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三 年级、 化学 学科教案
课题:____课题3制取氧气 使用时间: 年 9 月 17 日
主备人: 审核: 化学备科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3.掌握分解反应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能够根据反应物的性质来选择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教学方法 对于实验室制法,主要通过探究、对比,从而找出不同点加深印象。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氧气具有许多用途,那我们如何制取氧气呢?
个人自学
1.阅读:P37~39
2.建构:
一、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
1、
2、
3、
[演示]实验2-5
描述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填在书本表格中)
[演示]过氧化氢的探究实验
描述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对二氧化锰在实验中的作用作出准确的判断。
[演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
描述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对二氧化锰在实验中的作用作出准确的判断。
[讲解]催化剂的概念
[强调]反应速率改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思考]是否可用其他物质代替二氧化锰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即学即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① 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
②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
③ 没有催化剂反应不能发生( )
④ 催化剂反应前后物理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
⑤ 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产量( )
[讲解]催化剂的作用
[提问]上述三个反应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讲解]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练习]在下列反应中
A、H2O→H2+O2
B、CO2+H2O→H2CO3
C、CH4+O2→CO2+H2O
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小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过氧化氢→水+氧气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提问]工业上需要的大量氧气是如何制取的?
通过看录像让学生了解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明确这一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
[小结]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物理变化)
[布置作业] 《课时作业本》P28-29。
教学板书 板书设计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水+氧气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二、催化剂:一变二不变
三、分解反应:一变多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节课弱化了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过程,提前装好药品和搭好装置,为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学习让出时间,进行即学即练,将高锰酸钾制氧气列入下一课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