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共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理解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课程标准与学习内容:
教学目录:
一、同仇敌忾
二、万众一心
三、世界长城
四、延伸与思考......
一、同仇敌忾
材料一 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威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引自《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
材料二 1937年8月,国民党邀请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并同时开展两党进一步谈判。由于蒋介石急于调动红军开赴抗日战场,谈判在红军改编等问题上进展比较顺利。国民党放弃了一些不合理要求,表现出比较多的合作愿望。随后蒋介石政府接受中共中央提交的《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同时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张啸鹏、马伟军《抗战初期国际政治环境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影响》
一二·九运动:1935 年 12 月 9 日
历史作用:宣传了中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西安事变:
背景:日本不断扩大侵略,促使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
意义:促进了中共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使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土地革命时期,国内阶级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1935 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而国内阶级矛盾则降至次要地位。外敌当前,两党摒弃前嫌,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战,形成两个战场。
二、罪行滔滔:罄竹难书
这幅刊于1938年5月21日广州出版的《漫画战线》上的宣传画,此画构图简单,却寓意深刻,由抗日军人组成的强大阵容充满了整个画面。在军阵中,伸出一只巨大的手指引前进方向,上面写着“统一战线”四个大字,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夺取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战场
项目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中共敌后战场
领导阶级
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
阶级利益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战场范围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路线
只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
作战方式
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战略地位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主战场
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
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联系
两个战场是相互依存、互相协同、互相配合的关系,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应该割裂与对立起来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5年
华北事变
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
1.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11月
意义:粉碎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企图,为民族工业的内迁争取了时间。
2. 忻口会战 1937年9月,国共配合抗战
地位:这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 徐州会战 1938年1—5月 李宗仁指挥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
4. 武汉会战 1938年6—10月
地位: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守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5.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最终取得胜利。
正面战场的抗战 :
忻口会战 1937年9月,国共配合抗战
地位: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正面战场的抗战 :
太原会战从1937年10月13日--11月 8日,历时近一个月。会战中,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和一二九师一部先后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和夜袭阳明堡战斗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正面会战。
1938年1—5月 李宗仁指挥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正面战场的抗战 :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之为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对日军给予了巨大的打击,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时间。
忠义之士,彪炳千秋!
自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的8年中,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6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国民党先后有74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冯安邦中将等32名中将;邹绍孟少将、王凤山少将等32名少将。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阴谋,使抗战成为持久战;
为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指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建立的反抗日本占领军的统治而建立的根据地。
1937年11月聂荣臻在山西五台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开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抗日根据地主要包括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山东、苏南、皖东等,成为1938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抗日主要战场之一。
英雄母亲邓玉芬,为了支持抗日舍家纾难。
只一句“别惦记家,安心打!”她把五个儿子送上了抗日战场,最终全部为国捐躯。
沂蒙“母亲”王换于,在抗战将士子女无人照顾的情况下,主动办起“战时托儿所”,1939年秋到1942年3年多时间里,四十多名孩子健康成长,帮助前线将士解除后顾之忧。
“人民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带领全村妇女,
给八路军做军鞋、送军粮、救伤员。在她的精心救护下,很多身负重伤的战士得以重返前线。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论证了坚持持久作战赢得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
1940年秋,百团大战,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的作战目标,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打击了日军,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面对国民党的反共高潮(如1941年初的皖南事变),中共坚持三大方针,坚决予以反击,并坚持敌后游击战争,进行根据地建设。
三、世界长城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1945年5月8日夜间,德国举行了无条件投降仪式,投降书于1945年5月9日凌晨生效,苏德战争就此结束,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主要战事告终。
安徽省舒城县三河人,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第一次缅战时任38师师长,在孟关杰布山隘间战役毙敌2000余,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12000余 ,第二次入缅作战时任新一军军长,共击毙日军3万3千余 ,是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
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躁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摘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四、延伸与思考......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的受降仪式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 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在其近代历史上,中国的国际威望从来没有像此刻那样崇高。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躁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摘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抗战胜利的原因、历史意义:
(1)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4)中国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原因:
日本: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合作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国际: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有力配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本课小结: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当外国入侵我国要把中国人当成没有人权保障的亡国奴,我们毫无疑问要奋起反抗,甚至为此而牺牲生命。爱国主义是对的,但是这个爱国必须能够落实到具体的百姓的利益。爱国主义绝不是极终真理。两个国家的爱国主义造成两国对立,挑起仇恨,最后倒霉的是两国的百姓。爱人民(中国的和外国的),这才是极终真理。
——茅于轼《再谈人民、国家和政治家的利益》
我们铭记历史;我们反思战争;我们祝愿—世界和平......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