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16 14:0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阶段测试题(二)
(测试范围: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经时间t到达斜面中点,则物体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共用时间
A.falset B.false C. 2t D.falset
2. 如图1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则由图像可看出
A. 这两个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是1s末和4s末
B. 这两个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是2s末和6s末
C. 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2s
D. 4s末以后甲在乙的前面
3.一辆汽车起步后在10s内速度达到80km/h,一列火车起步后达到这个速度需要60s。两车的上述过程均可看作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的加速度大 B. 火车的加速度大
C. 两车通过的位移相同 D. 汽车通过的位移大
4. 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v-t图像如图2所示。在t=0到t=40s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
A. 0 B. 30m C.750m D. 1200m
5.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BC=3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B.可以求得CD=4m
C.可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0.5m
D.可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5m
6. 据分析,著名足球明星C罗曾在某次头球破门时重心上升了71cm,估算此次头球破门时C罗离地的时间应为
A. 0.75s B. 0.38s C. 0.27s D. 0.54s
7. 如图4所示,一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Hz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在上述条件下,若该车在不同路况下的“全力自动刹车”的加速度取4~6m/s2之间的某一值,则该车应设计的最小安全距离最接近
A.5m B.12.5m
C.20m D.30m
8.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滚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m,BC=10m,小球通过AB,BC路程所用时间均为2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的瞬时速度是
A.vA=2m/s,vB=3m/s,vC=4m/s
B.vA=2m/s,vB=4m/s,vC=6m/s
C.vA=3m/s,vB=4m/s,vC=5m/s
D.vA=3m/s,vB=5m/s,vC=7m/s
9.当轿车以 18km/h 的速度匀速驶入高速公路 ETC 收费通道时,ETC 天线完成对车载电子标签的识别后发出“滴”的一声。此时轿车距自动栏杆 7m,司机发现栏杆没有抬起,于是采取制动刹车,使轿车刚好没有撞杆。已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5m/s2,则司机的反应时间为
A. 0.5s B. 0.7s C. 0.9s D. 1s
10. 做“自由落体”演示实验时,当牛顿管被抽成真空后,将其迅速倒置,管内轻重不同的物体从顶部下落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相同,加速度相同 B.时间相同,加速度不同
C.时间不同,加速度相同 D.时间不同,加速度不同
227647548196511.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5中甲、乙两条直线所示,其中t2=2t1。已知两车在t=0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 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比乙的大
D. 两车在t2时刻也并排行驶
12. 如图6所示,小球A在斜面上由静止匀加速滚下x1后,又在水平面上匀减速运动x2后停下,测得x2=2x1,则小球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a1与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大小a2的关系为(小球从斜面上滚到水平面上时速度大小不变)
390398084455A. false B. false
C. false D. false
13.如图7所示,竖直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井的深度约为104m,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1m/s2,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零,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

A.13s B.16s C.21s D.26s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物体以初速度v0做匀减速运动,第1s内通过的位移为x1 = 3m,第2s内通过的位移x2 = 2m,此后又经过时间t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速度v0的大小为2.5m/s B.加速度的大小为1m/s2
C.时间t等于3.5s D.时间t内的位移大小为1.125m
15.如图8,a、b、c、d为光滑斜面上的四个点,一小滑块自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ab、bc、cd各段所用时间均为T,则该滑块
167640051435
A.通过b、c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2
B.通过bc、cd段的位移之比为1:3
C.通过c点的速度大于通过bd段的平均速度
D.如果滑块自b点静止释放,则通过bc段的时间大于T
16.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v0=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t=0时刻,驾驶员采取某种措施,车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9所示。以初速度方向为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9300110490




A.t=6s时车速为5m/s
B.t=3s时车速为零
C.前9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D.前6s内车的位移为90m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5分)
17. 如图10为一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间过程)轿车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2s曝光一次。如果车身总长为4.8m,那么轿车照中间这张照片的速度约为_______m/s,轿车的加速度大约为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8.小华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选出了如图11甲所示的一条纸带(每两个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1)根据纸带上的数据,计算E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填入表中_________。
位置
A
B
C
D
E
v/(m·s-1)
0.61
0.81
1.00
1.18
4032250330200(2)小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在图11乙中画出了小车的图像。请你根据v-t图像:判断小车做的是_____(填写序号)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变速直线运动
C.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3)小红同学用以下方法绘制了小车运动的v-t图像:
第一,先把纸带每隔0.1s剪断,得到若干短纸条;
第二、再把这些纸条并排贴在一张纸上,使这些纸条下端对齐,作为时间坐标轴,标出时间;
第三,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于是得到v-t图像。
请回答这样做___________(选填“可行”、“不可行”),简要说明其理由__________。
19.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12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b车的加速度恒定且a=-2m/s2,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求:
421957569215(1)a车的速度的大小;
(2)b车t=0速度的大小;
(2)t=0时a车和b车的距离x0。
20.如图13所示,在游乐场的滑冰道上有甲、乙两位同学坐在冰车上进行游戏。当甲同学从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冰道顶端A自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时,加速度为a0,与此同时在斜面底部B处的乙同学通过冰钎作用于冰面从静止开始沿光滑的水平冰道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设甲同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受阻力,甲先在斜面上做匀加速运动,后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两人在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则为避免两人发生碰撞,乙同学运动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21.高一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自制一弹射系统,将一小球从水平地面以初速度v0=20m/s竖直上抛,与此同时从水平地面的同一位置用一恒力推小滑块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大小a1=2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竖直上抛的小球达到最高点时,立即改用另一反向恒力,经一段时间小滑块返回原处,与下落小球恰好相遇,忽略空气的阻力,g=10m/s2。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小球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H和小球上升的运动时间t;
(2)小滑块离开出发点的最大位移多大;
(3)小滑块回到出发点的速度多大。
22.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t1=4s能加速到最大速度v1=24m/s,并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x2=50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v2=30m/s,以后只能维持这个速度奔跑t0=15s。设猎豹距离羚羊x时由静止开始追击,经Δt=falses羚羊由静止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均以最大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且沿同一直线奔跑。
(1)若猎豹在加速阶段追上羚羊,求x的最大值;
(2)若猎豹刚好要减速时追上羚羊,求x的值。
阶段测试(二)
1. A 【解析】由x=falseat2,得t=false,知A正确。
2. B 【解析】v-t图中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以看出,t=2s时和t=6s时面积都相等,t=4s时,甲乙面积差距最大,故相遇时间是t=2s和t=6s,t=4s时相距最远,A、C错误,B正确;由4s末相距最远,且乙的面积大于甲的面积,故乙在甲之前,此后甲的速度大乙的速度小,甲逐渐追上乙,D错误。
3. A 【解析】 速度变化量相等时,时间短的加速度大,所以汽车的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大,故A正确;B错误;由x=vt,汽车和火车的平均速度相同,火车的时间大,故火车的位移大;故CD错误;故选A。
4. C 【解析】 速度图像下所围的面积代表位移,计算梯形面积可知汽车的位移为750m,C正确。
5.B【解析】设加速度为a,时间为T,则有Δs=aT2=1m,可以求得CD=4m,而B点的瞬时速度vB=false,所以OB之间的距离为sOB=false=3.125m,OA之间的距离为sOA=sOB-sAB=1.125m,即B选项正确。
6.A 【解析】根据false,可得false,故全过程用时false,故A正确,BCD错误。
7.B 【解析】最小的安全距离应该是加速度最小时汽车减速的距离,故a=4m/s2,初速度为10m/s,末速度是0,故存在如下关系:v2-v02=2ax,即0-(10m/s)2=2×(4m/s2)×x,所以汽车滑行的距离为x=12.5m,选项B正确。
8.B
9.C 【解析】轿车的为:v0=18km/h=5m/s,设司机的反应时间为△t,轿车在这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1=v0t,随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为false,由题意可知两段位移之和为L=x1+x2,代入数据联立解得△t=0.9s,选项C正确。
10. A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产生自由落体的条件是: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其运动性质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只要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它们就一定同时落地。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11.D 【解析】两车在t=0时刻并排行驶,0-t1时间内甲的速度比乙大,则在t1时刻甲车在乙车前,故AB错误;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可知乙车的加速度大小比甲的大,故C错误; 速度—时间图像的面积代表位移,由图可知,0-t1时间内甲车比乙多行驶的位移与t1- t2时间内乙车比甲车多行驶的位移相等,则两车在t2时刻也并排行驶,故D正确。
12.B【解析】设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则false,false,解得得:a1=2a2,B正确。
13. C 【解析】升降机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在加速阶段,所需时间,通过的位,在减速阶段与加速阶段相同,在匀速阶段所需时间为:,总时间为:,故C 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BD 【解析】根据false得,加速度为false,根据false,解得false,故A错误,B正确;第2s末的速度false,则时间t为false,则时间t内的位移为false,故C错误,D正确。
15.AD 【解析】由公式false可知false,false,则通过b、c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2,故A正确;由公式false可知,false,则false,false,
则通过bc、cd段的位移之比为3:5,故B错误;由于c点为小滑块从b到d过程的中点时刻所在位置,则通过c点的速度等于通过bd段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如果滑块自b点静止释放,则滑块从b到c的平均速度小于滑块从a点静止释放时的平均速度,所以所用时间将大于T,故D正确。
16.BC 【解析】前3s汽车做加速度为false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3s时汽车的速度为false,3~9s做加速度为false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故6s时速度为false,A错误B正确;前3s内的位移为false,后6s内的位移为false,前9s内的总位移为false,故平均速度为false,C正确;前6s内的位移为false,D错误。
17. 8.64false 2.24false
【解析】由图可知,车身对应图上3小格,而车身的长度是4.8m,每一格表示1.6m,而第一段位移大小为false,而第二段位移为false。根据false,根据false,解得false
18. (1). 1.39 (2). B (3). 可行 (4). 见解析
【解析】(1)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则E点的速度
4407535304800false
(2)根据v—t图像可知小车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选B。
(3)该做法是可行的;因为剪断的纸带所用的时间都是t=0.1s,即时间t相等,所以纸带的长度之比等于此段纸带的平均速度之比;而此段纸带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纸带中间时刻的速度,最后得出结论纸带的长度之比等于此段纸带的平均速度之比,还等于各段纸带中间时刻的速度之比,即纸带的高度之比等于中间时刻速度之比.因此该做法是合理的.
19.(1)2m/s2m/s (2)8m/s (3)9m
【解析】(1)由图可知,a车的速度falseva=ΔsΔt=8-23=2m/s
(2)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即此时b车的速度v′b=va=2m/s,设b车的初速度为vb。对b车,由vb+at=v′b,解得vb=8m/s。
(3)a车的位移sa=vat=6m,b车的位移false,sb=vb+v'b2t=15mt=3s时,a车和b车到达同一位置,得:s0=sb-sa=9m
20. false
【解析】甲同学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a0
设甲到斜面底部的速度为v1,所经时间为false
当甲恰好追上乙时,甲在水平冰道上经时间t2,则两人的位移关系为false,要使两人避免相碰,当甲恰好追上乙时,乙的速度恰好等于v1,即false
联立得false
21.(1)2s 20m (2)5.3m (3)-8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1)由竖直上抛运动可知,上升的最大高度为:false,得:false,上升的时间为:false;
(2)小滑块加速的位移为:false
小滑块的速度为:false
小滑块到返回出发点的时间也为2s,设减速的加速度为a2,由公式false,其中x=-4m,t=2s,小滑块离开出发点的最大位移为:false,联立解得:false;
(3)由公式false,其中x=-4m,v=4m/s,代入数据解得:false,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2.(1)38m 140m
【解析】(1)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得羚羊的加速度为:false,解得false
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得猎豹的加速度为:false,解得false
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得猎豹加速时间为:false,解得false、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上羚羊,猎豹运动的时间false,因false,所以,猎豹追上羚羊时,羚羊也正在加速运动,则有:false,代入数据解得:false。
(2)若猎豹刚好要减速时追到羚羊,由题意得总时间为:false,由题意可知,当猎豹追到羚羊时,羚羊早已在做匀速运动,则有:
false,代入数据解得: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