喜爱的人物形象写一段话。(4分)
山茶花 杜鹃花 牡丹花 海棠花 玫瑰花 芙蓉花
例句:林黛玉貌美多情,善感多愁,孤高傲世,她是一朵风露清愁的木芙蓉。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根据下面提供的诗句,发挥自己的想象,简要描述其意境(画面和情感)。60字左右。(4分)(任选一题做)
A类: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B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二)名篇名句 (10分)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 ___________ ,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 故木受绳则直, 。 (《荀子·劝学》)
(3)天下云集响应, 。(贾谊《过秦论》)
(4)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________________ 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6)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7)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8)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
(9)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10)一去紫台连朔漠, 。(杜甫《咏怀古迹》)
(三)名著导读 (5分)
8.请简述《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100字左右。( 5分)(任选一题做)
A类:简述“木石前盟”的由来。
B类:简述“宝黛初会”的情节内容。
阅读与鉴赏(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8分)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①秋啼金井阑②,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注释】①络纬:纺织娘,虫名。②金井阑:有雕栏的井,在古诗文中用来美称宫廷或园林中的井。
9.有人认为这是李白被谤离开长安的怀君之作,你是否赞同?为什么?(4分)
答: 。
10.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相思之苦的?请简要赏析。(4分)
答: 。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5题。(19分)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词,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
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金、严三郡。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破贼宁波、温州。浙东平,继光进秩三等。闽、广贼流入江西。总督胡宗宪檄继光援。击破之上坊巢,贼奔建宁。继光还浙江。
明年,倭大举犯福建。自温州来者,合福宁、连江诸倭攻陷寿宁、政和、宁德。自广东南澳来者,合福清、长乐诸倭攻陷玄钟所,延及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是时宁德已屡陷。距城十里有横屿,四面皆水路险隘,贼结大营其中。官军不敢击,相守逾年。其新至者营牛田,而酋长营兴化,东南互为声援。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急追之,夜四鼓抵贼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平明入城,兴化人始知,牛酒劳不绝。继光乃旋师。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 擢:提拔
B.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 按:审查
C.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更:另外
D.而酋长营兴化 营:扎营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3分)
A.教以击刺法
申之以孝悌之义
B.乃因地形制阵法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C.精求而更置之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继光乃旋师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戚继光虽然家境贫寒,但身为将门之后,他的成功得益于良好的家庭影响和自己的不懈努力。
B.戚继光是一代名将,但他的仕途却坎坷不顺,他曾因作战无功受到罗嘉宾等人弹劾而被免官。
C.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倭患横行,当地人民苦不堪言,平倭战争获得人民的拥护与欢迎。
D.戚家军之所以名闻天下,主要因为戚继光治军有方,而且战略战术运用得当,所以屡战屡胜。
14.翻译下面句子:(7分)
(1)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3分)
(2)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4分)
15.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用斜线断句。(3分)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此君之所以后也。” 《韩非子·喻老》
(1)今 君 后 则 欲 逮 臣 先 则 恐 逮 于 臣
(2)夫 诱 道 争 远 非 先 则 后 也
(3)而 先 后 心 皆 在 于 臣 上 何 以 调 于 马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6——19题。(14分)
中国考古学中的主流与暗流
中国考古学关注的焦点长期集中在夏商周三代,这是国际史学界通常所说的“原史时代”。因为夏商周三代是一个历史有记载但记载又过于简陋,不足凭信的时代,它需要考古学和历史学合作,才能有所收获。同时也因为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具有拆不开的缘分,以“证经补史”为宗旨长期是考古学的学科定位,所以几代考古学人大都是在三代史实的真伪问题上耗尽了生命的灯油。考古学家关注的是一个中国考古学从产生以来就开始的、打了几十年笔战的老问题:谁最贴近那个司马迁描述的“白胡子老子”——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或者说哪一个遗址才是成汤的亳都或者夏禹的阳城?学界的讨论基本上都围绕着夏文化及二里头文化的地域和年代做文章,都盯着夏商时代的大遗址。没有谁认真关心三代时期的经济文化、社会组织、日常生活、心理模式等更根本、更迫切,也是考古学更容易说出些道理的问题。结果是,除了甲骨文和《史记》里已经明白无误的殷墟(近来的考古发现对殷墟在商代晚期都城定位的具体位置也提出疑问),关于这些考古遗址和传说遗址的对应,至今仍然是一些无法验证的争论,没有哪一个是最终的结论。
相对于历史传说的渴望,真正的考古学探索却被湮没了。尽管某些考古学家对人物、事件这种有所选择实无选择的述说,也折射出考古学界许多发人深思的内在问题,比如苏秉琦先生的区系类型学说,比如严文明先生关于聚落考古的探索和思考等;但是,夏文化的探索在那个时候主要仍然是地域和年代问题,是考古学术语中的时间和空间问题。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证史学考古观笼罩着中国考古学的方方面面,最终是以《中国文明的起源》总结和代表了一个时代那些问题上中国考古学的最新认识和最高水准。
俞伟超先生曾经回忆说:1984年的考古学年会上,中国考古学会的好几位理事提议讨论一下考古学的理论问题,但是最终被拒绝。也正是那一段时间,俞伟超先生正为苏秉琦先生的考古学论述选集撰写编后记,俞伟超先生说,他一边撰写一边听德沃夏克的B小调104号大提琴协奏曲,写到激动时曾经流下了眼泪,内心一直有一种在天堂门前徘徊却不得而入的感觉。这就是那个时候中国考古学非主流学派的心情和生存状况。
张光直先生在《哭童恩正》的短文中,以一种不得不说的姿态,回顾了那个时期童恩正策划的一次中美考古学合作计划夭折的情况,并且不无理由地推测了中国考古学对理论和与国外考古学合作的恐惧心态。这也可视为中国考古学史上十分宝贵的侧面资料,折射出中国考古学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包括一些思想状态的问题,其中弥足我们借鉴者甚多。
16.对“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真正的考古探索被湮没在对历史传说的渴望中,是值得中国考古学深层思考的问题。
B.主要考古学家有所选择实无选择的述说,折射着考古学界许多发人深思的内在问题。
C.证史学考古观笼罩着中国考古学,是苏秉琦、严文明等先生深层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D.考古遗址和传说遗址的对应,仍是一些无法验证的争论,没有哪一个是最终的结论。
17.对文中所说的中国考古学中的“主流”与“暗流”,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主流”关注有关历史地域和年代问题;“暗流”关注历史上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问题。
B.“主流”关注考古术语中的时间、空间问题;“暗流”关注更根本、迫切的理论性问题。
C.“主流”关注历史研究中表层、浅层的问题;“暗流”关注历史研究中深层的理论问题。
D.“主流”关注与国外考古学合作的问题;“暗流”关注历史上日常生活、心理模式问题。
18.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坚持不坚持“证经补史”的学科定位,是中国考古学应该思考的深层次问题。
B.为谁最贴近司马迁描述的“白胡子老子”而打几十年的笔战,真是毫无意义。
C.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某个时期,中国考古学的非主流学派在学术上仍受压制。
D.《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在考古理论和对国际考古学潮流的理解上相对滞后。
19. 给“原史时代”下一个定义,并解释我国考古学长期关注夏商周三代的原因。(5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0——22题。(14分)
父亲的一课
王熙章
16岁那年,父亲送我去一家电脑培训中心学习微机课程,那些枯燥的操作命令很快使我厌倦了。渐渐地,一有空我便溜到与中心相邻的“创世纪”网吧上网玩游戏,几个月下来,我微机知识没学到多少,倒是对那些神奇莫测的游戏入了迷,经常玩个通宵达旦。
网吧老板是一个过早秃顶的中年男人,在众多网民中,他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感,走来走去总要教训我两句:“玩物丧志,这词儿你懂吗 ”
世上哪有老板赶顾客出门的道理 我把他的告诫当成了耳旁风,只顾在网吧中玩得昏天黑地。
一天,父亲从乡下到城里来看我。我正痴迷地玩“僵尸与侠客”的游戏,突然听到身后一个声音说:“好!精彩,好安逸哟!”
这话音好耳熟,方言土语在城里极少能听见。我猛回头,只见父亲不知何时站在了我的身后。那一刻,我有一种做贼的感觉,赶紧站起身,垂手而立。父亲却神情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说:“章子,精彩,来,继续玩!”
我做梦也没想到父亲不但不骂我,竟然让我教他玩游戏。我兴奋地抓住他的手,教他如何选择按键、如何控制鼠标、如何躲避对方的打击、如何出击,没想到父亲学得还真快,不到3分钟便投入于那醉人的游戏中。
一晃7天过去了。父亲的玩法越来越高明,也越来越上瘾,竟好几天通宵达旦泡在网吧中。
这时,我的衣袋中只剩下30块钱了。父亲省吃俭用,每月寄400元钱给我做生活费,我却将它们全都消费在了这些醉人的游戏中,刚过了半个月,我的衣袋就快空了,再向父亲要钱,我开不了口。
那天在网吧里,父亲问我:“章子,身上有钱吗 拿出来,让爸过足这把瘾!”
一听这话,我的脑袋便“嗡”地一下大了。我家在城里没有亲戚,身上没了钱,我跟父亲在城里如何生活 父亲是个复员军人,只听说他在城里有一个战友叫方伯雄,我到城里来上学,父亲便让我去找方伯伯,可我却压根儿没心思去见那些古板的人。
那个秃顶的网吧老板又来催缴费了。按每小时两元结算下来,父亲已欠费300余元。眼看父亲翻遍他所有的衣兜,再也没有翻出一分钱来,我心里焦急万分。
网吧老板呈现出他从未有过的凶相,威胁说:“3个小时内不缴清欠费,就把你们扭送到派出所。”父亲眼巴巴地望着我,我偷眼看着网吧老板那副讨债不成不罢休的架势,不由胆战心惊。
我退下手腕上那块花去父亲80元钱买给我的手表作抵押,谁知网吧老板竟然不屑一顾。 父亲指着他身上那件过年时新买的呢大衣诚惶诚恐地说:“要不,我、我脱下这身衣服给你 ”
网吧老板用鼻孔哼了一声说:“一个乡下人的破衣服,能值几块钱 ”
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将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有人在对我的父亲指指点点:“没钱玩什么游戏 乡巴佬!”这时我看见父亲的嘴角抽了抽,就在那一刻,我感觉那讥讽的话语就像皮鞭似地抽打在我的脸上。我发狂似地冲出人群,找我的同学去借钱,可他们一见我,仿佛都如见了瘟神,慌忙离去。
“天哪,这个时候,我到哪里去弄钱解救我的父亲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在心里说。我不禁悔恨交加。回到网吧,跪倒在父亲面前,我痛哭失声地说:“爸,是我害了你,我不该教你玩这种害人的游戏!”
父亲也不禁老泪纵横,他一把拉起我说:“孩子,你终于明白了,这就叫玩物丧志!来,爸给你介绍一位伯伯,他就是我在家跟你提起过的方伯雄伯伯!”
我抬起头来,顺着父亲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网吧老板一反常态,正笑吟吟地站在我的面前…… (节选自《当代微型小说精选》)
20、请举例说明这篇小说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塑造“方伯伯”这一人物形象? “方伯伯”是个怎样的人?(4分)
答:
21.小说情节发展似乎有些“突兀”,但细细看来,一切都在情理之中。试就文中的“伏笔”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说描写了一位父亲独特的教育方式,对于这种方式,有人表示赞同,有人表示异议,你的看法怎样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0分)
23. (60分)
2011年8月23日中午l2时30分许。上海一名年轻女子在窗台上或坐或站欲轻生,引得公安、消防部门到场。
楼下还聚起不少围观群众.一个小男孩一直大叫:“姐姐,你不要跳啊!”一位80岁的老太太自打发现了这个女孩的跳楼意图后.整个下午就从没有放弃劝解。 最令人感动的是一位93岁的老人.他挥着苍老的手臂,用尽力气发出一点嘶哑微弱的声音:“不要跳,不要跳!有什么事情回家和妈妈讲讲,就都解决了。”他整整站了l5分钟.直到双腿再也支撑不住。当保姆将轮椅上的老人推回家去时,他仍旧努力地回过身来。冲着女孩的方向不断地挥手。 而就在老人和小孩的身后,有人抱着肩膀、面带笑容地围观,有人大喊“你爽气点.要跳赶快跳”,甚至有人为“跳或不跳”立下赌约。他们花几个小时围观那个坐在高处的21岁女孩.一点点耗尽她对生命最后的留恋。 约4个小时后,该女子在一片“快跳、快跳”的起哄声中纵身从5楼跃下。
据悉,这名女子是在上海念书的安徽籍大三学生,跳楼缘于感情困扰。女孩受了伤,没有生命危险。但某些围观者的冷漠却让她伤得更深。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积极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
1.B 2.C 3.D 4.B(A关联词误用。C介词掩盖主语。D“大约、“左右”矛盾。
5 (略) 仿写1分,符合人物特点及花的特点3分。
6(略)画面2分,感情2分。
7默写。(略)
8A、简述木石前盟的由来
【答案】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棵絳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絳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絳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B、简述“宝黛初会”的情节内容。
【答案】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宝黛初见,便都有似曾相识的心灵感应,两人一见如故,心灵相通。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问黛玉读书、姓名、表字、是否佩玉等情况,闻知黛玉无玉,他便摔玉于地,此举惊坏了黛玉。
10.诗人先交代相思的地点“在长安”,这与后面写“美人如花隔云端”形成强烈反差,震人心魄。然后寓情于景,写纺织娘啼叫,微霜凄凄,自己躺在冰凉的席子上,面对孤灯相思欲绝,难以入眠,只好卷帘望月长叹,只见苦苦相思的美人却在云端,可望而不可即,心中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最后直抒胸臆,一句“长相思,摧心肝”催人泪下。
11.C(更:更换)
12.A.(以,均为介词,可译为“把”、“用”。B.按照、依照;趁着。C.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D.于是、就;竟、却)
13.B(戚继光受到罗嘉宾等人弹劾的原因是“无功且通番”,而且此次并没有被免官)
二、(7分)
14(1)(但戚继光)很久都不能攻克倭犯,因此被撤官,(被责令)戴罪惩办敌人。(2分)
(2)(戚继光)乘胜攻到福清,打败了牛田的贼寇,捣毁了贼巢,其余的贼逃跑到兴化。(2分)
15(3分,每对一句给1分)
(1)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在“先”和“后”后面画斜线,不扣分)
(2)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戚继光,字元敬,家中历代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父名景通。曾任都指挥使,代理大宁都指挥使司事,召入京师任神机营坐营,品行很好。戚继光少年时便很洒脱,气度不凡。家穷,喜爱读书,通晓经史的要旨。嘉靖中承袭世职,由于推荐被提拔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在山东防御倭寇。改佥浙江都司衔,担任参将,分管宁、绍、台三郡。嘉靖三十六年,倭寇侵犯乐清、瑞安、临海,戚继光未能及时援救,由于是道路阴塞所致,所以不加罪。不义,与俞大猷的军队会合,在岑港包围了汪直的余党。但很久都不能将其攻克,因此被撤官,(被责令)戴罪惩办敌人。不久这些倭寇逃跑,其它倭寇又到台州焚烧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上奏(朝廷)弹劾戚继光无功,而且勾通外国。正在调查审问此事,不久就凭借平定汪直的功劳恢复了原职,改守台金、严三郡。戚继光到浙江时,见防区的军队不习惯战斗,而金华、义乌民俗素有剽悍之称,于是请准招募三千人,教他们攻击、刺杀的方法,长短兵器轮番使用,从此戚继光这支部队特别精锐。又因为南方沼泽地很多,不利于骑马追逐,便按照地形制成阵法,考虑步行作战的方便,所有战舰、火药武器、兵械,都精心研制然后加以更换。“戚家军”驰名天下。嘉靖四十年,倭寇大肆抢掠桃渚、圻头。戚继光急忙赶到宁海,据守桃渚,在龙山把他们打败,追到雁门岭。倭寇逃脱后,趁机袭击台州。戚继光亲手消灭了他们的魁首,把其余的贼全部追到瓜陵江溺死。而圻头的倭寇又再跑向台州,戚继光在仙居拦击,在路上的倭寇没有能逃脱的。戚继光先后九次作战都大获全胜,俘虏、斩首的有一千多人,烧死溺死的无数。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在宁波、温州打败了敌人。浙东被平定,戚继光提升了三级俸禄。福建、广东的匪徒流入了江西。总督胡宗宪行文使戚继光援助。捣毁了在上坊的贼窝,贼跑到建宁。戚继光回到浙江。第二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从温州来的,会合了福宁、连江各股倭寇攻陷了寿宁、政和、宁德。从广东南澳来的,会合了福清、长乐各股倭寇攻陷了玄钟所,蔓延至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这时宁德已经屡次失陷。离城十里有个名叫横屿的地方,四面都是狭窄险要的水路,贼寇的大本营就设在里面。官军不敢攻打它,双方对峙一年多。那些新到的倭寇驻扎在牛田,而酋长则驻扎在兴化,东南两面互相支援。福建接连告急,胡宗宪再次行文责令戚继光剿灭他们。戚继光首先进攻横屿的匪徒。兵士每人拿一束草,填平壕沟前进,捣毁了贼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攻至福清,打败了牛田的贼寇,捣毁了贼巢,其余的贼跑到兴化。戚继光急忙追赶,晚上四更时分抵达贼寇营寨。接连攻克了六十个营寨,斩首一千多。天亮(军队)进城,兴化人才知道(喜讯),送牛送酒前来慰劳的人络绎不绝。(战事结束)戚继光便把军队撤回(原来的驻地)。
越襄王向王子期学驾车,不久与王子期比赛;在比赛中他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在后面。襄王说:“你教我驾车,没有把技术都教给我。”王子期回答说:“技术已经全教给您了,是您用的不对。驾车最要紧的是,要使马套在车上能舒适妥贴,赶车上的注意力要集中放在调理马上,然后才能跑得快,跑得远。现在,您落在后面就光想着赶上我,跑在前面又怕被我赶上。其实引马上路去赛跑,不是领先就是落后;可是您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注意力都集中在我身上,哪里还顾得上调理马?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啊!”
三、(14分)
16.A(“这”指代“真正的考古探索被湮没在对历史传说的渴望中”,“耐人寻味”指“值得中国考古学深层思考”)(3分)
17.D(“主流”关注与国外考古学合作的问题,理解不正确)(3分)
18. B(“为谁最贴近司马迁描述的‘白胡子老子’,打几十年的笔战”,可以说是缺少深刻意义,但认为“真是毫无意义”则过于绝对化) (3分)
19.“原史时代”定义:有历史记载又记载过于简陋,不足凭信的时代。
(不能答“夏商周时代”,它是中国历史的“原史时代”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原史时代”)(2分)原因:①因为这三代有历史记载而又过于简陋,需要考古学和历史学合作,才能有所收获 ②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具有拆不开的缘分,以“证经补史”为宗旨长期是考古学的学科定位。(答对1点给2分,答全3分)
四、(14分)
第二种观点:这种教育方式过程沉重,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消极的体验;这种教育方式单一,必须结合语言教育等其他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结果不确定,有可能诱发其他不良后果。
(不管选择哪一种观点,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并表述清晰,即可得全分;答出其中一点,并表述清晰,得3分;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五、多维解读 :
许多人在看着这样的报道时,或许会为此而愤慨。因为在这里,人性几乎没了光辉。除了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和小孩,现场的一片喧嚣,那些幸灾乐祸的脸,那些手舞足蹈者的“狂欢”,足以让道德无半点容身之地。“女孩跳楼遭起哄”事件说明整个社会正面临跳“道德之楼”的问题,我们将要选择的,是跳下去,还是拯救自己
一、浮躁与浅薄。年轻人失恋要跳楼。其实质是漠视生命。因为身边经常发生的跳楼中.有的并不是因为绝望,而是用一种极端的行为刺激眼球.甚至纯粹是为了威胁。或许在有些人的眼中。这样的跳楼只不过是“演戏”。而为了这场“戏”,得动用多少公用资源 得浪费多少人的“感情” 如果明知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对此已经麻木,却还要如此“大张旗鼓”地自杀,不正是在亵渎善良之人的关心 不正是在自取其辱
二、麻木与虚伪。面对跳楼者,不管其跳楼是出于什么原因,救人还是应该是处于第一位的。但为什么会发生起哄和“刺激”当事人的事情 不得不说这是道德滑落的表现,是麻木和冷漠在作怪。新闻报道中说“几乎每一个人都承认现场有人起哄,但没有一个人声称自己参与其中,所有人都在指证他人”,这已经将某些人的虚伪剥得体无完肤。可见在这些人的心中.并不是没有道德杠杆,而可怕的正是在这里.因为他们宁可选择无德。
三、纯真与善良。在我们这个时代。一些人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的身上.真善美甚至起码的伦理道德都严重缺乏。就在一些人成为鲁迅笔下那些麻木不仁的看客的同时,九旬老人发出了虽嘶哑微弱,但却堪称振聋发聩的呐喊:敬畏生命、关爱生命。人间确有真情在,高尚与渺小、爱心与冷漠。那绝对是有天壤之别的。我们每个人如果都能自觉地做到敬畏生命,那么社会冷漠症就能得到消除。人间真情自然就会惠及更多的人。
www.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