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高一历史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37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1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高一历史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37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16 15:55:57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吕氏春秋》书影
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记载:“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chan),不得休息。”作者认为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意义;
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秦朝的暴政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1.秦统一的背景
(1)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1.秦统一的背景
(2)各地经济发展,经济联系加强,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1.秦统一的背景
(3)秦“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学思之窗
14页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1.秦统一的背景
(4)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
学思之窗
14页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1.秦统一的背景
(5)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学思之窗
14页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1.秦统一的背景
(6)秦始皇雄才大略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1.秦统一的背景
(7)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导入语:
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记载:“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chan),不得休息。”作者认为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
学习聚焦:16页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1.秦统一的背景
统一的可能性:
(3)秦朝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4)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5)商鞅变法后,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6)秦始皇雄才大略
统一的必要性:
(1)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2)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7)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公元前
230
年至公元前
221
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战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新的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统一东方六国(前221)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滇黔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秦灭六国顺序:韩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2.秦统一的过程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2.秦统一的过程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自称始皇帝具有至高无上地位
嬴政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并通过许多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御史
大夫


皇帝


行政
军事(虚设)
监察
大权独揽
任免官员
宫廷警卫
宫门卫戍
宫廷车马
皇室事务
司法刑狱
农赋财政
工商税务皇室财务
民族外交
祭祀礼教





















中尉
将作少府
京畿治安
宫殿营建
中央官制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皇帝







基层具体事务
郡守、郡尉、监御史
县令\长
监察
军事
行政
地方具体政务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郡县制的特点
①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郡县制的意义
①利于强化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巩固统治,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环境。
②打破传统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③对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的差异
1.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宗法制和世亲世禄制基础上,把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的政治体系。
2.官僚政治是建立在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上。中央统一管辖的郡县制取代了层层分封的分封制,官吏的选拔和任命一律由中央和皇帝决定,代表皇帝行使管理权。
分封制
郡县制
时代
奴隶社会
官员产生
由皇帝任免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相对独立于中央
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
性质
贵族政治
影响
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封建社会
世袭制(世卿世禄)
官僚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对比郡县制与分封制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意义: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②郡县制的实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④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⑤有利于民族融合,

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统一车轨、文字、货币、法律和度量衡,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经济、文化统一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1.秦统一的背景
2.秦统一的过程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4.秦统一的意义
(1)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
(2)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3)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4)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秦的暴政
1.表现
2.结果
3.影响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始皇
秦陵兵马俑
秦朝肉刑
焚书坑儒
修建长城
求仙问药
泰山封禅

秦的暴政
1.表现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秦始皇穷奢极欲,
大兴土木
(2)刑法严苛,
矛盾激化
(3)焚书坑儒,
恶劣影响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在巡行途中死去,秦二世继位。
始皇之死
指鹿为马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暴政
1.表现
(4)秦二世残忍昏庸,阶级矛盾、统治内部矛盾尖锐。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暴政
2.结果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暴政
3.影响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秦律竹简
学习拓展
史料实证:出土文物的大量涌现,往往能够印证、纠正或补充传世文献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朝的统一
统一背景
统一进程
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措施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
郡县官僚制
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秦朝的暴政
政治危机
焚书坑儒
始皇之死
陈胜、吴广起义
秦的速亡
楚汉战争
课堂小结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秦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通过史料分析这些措施的历史意义,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2)了解秦朝社会矛盾尖锐的原因,认识秦亡汉兴的历史过程,培养执政为民的思想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秦朝的制度创新及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秦朝败亡的原因
难点:官僚体制取代贵族体制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图示法、归纳法、史料分析法、联想理解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教材中的导语导入新课
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记载:“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chan),不得休息。”作者认为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
揭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问题:

秦的统一

秦朝的暴政
关于秦的统一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学习:
1.秦统一的背景
2.秦统一的过程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4.秦统一的意义
秦统一的背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解读教材信息,分层找出具体的背景,并通过屏幕辅以材料情景加深理解。
1.秦统一的背景
(1)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各地经济发展,经济联系加强,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3)秦“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4)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
(5)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6)秦始皇雄才大略
(7)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3)(4)(5)结合学思之窗14页理解。
通过对(3)(4)(5)背景的解读,理解其所体现的唯物史观原理:英雄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7)结合学习聚焦16页和导入语理解。
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记载:“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chan),不得休息。”作者认为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
对于秦统一的历史背景继续引导学生解读其体现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秦的统一
1.秦统一的背景
统一的必要性:
(1)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2)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7)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统一的可能性:
(3)秦朝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4)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5)商鞅变法后,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6)秦始皇雄才大略
关于秦统一的过程,通过一组幻灯片揭示出来。
2.秦统一的过程
公元前
230
年至公元前
221
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战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新的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秦灭六国顺序:韩





统一东方六国(前221)

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滇黔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1)正式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文化统一
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首先是重点解析的地方。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1)正式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专制是决策方式。(君权和相权的矛盾)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权是管理形式。(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由三部分组成。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①皇帝制
嬴政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并通过许多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通过形象的图示揭示。
郡县制是学习的重中之重,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示,分析归纳其特点。

秦的统一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郡县制的特点
①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根据对郡县制内容和特点的理解,理解出郡县制推行的历史意义。

秦的统一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郡县制的意义
①利于强化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巩固统治,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环境。
②打破传统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③对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郡县制的设立是政治制度的一大创新。和三代时期的政治制度相比,有突出的特点。
小组讨论新旧政治制度的关联。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涉及面广。
秦统一的意义巨大。

秦的统一
1.秦统一的背景
2.秦统一的过程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4.秦统一的意义
(1)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
(2)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3)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4)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于秦的暴政,以学生自学为主。分层次理解。

秦的暴政
1.表现
(1)秦始皇穷奢极欲,
大兴土木
(2)刑法严苛,矛盾激化
(3)焚书坑儒,恶劣影响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在巡行途中死去,秦二世继位。
(4)秦二世残忍昏庸,阶级矛盾、统治内部矛盾尖锐。
2.结果
(1)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项羽、刘邦反秦
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好教材中的史料阅读、
思考点、学习聚焦等。
(3)秦的速亡
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
秦亡原因?(17页)
史料阅读:汉初贾谊《过秦论》
3.影响
楚汉战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战争性质:学习聚焦(17页)
刘邦
思考点(17页)
“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
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加之分封政策失当,缺乏稳固的根据地,最终被刘邦击败。
通过前面学习归纳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英雄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历史是向前发展的
通过学习拓展,加深解读史料的阅读与理解。
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