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氧气制取基础
1063625201930
知识点一: 205930524765△
△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紫黑色粉末(KMnO4) 黑色粉末(K2MnO4) 黑色粉末(MnO2)
2.操作步骤:查 装 定 点 收 离 熄 灭
a. 组装好仪器并检查装置的 性;
b. 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堵上一团 ,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c. 将试管固定在 上;
d. 集气瓶里装满水并倒放在 中;
e. 点燃 灯,先 热试管,再对准药品处加热;
f.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g. 收集完毕,将 撤管撤离水槽;(导管迟到早退)
h. 熄灭酒精灯(酒精灯早出晚归)
3. 注意事项:
a. 试管口微向 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冷凝水回流),使试管
b. 药品 铺在试管底部;以增大受热面积
c. 试管口塞一团 ;以免试管内的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使导管堵塞,
d. 铁夹夹在距试管口的 处;
e. 伸入试管内的导管略出 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f. 用 焰对准药品处加热;加热时要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预热),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放药品部位加热
g.用排水法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 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 气。当集气瓶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气体已集满
h.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再熄水槽里拿出,灭酒精灯 (防止水倒流到试管中导致试管炸裂)。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连接好仪器,然后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容器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 冒出。松开两手,冷却后,导管中形成一段 。
1981835226695 5.氯酸钾制氧气: 氯酸钾 二氧化锰 氯化钾 + 氧气
色粉末( ) 色粉末( )
1930400244475 6.双氧水制氧气: 双氧水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色透明溶液( )
1522095208280 7.水通电制氧气: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8.氧气的收集:
a.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可以用 法收集;又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因而还可以用 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 ,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 。
b.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c.验满和存放: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 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 ,若木条复燃,表明气体已收集满。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用玻璃片盖住并 放在桌面上。
知识点二: (二)分解反应:由 种物质生成 种或 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720725201930 A B + C (一变多)
(三)工业制氧:分离 空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要求反应快、操作简便、便于收集等,但成本高,无法大量生产。工业制取氧气,要求原料廉价易得、成本低廉、能够大量生产、对环境无污染等。
①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②原料:空气
③原理:根据氧气、氮气的 点不同,将空气 温 压,使其 化,然后 ,得到氮气和液态氧。在该变化前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变化。 ④贮存:加压到1.5×104 kPa,并贮存在 色的钢瓶中。
除分离液态空气外,工业上还可以用膜分离技术得到含氧90%以上的富氧空气,广泛应用于医疗、发酵工业、化学工业、富氧燃烧等。
自然界中氧气的主要来源——绿色植物的 作用
1427480207010二氧化碳 + 水 葡萄糖 + 氧气
( ) ( ) ( ) (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着自然界中氧气的平衡。
知识点三:(一)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1.催化剂:在 反应里,能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而本身的 和 在反应 都没有发生 的物质(又叫做触媒)
a.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或“减慢”;
b.化学反应 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不是化学反应中
c.催化剂有 性,也就是说某一催化剂只对某个特定的反应起作用;
d.催化剂的种类繁多,其中 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生物催化酶)
e.催化剂的 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其物理性质可能发生变化;
f.对于某些特定的化学反应,没有催化剂并不意味着该反应不能进行,只是速度较慢,(KClO3)
g.一个反应的催化剂不一定只有一种(H2O2中MnO2可以用CuSO4)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 作用
622300234950
1.(14年广州卷8)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反应①:2H2O2 2H2O + O2↑ 反应②:2KMnO4 K2MnO4 + MnO2 + O2↑
A.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 B.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
C.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 D.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
4838065228602.(14年广州卷18)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39217601746253(20年广州卷27.)(8分)大多数化工生产都有催化剂的参与。
(1)化工生产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 。
(2)研究表明氧化铜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①用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上图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向 排空气法。为了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将 放在集气瓶口。
③反应结束后,弃去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④为了制取较大量氧气,并便于多次添加过氧化氢溶液,请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或装置,重组一套制取装置,需要用到的是 (填标号)。
(3)下列设想有可能通过找到合适的催化剂来实现的是 (填标号)。
A.利用太阳光将水分解生产H2
B.将空气中的He分解生产H2
C.常温下Cu从硫酸镁溶液中置换出Mg
D.使一定质量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变多
30918152838454.(17年广州卷27题)(10分)分液漏斗是化学实验室一种常用的仪器,可用于滴加液体或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实验室部分装置如A~D所示。
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室制取气体通过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等选用相应的反应装置,请完成下表空格。
制取的气体
反应物
反应条件
反应装置(填字母)
O2
KClO3固体
催化剂MnO2固体、加热
66675236220
169545214630
H2O2溶液
催化剂MnO2固体、常温
C或D
CO2
739775212090 和
常温
723900221615 或
N2
NH4Cl饱和溶液与NaNO2 饱和溶液
加热
38100466725
(3)关于装置C和D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
A. 装置C发生反应时,分液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B. 装置D发生反应时,长颈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C. 装置C和D的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方法相同
D. 装置C和D均可用于制取一定量的H2
5.(15年广州卷21题)(2分)0(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水通电后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氧化氢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
6.(15年广州卷27题)(9分)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发生和收集O2的装置,填写在下表中(填字母)。
选用药品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H2O2溶液、MnO2
KMnO4
(2)如果用MnO2与浓H2SO4加热制备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选用F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开始反应后,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7.(13年广州卷28)517207570485(8分)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氧气并探究氧气的性质。
(1)该同学制备氧气是应选用的药品是 (限选:H2O2溶液、MnO2、KMnO4),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 ,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3)添加药品,连接仪器,加热试管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时导管口还在集气瓶外面,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立刻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B、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C、立即熄灭酒精灯,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后再点燃酒精灯
(4该同学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后,伸进一瓶氧气中,观察到的现是 。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方法是 。
5162550895358.(12年广州卷26)(4分)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往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使试管倾斜,用_______把药品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
(2)组装该装置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
① 试管 ②铁架台 ⑧酒精灯 ④木块
9.(2019年重庆B)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代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12.(2019年广州市)地球大气中存在氧气(O2)和臭氧(O3)两种含氧元素的单质,其中臭氧氧主要存在于15000-30000米的高空,能减弱高能量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
(1)O3表示一个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高空中可发生转化:false,该变化属于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5900-71120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1.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立即有大量的氧气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氧化氢中含有水和氧气
B. 过氧化氢能使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C.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D. 该反应中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两种反应物,不属于分解反应
2. 请根据下图所示仪器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⑤__________。
(2)给仪器③中的液体进行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的装置应选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反应后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分离混合物中的二氧化锰,实验中除用到上述玻璃仪器②外,还需________;其中仪器②在分离操作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false
C.实验室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D.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4. 以下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二氧化碳+水碳酸
C.过氧化氢水+氧气 D.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E.碳+氧气二氧化碳 F.氧化汞 汞+氧气
5.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①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②氧化汞 汞+氧气
③碳+氧气二氧化碳
④过氧化氢 水+氧气
第三讲 氧气的性质基础
1063625201930
知识点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 无 色 无 味的 气 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MO2 =32 > M空气=29
P.S.:通常情况下,是指20℃,1.01×105Pa;标准状况下,是指0℃,1.01×105Pa;
(3)溶解性:氧气 不易(能) 溶于水 (鱼在水中生存)
(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知识点二:(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2771140173355 1.硫与氧气反应: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黄 色 固 体( S ) 刺激 性气味气 体( SO2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 淡蓝 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 蓝紫 色火焰;都生成 无 色有刺激性气味的 气 体,并放出 热量 。
在集气瓶底部要放少量水(H2O),吸收二氧化硫(S),实验完后将燃烧匙立即插入水中,减少污染。
2624455177165 2.木炭与氧气反应: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白 光;都发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Ca(OH)2)变 浑浊 的气体。
反应时,夹木炭的坩埚钳应由 上 往 下 缓慢伸入集气瓶,以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
2507615186690 3.铁与氧气的反应: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固 体( Fe ) 黑 色 固 体(Fe3O4)
铁丝在空气中 不能 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产黑 色固 体。
铁丝要先擦除 铁锈 ;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 引燃 铁丝;铁丝绕成螺旋状,以 增大 铁丝受热面积;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 炸裂 ;待火柴快燃完时在放入集气瓶内,以免火柴消耗集气瓶内氧气
4.结论: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 比较活泼 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称为 氧化 反应。氧气便是常见的 氧化 剂,具有氧化性;
(2)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 剧烈 。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成 正 比;
(3)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会发光,有的会冒烟。一般来说,气体燃烧会有 火焰 产生,固体直接燃烧,产生 烟 或者火星。生成物有固体,一般都会产生烟,即固体小颗粒;
(4)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 燃烧 现象,如 缓慢 氧化(动植物呼吸,金属生锈 )。
(5)氧气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
知识点三1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由 两 种或 两 种以上物质生成另 一 种物质的反应。
1112520151765 A + B C (多变一)
氧化反应:物质与 氧 发生的化学反应 氧可以是氧气也可以是含氧化合物的氧
氧化反应分为: 剧烈 氧化(燃烧)和 缓慢 氧化(动植物呼吸,铁生锈,食物变质)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没有必然的联系,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蜡烛燃烧和磷燃烧。
2.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
1.光与火焰:火光是沸点高的固体燃烧产生的现象,如铁、木炭;火焰是气体或者沸点低的固体或者液体的蒸汽燃烧产生的现象,如硫、酒精、气体
2.烟与雾:
3.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名称
4.物质燃烧:一光二热三生成
知识点四:氧气的用途
氧气的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要点诠释】
1.供给呼吸:为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和宇航员提供呼吸用的氧气。
2.支持燃烧:利用可燃物跟氧气反应放出热量,工业上用于炼钢、气焊和气割金属、液氧炸药等。
补充知识:
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 白 色 固 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文字表达式:镁(Mg) + 氧气(O2) 氧化镁(MgO)
2.铜丝在空气中灼烧( 红 色 固 体)
实验现象:加热后,铜丝红热,冷却后,在铜丝表面出现一层 黑 色物质。
文字表达式:铜(Cu) + 氧气(O2) 氧化铜(CuO)
3.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暗 红 色 固 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 白烟
文字表达式:磷(P)+ 氧气(O2) 五氧化二磷(P2O5)
空气中燃烧情况: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 白烟
622300234950
1.(17年广州卷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O2可以支持燃烧 B.O2可用排水法收集
C.O2可用于医疗急救 D.细铁丝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
2.(17年广州卷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B )
A.O2 B.SiO2 C.Cu2(OH)2CO3 D.Fe(OH)3
3.(16年广州卷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D )
A.水银 B. 液氮 C.干冰 D. 生铁
4.(15年广州卷10)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A. 碳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B. 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
C.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保护气 D. 石灰石受热分解,可用于制备生石灰
5.(13年广州卷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氧气易溶于水 B.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C.食物腐败不需要氧气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3
6.(12年广州卷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C )
A.Ca(C1O3)2 B.Zn(OH)2 C.MnO2 D.02
7.(12年广州卷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镁片放置在空气中,不需加热就能在表面生成MgO
B.红磷放置在空气中,不需加热就能燃烧产生P2O5
C.硫粉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产生SO3气体
D.铁丝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产生Fe203固体
8.(19年北京市)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
A.铁丝 B.红磷 C.甲烷 D.氢气
9.(19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A )
A.氧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10.(19年天津市)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的耀眼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用蓝紫色火焰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1.(19年山东省临沂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少量氯化铵与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12.(19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关于下列装置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用甲装置制取氧气 B.用乙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C.用丙装置收集氢气 D. 用丁装置收集氧气
13.(19年吉林省】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D )
A.铁丝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
B.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C.氢气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7.(19年江苏省宿迁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8.(19年山东省济宁市)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D )
A.KClO3falseKCl+O2↑ B.2KClO3false2KCl+3O2↑
C.2KClO3false2KCl+3O2↑ D.2KClO3false2KCl+3O2↑
215900-71120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C )
A.硫 B.木炭 C.铁丝 D.红磷
2. 下面氧气(O2)和氮气(N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C )
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氧气易溶于水 B.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D.空气中氧气含量最大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6.下列化学变化中,属于不化合反应的是(C )。
A.硫+氧气二氧化硫 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氢气+氧气水
7.下列反应中,属于不氧化反应的是( C )。
A.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B.碳+氧气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碳酸 D.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