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综合测试
班级: 姓名: 成绩:
选择题
1.领导了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3.1839年英国到处流传着谴责中国人的小册子,有位作家说:“你拿了我的鸦片,我就拿你的岛屿,这样我们就清账了:从今往后,要是你愿意,就让我们友好来往,和善相处。”英国随后拿的岛屿是( )
A.香港岛
B.澎湖列岛
C.台湾岛
D.辽东半岛
4.有学者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对于“赶往近代最初一步”理解最准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开放广州、杭州等通商口岸,促使封建自然经济解体
B.鸦片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5.《伦敦新闻画报》中有这样一段评述:“它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和源源不断的茶叶供应,刺激了我们的贸易,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总之,它让战争达到顶点,让我们获得了比想象的还多…”这段话评述的是( )
A.虎门销烟
B.《南京条约》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丑条约》
6.1839年在广州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
7.“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这一观点的根本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 )
A.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
破坏
8.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的是( )
A.洪秀全
B.洪仁玕
C.杨秀清
D.萧朝贵
9.“1853年,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他们把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这段材料可以供我们探究下列哪一事件?(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11.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
A.火烧圆明园
B.占领香港岛
C.割占台湾
D.签订《瑷珲条约》
12.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它建立了政权,提出了鲜明的纲领,坚持斗争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在华势力。天京陷落后,运动失败,失败的原因有( )
①资产阶级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②天京事变削弱了自身实力
③定都天京后领导人进取心衰退
④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打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2018年4月11日,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将一件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的珍贵文物“青铜虎蓥”(见图)进行拍卖,并将当年参与“火烧圆明园”、劫走该文物的一名海军上校的家信公之于众。历史上参与“火烧圆明园”的国家是( )
A.英法美俄联军
B.八国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14.太平天国提出:“凡天下天,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主张的纲领性文件是( )
A.《海国图志》
B.《劝世良言》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15.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A.定都天京 B.太平军北伐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16.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虎门销烟 B.清朝政府的腐败落后
C.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D.鸦片走私
17.追根溯源,探求太平天国运动的足迹,应首先考察的地点是(??)
A.金田村
B.永安
C.南京
D.上海
18.太平军进行北伐和西征的最终目的是( )
A.解除天京之围 B.推翻清朝统治
C.消灭华尔统领的洋枪队 D.建立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19.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其中发生在今南京的有( )
①金田起义 ②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定都天京 ④提出《资政新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与中国历史上其它农民战争截然不同的是( )
A.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B.战略上出现失误
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D.带有宗教色彩
21.“太平天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外来文明的成果,体现出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变,它体现了工业革命后,半殖民地人民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抗争和对封建统治的质疑。”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
A.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明
B.体现了不同文明的交织
C.是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D.由于农民阶级局限性而失败
二、材料分析题
22.材料一: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
材料二:北京西郊,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150年,在这里建造起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这座皇家园林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洗劫一空。
(1)依据材料一,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是谁?国家禁毒日时间?
(2)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回答: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二 凌青1990年讲到:“……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材料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的主要危害。
(2)以上材料体现了林则徐怎样的品质?
(3)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正逐渐上升,作为青少年我们应怎么做?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大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两个强盗的暴行: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二:据估计,被抢劫和破坏的财产……
(1)材料中“两个强盗”指哪两个国家?“夏宫”指什么?
(2)这场战争的两个“帮凶”是哪两国?割占领土最多的是哪国?共割占多少领土?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856年是太平军胜利与危机纷呈的一年。
材料2:1856年发生的震撼太平天国的那场灾难。要归咎于他们自己中央领导方面的动荡不定。这种动荡性在运动最初年代中就已经孕育于太平军的制度之中。政权要继续下去,就需要一种在共同事业中形成的兄弟情谊,以刹住诸王之间的不和。但是兄弟情谊不久都被东王杨秀清的无情野心所毁。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胜利”和“危机”主要指什么?
(2)归纳材料2中“那场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你认为材料2的说法是否全面?为什么?
26.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二反映的是哪一农民运动的纲领?这一农民运动的领导人是谁?转折点是什么?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2)图一规定怎样平均分配土地?它要建立什么样的理想社会?
(3)图二的作者是谁?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4)图一、图二所提出的主张最终都没有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5.CAACB
6-10.ACABB
11-15.DBCCC
16-21.CABBAB
22.(1) 林则徐;6月28日
(2) 虎门销烟
(3) 《南京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3.(1)无御敌之兵(部队官兵吸食鸦片,造成部队战斗力下降);无充饷之银(白银外流,导致国库空虚,造成军费不足).
(2)林则徐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计个人得失..
(3)青少年应当“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并积极宣传、支持禁毒事业,与制毒、贩
毒、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
27.(1)英国和法国;圆明园;
(2)美国和俄国;俄国;150万平方公里。
25.(1)“胜利”指太平军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危机”是指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
(2)材料认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太平军制度的缺陷造成维护中央领导的兄弟情谊被破坏,从而发生动荡。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材料看到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尖锐是天京变乱的重要原因,但没有看到其发生具有必然性;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者不思进
取,腐朽思想日益滋长,为争夺权利而自相残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
因。
26.(1)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天京事变;天京的陷落
(2)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洪仁玕;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4)《天朝田亩制度》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施行;《资政新篇》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