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同步测试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同步测试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17 07:5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八年抗战期间,下列史实的正确时间排序是( )
①淞沪会战 ②武汉会战 ③台儿庄战役 ④第三次长沙会战⑤豫湘桂战役
④③②①⑤ B. ④③①⑤②
C. ③①④⑤② D. ①③②④⑤
2.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可说明( )
A. 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 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 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D. 国民革命军的军衔制度很混乱
3.1942年1月,美、英、苏、中领衔签署二十六国联合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中国《中央日报》社论称:“在今日整个世界之中,我们已是四强之一,中美英苏不但是现在反侵略阵线的四大主力,并且是未来重建新世界的四根支柱。在我国历史,我们的国际地位从未有达到这样高峰。”该观点所要说明的是( )
A. 中国已是反法西斯战争重要战场 B. 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各国联合是反法西斯斗争的关键 D. 抗日战争极大提高了民族凝聚力
4.“民国二十七年三月二十四日,晨,到徐州,与李宗仁商曰:如进攻峄县,不得奏效,则可撤至峄县东北山地待机,以取攻势防御”。这是蒋介石日记中的一段文字。蒋介石此行的目的是( )
A. 筹划台儿庄战役的防务 B. 亲临上海指挥淞沪会战
C. 谋划驻防武汉军队的撤退路线 D. 总结豫湘桂战役的教训
5.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下列与武汉有关的历史现象(事件)的正确排序是( )
①《天津条约》中汉口被迫开放为口岸 ②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打响 ③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实现了战略大转移 ④北伐胜利进军,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②①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④③
6.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有利地形,将日军分割包围,击毙日军3000余人。万家岭战役属于( )
A. 太原会战 B. 淞沪会战
C. 武汉会战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7.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某地发动进攻。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最后取得了会战的胜利。这场会战是 ( )
淞沪会战 B. 武汉会战
C. 太原会战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8.某纪念馆馆长说:“......战役的胜利......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次胜利指的是正面战场的( )
A. 百团大战 B. 台儿庄战役
C. 武汉会战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9.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
A. 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 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 D. 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10.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  )
A. 李宗仁 B. 彭德怀
C. 张学良 D. 杨虎城
11.观察下表,据表格内容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1944年抗日战争大事记(部分)
3月4日
中美空军混合大队袭击海南岛,击毁日机30架
3月29日
中国驻印军队进入孟拱河谷作战
5月上旬
中国远征军发起滇西战役,配合中美联军缅北作战
8月5日
中国驻印军队攻克缅北重镇密支那
A.?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B.?美苏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C.?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D.?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2.中国的军队先后组织了各次会战,粉碎了敌人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的计划。下列战役属于( )
A.?正面战场抗战??????????????????? B.?敌后战场抗战
C.?东北抗日游击战争??????????????? D.?解放战争
二.填空题:
13. 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 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14.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 、 。
三、材料解析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次著名战役?指挥官是谁?该战役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说说武汉会战在抗日战争中作用。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沿长江西进的日军主力,先后攻占了安庆、马当、湖口、九江……武汉门户大开,已无险可守。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军队节节抵抗,给了日军很大杀伤,并且赢得了很宝贵的时间。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
材料二: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其中,在抗战初期,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和徐州会战等,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枣宜会战、三次长沙会战等重大战役,继续抗击日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国军队”失守之后,列举一项此后中国正面战场的战役。



根据材料三,指出“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CBAB 6.CDBAA 11.AA
二.填空题:
13.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14.消极抗日 积极反共
三.材料解析题:
15.(1)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 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2)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或者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6. (1)第三次长沙会战等。(2)打破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大意相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