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泰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3.3有理数的乘方(1)教案
东阿县第三中学 周海霞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思想;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体会数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重点 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难点 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理解。
教法 自学法、2、讨论式教学法。
教具 电脑多媒体
教学过程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乘方。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二)、得出新知(1).怎样计算边长为7的正方形的面积: 这个式子可以简记为 。(2).怎样计算棱长为5的正方体的体积: 这个式子可以简记为 。(3). 2×2×2×2可以简记为 。(4).(-3)×(-3)×(-3)×(-3)可以简记为 。(5)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 61页内容,然后回答问题。 1.什么叫做乘方?什么叫做幂?2.在中,a是什么?n是什么?怎么读?(三)、知识巩固1、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的形式,并指出底数和指数: (-3)×(-3)×(-3)×(-3) =_______ ,底数是 ,指数是 。-2×2×2×2×2×2×2=______,底数是 ,指数是 。××× =_______底数是 ,指数是 。7= ,底数是______,指数是_____。2、把下列乘方写成乘法的形式.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填序号)4、思考: 与 相同吗? 与 是否相同?(四)、知识应用:1. 计算:(1) (2) (3) (4) (5) (6)总结幂的符号规律: 负数的 次幂是正数,负数的 次幂是负数正数的 次幂是正数。0的 次幂是 。2. 猜一猜:(根据时间)初一“数学晚会”上,有8名同学藏在8个大盾牌的后面,男同学的盾牌前面写的是正数,女同学盾牌前面写的是负数,这8个盾牌如图所示:你能说出盾牌后面男女同学各有几人吗?(五).目标检测1、在 中,底数是 ,指数 ,读做 。2、 的结果是 数(填“正”或“负”)。3、将写成乘方的形式是 。4、= 。 5、= 。(六)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六).布置作业:1.必做题:课本第63页练习3.2.选做题: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半小时分裂一次(由一个分裂为两个)。经过3小时,这种细菌由1个分裂为多少个? 3.搜集和乘方有关的小故事。 教师直接引入学生产生疑问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补充注意事项(板书) 学生思考、口答教师强调括号的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点评,对回答出色的学生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一些错误的回答及时地给予纠正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最后教师规范说法教师强化比较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引出课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找到自信。乘法与乘方的互化,加深对有理数的乘方意义的进一步理解。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板演,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进一步强化底数与指数之间的关系,为知识应用做铺垫。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把在幂的理解上容易错的题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巩固乘方的意义。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的能力,团队意识得到加强。活学活用把问题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检验新知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梳理知识,使概念进一步清晰、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得到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乘方、幂及相关概念。
幂的符号规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从思考问题到问题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贯穿始终,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归纳的能力。
青泰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3.3有理数的乘方(1)教案
东阿县第三中学
周海霞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