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1-30 17:42:56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鹰潭市第六中学 冯刚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重点是质量守恒定律,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是通过实验手段,所以实验得出结论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设计一些实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是关键。本节课设计的实验对初中学生来说并不复杂,而且容易操作,容易得出实验结论。再通过多媒体手原因段让学生明白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然后再通过一些反应后剩余物质质量与反应前不相等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课程标准】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2)、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在一切化学反应里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的假设,并用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使学生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汇报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如何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从而达到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教学仪器】天平、小烧杯、试管、酒精灯、橡皮塞、镊子等
【教学药品】白磷、铁钉、硫酸铜溶液、碳酸钠、稀盐酸、等
【教学方法】猜想、分组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1引入新课环节2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 验环节2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 验环节2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 验环节2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 验环节3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环节4巩固练习 【PPT】铁丝燃烧和镁条燃烧的图片【提问】同学们请看这两个化学变化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是什么?【PPT】化学变化的特征是什么?【提问】化学反应的特征是什么【讲解】同学们知道化学反应的特征是生成了新的物质,也就是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提问】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并说明作出猜想的依据是什么?【讲解】同学们作出的猜想到底哪种正确?要通过什么手段来验证。【讲解】接下来老师就先通过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 【演示】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实验【引导】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该如何称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提问】老师开始要在瓶底先放一些细沙,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讲解】这是防止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瓶底受热不均匀造成瓶底炸裂,使实验失败【实验】将一小粒白磷放入锥形瓶内。【提问】如何称量氧气的质量?【引导】参加该反应的物质是白磷和氧气,能否一起称量?要不要密封起来?【讲 解】为了使实验操作更简单,我们可以将实验中的反应物:白磷和氧气一起称量。为了防止生成的白烟逸出到空气中和反应后空气进入瓶中,本实验应该在密封的容器内进行。【实验】将密封好的装置放在天平的左盘用砝码平衡。然后取下装置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讲解】同学们注意观察气球的变化【提问】气球为什么先变大然缩小?【讲解】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使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后来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所以体积缩小。【实验】将反应后的装置放回天平的左盘【讲解】请两位同学观察反应前后天平指针的偏转【讲解】谢谢两位同学,由天平的指针不偏转说明白磷燃烧这个化学变化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那么这个结论是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呢?现在提供给同学们一些仪器和药品,让同学们自己来探究一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改变【PPT】展示学生探究实验的仪器和药品【引导】引导学生设计分组探究实验铁钉和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及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的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PPT】展示实验图片【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提问】第一组同学的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得出什么结论?【讲解】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说明铁和硫酸铜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铜,而且慢慢地溶液回变成浅绿色。得出参加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和没有改变。【PPT】展示化学反应表达式【提问】第二组同学的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得出什么结论?【讲解】通过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经检验是二氧化碳气体,可知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后的质量和叫反应前减少了?【PPT】展示化学反应表达式【提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原因【讲解】经过分析讨论同学们已经知道有些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改变是因为有的反应生成的气体没有称量到,所以质量在反应前后不相等。【提问】那么应该如何改进实验使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引导】是的,应该在密封的容器内进行实验,那么我一个实心的橡皮塞行不行?不行,为什么?应该如何进行实验才能得出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相等?【演示】碳酸钠和盐酸在密封容器内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讲解】通过刚才的实验得出反应前后的质量确实是相等的。那么其他的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和是否也相等呢?科学家经过无数的实验都得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相等的。然后除去不反应的仪器和物质我们得出:【PPT】展示质量守恒定律【板书】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讲解】通过短短的时间我们就得出了这个伟大的发现,其实科学家发现这个规律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我们先看两位著名科学家的实验事实。【PPT】波义耳与拉瓦锡图片【提问】波义耳得出的结论与拉瓦锡得出的结论为何不同?【PPT】总结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的原因【讲解】表面上看起来质量“不相等” 的化学反应是因为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了气体或者有气体参加反应,而这些气体并没有与其他生成物或反应物一起称量,所以质量“减少” 或者“增加”,但其实他们仍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提问】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会守恒?【讲解】同学们先来观看一副动画,这幅动画可以看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PPT】水分子分解动画【提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PPT】水分子分解图片【提问】这个过程中什么发生了改变?什么没有发生改变?【讲解】物质是由无数个原子直接或间接构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质量守恒。【PPT】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板书】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讲解】我们学完了质量守恒定律及微观解释后,再来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巩固练习】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6g碳与足量氧气完全反应,可生产22g二氧化碳,其中参加反应氧气质量是 g。2、根据治疗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①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3、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原子数目 ②分子种类 ③物质种类 ④原子种类 ⑤物质的总质量 ⑥原子质量【课后作业】练习册第五单元课题一 观看思考、作答观看、思考作答聆听、理解思考、猜想齐声回答聆听思考、作答思考、讨论聆听、理解观看思考、作答思考、作答聆听、理解密封的原因观看仔细观察思考、讨论、交流聆听、理解观看到台前来聆听跃跃欲试观看即兴回答边观看边实验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讨论、交流、作答聆听、理解观看观察、分析、讨论、交流、作答聆听、理解观看分析、讨论聆听、理解原因并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事物。分析、讨论思考、作答观察现象聆听、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含义观看聆听观看思考、讨论、交流、作答观看聆听、理解思考、猜想观看观看思考、作答观看思考、作答聆听、理解观看聆听思考、作答
【板书设计】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业没有改变。
【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反馈
2、学生练习反馈
教学改进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卡(一)
实验方案二 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一组完成)
反应表达式 铁 + 硫酸铜 → 铜 + 硫酸亚铁Fe + CuSO4 → Cu + FeSO4
实验现象
天平指针是否偏转
分析得出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卡(二)
实验方案三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测定(二组完成)
反应表达式 碳酸钠 + 盐酸 → 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Na2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实验现象
天平指针是否偏转
原因分析(共19张PPT)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鹰潭市第六中学 冯刚
铁丝燃烧 白磷燃烧
铁 + 氧气 → 四氧化三铁
Fe O2 Fe3O4
点燃
磷 + 氧气 →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点燃
实验与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一
铁钉与硫酸铜反应
(第一组完成) 实验二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第二组完成)
实验目的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 化学反应前后物
质的质量变化关系
实验仪器
和药品 天平、烧杯、铁钉、硫酸铜溶液 天平、烧杯、试管、碳酸钠、稀盐酸
反应表达式 铁 + 硫酸铜 →
铜 + 硫酸亚铁 碳酸钠 + 盐酸→ 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
方案一:第一组实验
方案二:第二组实验
铁钉与硫酸铜反应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一:
铁 + 硫酸铜 → 铜 + 硫酸亚铁
Fe CuSO4 Cu FeSO4
实验二:
碳酸钠 + 盐酸→ 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
Na2CO3 HCl NaCl H2O CO2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是重点吆!
Hg + O2 → HgO
加热
表面上看起来质量“不相等” 的化学反应是因为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了气体或者有气体参加反应,而这些气体并没有与其他生成物或反应物一起称量,所以质量“减少” 或者“增加”,但其实他们仍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例:水电解示意图
氧原子
氢原子
水分子
氧分子
氢分子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所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应用练习】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6g碳与足量氧气完全反应,可生产22g二氧化碳,其中参加反应氧气质量是 g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①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 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16
加热
固体
固体
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
Fe + O2 → Fe3O4
点燃
3、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种类 ③物质种类
④原子种类 ⑤物质的总质量 ⑥原子质量
①④⑤⑥
4、【课后作业】练习册第五单元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卡(一)
实验方案二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一、二组完成)
反应表达式 氢氧化钠 + 硫酸铜 → 氢氧化铜 + 硫酸钠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实验现象
天平指针是否偏转
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方案四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测定(一、二组完成)
反应表达式 碳酸钠 + 盐酸 → 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Na2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实验现象
天平指针是否偏转
原因分析
实验改进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卡(二)
实验方案三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三 四组完成)
反应表达式 铁 + 硫酸铜 → 铜 + 硫酸亚铁Fe +CuSO4 → Cu + FeSO4
实验现象
天平指针是否偏转
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方案四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测定(三 四组完成)
反应表达式 碳酸钠 + 盐酸 → 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Na2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实验现象
天平指针是否偏转
原因分析
实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