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初中地理七年级人教版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初中地理七年级人教版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1-17 15:0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极地地区》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指南回归线以南的广大地区      
B. 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
C. 自然资源十分贫乏   
D. 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2.有关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各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 是各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 周围直接濒临四大洋
D. 全部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上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3.导致该种动物有这样遭遇的原因是(  )
A. 全球气候变暖
B. 大气污染严重
C. 海水水质变差
D. 该动物繁殖过剩
4.假如一轮船从长城站出发 ,按顺时针方向环绕南极洲一圈,某游客观察到的现象与事实相符的是( )
A. 轮船依次经过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 为了采光,长城站的门窗朝向南,中山站朝向北
C. 当地土著居民—因纽特人居住的房屋为雪屋
D. 沿岸很多地方可见成群聚集的企鹅
5.下列关于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企鹅是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
B. 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C. 七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夜长
D. 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
6.北极地区在科研和考察方面的重要地位在于(  )
A. 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
B. 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
C. 有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
D. 有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7.如果你是一位光荣的科考队员,去南极考察之前必须明确考查的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内容的是(  )
A. 矿产、淡水资源的考察
B. 海洋生物资源的考察
C. 森林生态系统的考察
D. 原始自然环境的考察
8.对解释南极洲有大量煤存在的原因,下列说法最不正确的是(  )
A. 火山活动形成煤
B. 曾经有过森林
C. 南极大陆发生过漂移
D. 南极板块移动的证明
9.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到南极考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
A. 酷寒、干燥、烈风
B. 飓风、暴雨、寒潮
C. 暴雨、雷电、冰雹
D. 台风、寒潮、干旱
10.下列关于我国南极考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长城站和中山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B. 长城站和中山站建站时间都选择在南极洲的暖季
C. 我国已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D. 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南极考察队员正进行南极考察
11.到北极地区去的人不仅比南极地区多,而且北极地区很多陆地上还有人定居。主要原因是( )
A. 北极地区空气污染小
B. 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温暖,风小
C. 北极地区冰山更多,淡水资源丰富
D. 北极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12.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
A. 长城站
B. 昆仑站
C. 泰山站
D. 中山站
13.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是因为(  )
A. 陆地表面被白雪覆盖,年降水量少
B. 陆地露出地表的部分是沙漠
C. 风速太大
D. 年平均降水量多
14.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国签订了(  )以加强对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保证和平利用南极,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人该条约。
A. 《北极条约》
B. 《南极条约》
C. 《21世纪议程》
D. 《欧洲联盟条约》
15.有关北极地区的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
B. 北极地区就是北冰洋
C. 北极地区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
D. 北极地区不包括格陵兰岛
16.酷寒是南极洲一个突出的气候特征,下面有关解释南极洲气温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大洲
B. 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C. 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环抱
D. 冰雪覆盖,对太阳有较强的反射率,吸收太阳辐射较少
17.中国南极长城站邻近的南极半岛(  )
A. 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 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
C. 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
D.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18.有关南极地区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距南极洲最近的南美洲南端属于南极地区
B. 南极地区仅仅局限于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C. 南太平洋的一部分属于南极地区
D. 南极洲的面积比南极地区大
19.关于南极洲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酷寒、干燥、烈风是南极洲气候的突出特点
B. 南极洲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的太阳光热量很少
C. 每年的4月到10月,是南极洲的暖季
D. 南极洲有“寒极”之称,其中高原地形和巨厚冰层起了重要作用
20.小明列举了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考察时可能遇见的危险,其中不可信的是(  )
A. 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使人晕眩迷途
B. 酷烈的寒冷,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印记
C. 遭受暴雨袭击,科考站被淹没
D. 冰雪覆盖冰隙、冰沟,随时有可能吞没考察队员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读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大洲: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海峡:D____________;
岛:E____________;
半岛: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国家:①____________。
22.读“南极地区图”及“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船航行至A点附近时位于______洋;A点位于中山站的_________方向。
(2)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中,_________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3)科考队员登上南极大陆时,看到的“南极主人”是__________(动物)。
(4)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烈风、干燥。
(5)以下关于极地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指的就是南极洲
B.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C.南极地区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D.极地地区在科研和考察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23.读南极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是 ________ 时针运动(顺、逆)。
(2)我国在南极内陆新建的科学考察站是图中的 ________站。
(3)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洋:A________ 洋,B________ 洋。
(4)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________。
(5)当我们放暑假时,南极地区出现的是________现象(极昼或极夜)。
24.读下面材料与“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南极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胜利建成,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这也是中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1)图中①②③代表我国三个科考站,其中_______是昆仑站。
(2)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多狂风、降水稀少。
(3)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______________。
(4)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一般选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这时北半球大致处在_______季。
(5)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陆是_______,所以有些考察队选择从此进入南极洲。
(6)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似的地方是( )
A.太阳光热资源丰富 B.水力资源丰富
C.都已经有人类定居 D.淡水资源丰富
(7)南极洲上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众所周知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而南极洲上冰天雪地,号称“白色荒漠”,为什么会有此种现象产生( )
A.气候变暖 B.人类活动 C.大陆漂移 D.植被迁徙
25.读南极洲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南极地区主要位于_____________以南的广大区域,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________。
(2)填出中国科学考察站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3)从南极半岛开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轮船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太平洋、印度洋
(4)中国南极考察船穿越太平洋,于12月20号到达长城站,几天后继续驶往中山站,则下列哪项是真实可信的( )
A.到达长城站时,是南极洲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B.到达的长城站,位于南寒带
C.到达的终点站中山站位于东半球
D.靠近南极大陆时,看到岸上有成群的企鹅、狮子等动物奔跑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南极地区是指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其代表动物是企鹅。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
2.【答案】B
【解析】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濒临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极洲全部位于南半球上,但其跨着东西两半球。
3.【答案】A
【解析】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海平面上升。
4.【答案】D
【解析】从南极长城站出发,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经过的大洋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A选项错误。南极地区门窗朝向北方,正午太阳位于北方,B选项错误。南极无常住居民,因纽特人生活在北极附近,C选项错误。沿岸很多地方可见成群聚集的企鹅,D叙述正确。
5.【答案】D
【解析】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七月是南极洲的冬季,夜长;南极地区陆地表面被冰雪覆盖,且降水稀少,被称为“白色荒漠”。
6.【答案】C
【解析】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
7.【答案】C
【解析】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极地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在极地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而没有森林资源。
8.【答案】A
【解析】南极洲上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南极洲曾经处在温暖的地区,并且长有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大陆漂移,南极洲到了现在的位置,并且拥有了大量的煤;煤的形成与火山无关。
9.【答案】A
【解析】南极地区纬度位置高,气候酷寒,多狂风,降水少,常年被冰雪覆盖,有“白色荒漠”和“风库”之称。恶劣气候是指酷寒、干燥、烈风。
10.【答案】A
【解析】南极长城站:1985年建于南极乔治王岛,位于南纬62°13′(南温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长城站和中山站建站时间都选择在南极洲的暖季;1983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南极条约》;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南极考察队员正进行南极考察。
11.【答案】B
【解析】南极和北极处于地球的最南、北两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由于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所以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温暖,风力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2.【答案】A
【解析】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的范围是20°W向西160°E,长城站的经纬度位置为62°S,58°W,则长城站位于西半球。
13.【答案】A
【解析】南极地区由于大部分被冰雪所覆盖,年降水量少,从而被称为“白色荒漠”。
14.【答案】B
【解析】为了加强对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保证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国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15.【答案】A
【解析】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地区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北极地区包括格陵兰岛的一部分。
16.【答案】C
【解析】南极洲是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终年低温,被冰雪覆盖,对太阳有较强的反射率,吸收太阳辐射较少,因此南极洲气温低。
17.【答案】D
【解析】中国南极长城站邻近的南极半岛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18.【答案】C
【解析】南美洲的南端不属于南极地区,南极地区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南,南极地区的面积比南极洲的面积大。
19.【答案】C
【解析】南极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形成白色荒漠地带,南极洲由于巨厚的冰层覆盖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而在季节方面,南北半球季节相反,4-10月是南极洲的寒季,11月到次年3月是南极洲的暖季。
20.【答案】C
【解析】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冰雪覆盖冰隙、冰沟,随时有可能吞没考察队员。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不会遭遇暴雨天气。
21.【答案】(1)北美洲;欧洲;亚洲;白令海峡;格陵兰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2)俄罗斯
【解析】(1)图中:A是北美洲,B是欧洲,C是亚洲,D是白令海峡,E是格陵兰岛,F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2)图中①俄罗斯幅员辽阔,领土170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22.【答案】(1)印度 东北 (2)长城站 (3)企鹅 (4)酷寒 (5)A
【解析】(1)根据图示为南极大陆附近,图中A点的经度为90°E,所以A点附近位于印度洋;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A点位于中山站的东北方向。(2)南极圈与南极点之间的区域为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我国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地区,位于南温带,无极昼极夜现象。(3)南极无定居居民,企鹅是该大洲的主人。(4)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受下沉气流影响,空气干燥,降水少;南极地区风速较大。所以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燥。(5)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而南极洲则只包括大陆及沿岸岛屿。所以南极地区不等于南极洲;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南极地区有丰富的淡水资源;极地地区在科研和考察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3.【答案】(1)顺(2)昆仑 (3) 大西 印度 (4)企鹅(5)极夜
【解析】(1)通过读图,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运动,可判断在南极上空地球的运动方向为顺时针。(2)我国在南极内陆新建的科学考察站是昆仑站。(3)根据图示,A是大西洋,B是印度洋。(4)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企鹅。(5)根据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的特点,北半球放暑假,北极出现极昼,南极出现极夜现象。
24.【答案】(1)③ (2)酷寒 (3)企鹅 (4)冬 (5)南美 (6)D (7)C
【解析】(1)图中①②③代表我国三个科考站,其中③是昆仑站,①为长城站,②为中山站;(2)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3)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企鹅;(4)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一般选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这时北半球大致处在冬季;(5)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陆是南美大陆,所以有些考察队选择从此进入南极洲;(6)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似的地方是淡水资源丰富;(7)南极洲上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众所周知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而南极洲上冰天雪地,号称“白色荒漠”,原因是南极洲原来并不在现在的位置,而是由于大陆漂移移动到现在的位置。
25.【答案】(1)南极圈(南纬66.5°) 南美洲 (2)A 长城站 B 中山站 (3)A
(4)C
【解析】(1)南极地区是指位于南纬60°(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陆缘冰以及周围的岛屿和海洋,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2)中国在南极附近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圈以内的是B—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外的的是A—长城站,另外两个是昆仑站和泰山站。(3)从南极上空看,地球是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所以从南极半岛开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轮船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4)在南极地区,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是暖季,到达长城站时,不可能是南极洲一年中最冷的季节,A错;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属于南温带,B错;中山站位于东经60°到90°之间,属于东半球,C对;南极地区大部分覆盖着很厚的冰层,企鹅是南极的象征,没有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