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能够正确书写出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树立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二、教学重点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步骤。
三、教学难点
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创设:播放“神州九号”发射录像
师:如果火箭携带的燃料为液态氢,助燃剂为液态氧,点火后会发生什么反应?(让学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一名学生上台书写。)
环节二、联系旧知,讲授新知
师提问:这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什么意义?
生答:(1)质方面的涵义: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
量方面的涵义(求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
【教师补充】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质量之比4:32:36。
若2g的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需要16
g的氧气,生成18
g的水。
若生成72g的水,需要64
g的氧气在8氢气中完全燃烧。
[投影]那么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里比就是一个定值,各物质的质量可以变,但是各物质的质里比是不变的。
师:假如火箭的燃料舱内装入100kg的液态氢,助燃舱内理论上应装入多少千克的液态氧?(突破口:化学方程式中氧气和氢气的质量关系。)
得出结果:
4:32
=
100
:x
X=800Kg
那么在化学上,我们是如何进行计算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课本102页的例题1。
【教师引导】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各物质的相对质量的关系,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以高锰酸钾分解为例,详解书写的格式和解题的步骤。
找学生根据例题1所讲解的步骤和书写格式,对刚刚前面导入题进行格式规范书写。
教师归纳并板书: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设:设未知量;
(2)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算: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相对分子质量,并写在化学式正下方;
(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师:在实际运算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把过程再简化些,具体格式可以参照下面的例题2。
[展示幻灯片][例题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
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师:根据上述三道例题,学生已经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步骤和格式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通过练习来强化学生能力,由此引入第四环节。
环节三:学生练习,改错辨析,加深理解
完成书上103页的练一练,用多媒体展示某同学错误的例题。
计算题解题过程,伴有学生易错点。要求学生,根据所学,比一比谁找出错误多,并试着改正。(提出解题需注意事项)
再通过练习二展示一道存在错误的例题,进一步强调解题注意事项
[提问]通过前面例题的讲解,大家总结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三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设、写、算、标、列、解、答)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保留两位小数)
三个关键:
(1)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环节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环节五:布置作业
课本:P103的第2题、第3题
七、板书设计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解题步骤:
书写格式:
设:设未知量;
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高温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CaO
+
CO2
标:标“四个量”,
100
56
并写在化学式正下方;
X
5.6t
(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
100
X
56
5.6t
X=10t
(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答:
需要碳酸钙1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