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16 14:0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阶段检测(一)
(测试范围: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某驾驶员使用定速巡航,在高速公路上以时速110公里行驶了200公里,其中“时速110公里”、“行驶200公里”分别是指( )
A.速度、位移 B.速度、路程
C.速率、位移 D.速率、路程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B. 质点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 质点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 质点加速度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
3.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以下是生活中对“加速度”的几种说法,其含义与物理学中的加速度不同的是( )
A.跑车比一般汽车的加速性能好 B.小汽车比大货车提速快
C.汽车刹车太急 D.高铁列车比汽车运行快
4.我国高铁技术在世界上已处于领先水平,某同学假期乘坐G856次高铁列车从武汉去西安北,听到列车广播中播报:“本次列车将于9点22分准时发车,预计14点20分到达西安北站,全程1090公里”关于列车广播中播报的内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9点22分指的是时间
B.14点20分指的是时间
C.1090公里指的是列车的位移,其方向由武汉指向西安北
D.该趟列车全程平均速率将超过60m/s
5.如图1所示,以甲为头雁的人字形雁阵以相同速度整齐滑翔。则
A. 选地面为参考系,甲是静止的
B. 选地面为参考系,乙是静止的
C. 选甲为参考系,乙是运动的
D. 选乙为参考系,甲是静止的
图1
6. 2019年10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乘坐红旗牌检阅车于10时18分经金水桥驶向长安街,在阅兵总指挥中部战区司令员乙晓光的陪同下,于10时22分向党旗、国旗、军旗行注目礼后沿宽阔的长安街依次检阅了长约4.5km的中国人民解放军15个徒步方队、32个装备方队到达折返点,10时42分返回行注目礼处。10时43分分列式开始,各方队、游行队伍依次通过天安门城楼,历时2小时40分钟的庆祝大会于12时40分圆满结束,现场人群依然高歌,沉浸在庆典的喜悦中……下列关于国庆70年阅兵的正确说法是( )
A.10时18分是时刻而12时40分是时间
B.检阅车通过天安门前的金水桥时可视为质点
C.总书记检阅三军仪仗队的平均速度约为3.75m/s
D.总书记检阅三军仪仗队的平均速率约为7.5m/s
7.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向东行驶,如图2所示是该汽车的速度计,在汽车内的观察者观察速度计指针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s后指针指示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
131953067310





A.11m/s2       B.-5.0m/s2
C.1.4m/s2D.-1.4m/s2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火车以70km/h的速度从广州开往上海,这里的7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B.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36km/h,这里的36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C.小华乘坐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司机出票时计费单据上的里程应是甲乙两地的位移
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任意1s内的路程一定是3m
9.运动小车拖动的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这6个点的第1点到第6点的距离为18cm,则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A. 0.03 m/s B. 1.5 m/s C. 1.8 m/s D. 180 m/s
10.如图3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x-t图像(图中倾斜直线是A质点的x-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A、B两质点在4s末和8s末速度大小相等
C.B质点前4s做减速运动,后4s做加速运动
D.B质点在4s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384810033147011.如图4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t图像,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时间由t1到t2的过程中
A.加速度增大
B.加速度不断减小
C.平均速度v=false
D.平均速度v>false
12.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猎豹突然加速扑向猎物时,因速度变化快,所以加速度大
B.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
C.“长征三号甲”火箭点火后即将升空,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为零
D.直道上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速度减小,所以加速度减小
13. 如图5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falseΔxΔt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638300129540
A.Δt越长,ΔxΔtfalse越接近瞬时速度
B.Δt越短,ΔxΔtfalse越接近瞬时速度
C.ΔxΔtfalse是否越接近瞬时速度与Δt的长短无关
D.为使ΔxΔtfalse更接近瞬时速度,可换用宽度更大的遮光条
二、选择题П(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全对的得2,选对的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质点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空中旋转的乒乓球时可将其视为质点
B.虽然地球体积很大且在自转,但在研究地球公转时仍可把它当作质点处理
C.运动员在百米赛时不可作为质点,而在马拉松比赛时可作为质点
D.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地面运动的木箱或匀速行驶的汽车时可视为质点
15.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图6所示,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m、800m赛跑的起点,B点是100m赛跑的起跑点。在校运动会中,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参加了100m、400m和800m比赛,则( )
30575258524875
A.甲的位移最大B.丙的位移最大
C.乙、丙的路程相等D.丙的路程最大
16.提升重物时重物运动的v-t图像如图7所示,根据图像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219773580010
A.升降机在0~2s与5s~8s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2
B.升降机在0~2s与5s~8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2﹕3
C.升降机在0~2s与5s~8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3
D.升降机在4s时的速度与5s~8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5分)
2000250128016017.如图8所示的电磁式打点计时器原来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纸带上不是打点而是一系列的短划线,则应调整。调整实验装置后用此计时器来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在进行数据处理时,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时间间隔false越小,实验误差就(选填“越大”、“越小”)。某次实验时已打好纸带,该同学才发现交流电源的频率偏小,但他仍按50Hz进行计算,测得的物体在某一打点处的瞬时速度值与真实值比较,将(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35534089408018.如图9甲所示是用小车拖动纸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我们利用纸带在一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近似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来测量的,由纸带知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请在图9乙中作出速度—时间图像,并根据图像可以确定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77343017145
19.以下是几种交通工具在某段时间中的运动记录,下表记录了三种交通工具的运动情况。
交通工具
初速度(m/s)
经过时间(s)
未速度(m/s)
自行车下坡
2
2
6
火车出站
0
100
20
飞机飞行
200
10
200
(1)三种工具中有没有速度大而加速度小的情况?如果有,请列举。
(2)三种工具有没有速度变化量大而加速度小的情况?
20.图10是A、B两物体运动的x-t图,由图可判断:
39255700(1)A、B两物体各做什么运动;
(2)前3s内A、B两物体的位移;
(3)第3s内A、B两物体的位移;
(4)A、B两物体中哪个的位置变化率较大。
21.某质点由A点出发做直线运动,前5s向东行驶了30m经过B点,又行驶了5s前进了60m到达C点,在C点停了4s后又向西行驶,经历了6s运动了120m到达A点西侧的D点,如图11所示。试求:
(1)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
(2)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37103054629152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12所示,试问:
(1)图中AC、CD、AD段图线各表示什么运动?
(2)t=2s时,甲、乙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3)在什么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阶段检测(一)
1. B
2. C
42017954933953. D 解析 加速度表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是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高铁列车比汽车运行快,指的是前者的速度大,即D符合题意。
4. D 解析 9点22分指发车的时刻,14点20分指到达西安北站的时刻,故AB错;列车运动并不是直线运动,故1090公里指的是列车经过的路程,故C错;列车的平均速率为false,故D对。
5. D
6. D 解析 10时18分和12时40分都是时刻;金水桥相对于红旗牌检阅车不是太长,不能将其视为质点,AB错;10:22和10:42总书记均位于行注目礼处,起点与终点相重合位移为零,平均速度是零,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对应时间之比,false,即C错D对。
7. D 解析 由题图知汽车的初速度false=60km/h≈16.7m/s,末速度v=20km/h≈5.6m/s。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得false,故选D。
8. B 解析 从广州到上海的铁路是曲线,70km/h指的是平均速率,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瞬时速度,即A错B对;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的道路是弯曲的,司机出票时计费单据上的里程应是从甲地到乙地时出租车实际运行的路程,即C错;平均速度只是粗略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平均速度是3m/s的物体在任意1s内的路程不一定是3m,即D错。
9. C 【解析】从第1个点到第6个点间的时间为5×0.02s=0.1s,则平均速度false=false=1.8 m/s,C正确。
10.C 【解析】 由图像可知图中A质点做匀速运动,故A错误;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像可知4s末和8s末速度大小不相等,故B错误;由图像可知B质点前4s图像斜率减小,后4s图像斜率增大,故C正确;x-t图像的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B质点在8s内斜率为正,故D错误。
11.B【解析】 v-t图象的斜率值表示加速度,若为曲线则曲线的切线的斜率值反应加速度的大小,t1到t2斜率值变小,故加速度不断变小,故A错,B正确;v=false的适用公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本题中若在图象上做过t1、t2的直线,则v=false表示该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可知平均速度v>false,故C、D错。
12. A
13. B
14.BCD 解析 质点是科学的抽象,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无论其体积和质量的大小如何,只要其形状体积对研究问题起次要作用或不起作用均可视为质点。旋转的乒乓球当作质点处理,就不存在转动的问题了,故A错;地球在公转时其自身大小相对于公转轨道而言可忽略不计,百米赛中运动员本身的大小不可忽略而相对于几十千米的马拉松比赛是可以忽略的,故BC对;在水平面上平动的木箱和汽车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可视为质点,即D对。
15. AD 解析 学校田径运动场的标准跑道长为400m,且是弯的。甲同学的初、末位置直线距离为100m,位移大小为100m,路程也是100m,乙同学路程为400m,但初、末位置重合,位移大小为零,丙同学路程为800m,初、末位置重合,位移大小也为零,所以甲的位移最大,丙的路程最大,即AD对。
16. ABD 解析 0~2s内加速度false,5~8s内加速度false,故false,即A对;v-t图像所围的面积表位移,于是0~2s的位移false,5s~8s内的位移false,故false,即B对;由false知0~2s的平均速度为false,5s~8s内的平均速度为false,故两个时段内的平均之比为1﹕1,即C错;由于2s~5s内升降机匀速上升,它的速度恒为5m/s,故在4s时的速度与5s~8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2﹕1,即D对。
17. 振片上振针位置的高低、越小、偏大
解析 由于振针压得过紧,在电压比较低时振针就开始在纸带上打点,至到电压再次低于这个值后振针才会抬起,因此纸带上显示的是一系列的短划线,为了形成打点应3118485264160将振针上调远离纸带。用false求出的是平均速度,若想用平均速度表某时刻或某位置时的瞬时速度,时间间隔越小,数据越精准,实验误差越小。处理纸带时,依false知,实际频率过大时周期偏小,致使速度测量值偏大。
18. 0.26m/s、图像如图所示、0.40m/s2
345503558420解析 false,同理知:
false
false
描点可得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v-t图中直线的斜率表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知
false。
19. 解析 (1)根据加速度的定义false,代入数据知自行车的加速度false
火车的加速度false,飞机的加速度false
对比知飞机的速度大而加速度小 。
(2)火车出站速度变化量大而加速度小。
20. 解析 (1)x-t图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由读知二者的位移均随时间线性变化,故二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2)前3s内A的位移由3m减小到0m,故其位移是-3m;
B的位移由-1m增加到3m,故其位移是4m。
A的速度为falsem/s,B的速度为falsem/s 。
(3)由二者的速度知第3s内A、B两物体的位移分别为-1m和false m。
(4)B直线的斜率大,故其位置变化率也大。
21.解析 (1)第一段,质点5s内向东行驶30m从A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false,方向向东。
第二段,质点5s内向东行驶60m从B点到C点的平均速度
false,方向向东。
第三段,质点在C点停了4s后又向西行驶,该过程平均速度为零。
第四段,质点6s内向西行驶120m从C到D的平均速度
false,方向向西。
(2)质点全程的总位移是AD,方向向西,大小x=30m,时间t=20s。
故全程的平均速度false,方向向西。
22.(1)AC段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D段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AD段是匀速直线运动
(2)甲的加速度为0  乙的加速度为1m/s2 
(3)2s和8s
解析(1)AC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CD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AD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2)t=2s时,a甲=0;a乙=1m/s2;
(3)第2s末、第8s末两个时刻,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大小均是2m/s,方向均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