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2.1.2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2.1.2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课件(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17 09:0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2.1.2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垂直的概念,能说出垂线的性质;
2、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重点:垂直的概念,垂线的性质
温故知新
如果两角的和等于90°,那么这两个角互余
如果两角的和等于180°,那么这两个角互补
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1+∠2=90°
∠1+∠2=180°
∠1=∠2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相等
自主探究:阅读课本p41-43
(一)探究垂直定义
1、如图1,已知∠1=60°,那么∠2= ,∠3= ,∠4= 。
改变图中∠1的大小,若∠1=90°,那么∠2= ,∠3= ,∠4= 。
这时两条直线的关系是 ,这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
120° 60° 120°
90°
90°
90°
垂直
2、垂直定义: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 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 。
3.垂线的表示方法:垂直用符号“⊥”来表示
4.如图2,垂直的推理应用
∵ ,
∴AB⊥CD( )
直角
垂直
垂足
∠AOC=90°
垂直的定义
(二)探究垂线的性质
画一画:
工具1:你能借助三角尺或者量角器,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
工具2:若只有直尺,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有几种的画法?
(二)探究垂线的性质
画一画:
工具3:你能用折纸的方法折出互相垂直的直线吗,试试看吧!请说明理由。
1.沿折叠纸片得到折痕EF
2. 折叠纸片使点E和点F重合,得到折痕MN
则MN⊥EF
(1)如图2-7,点A在直线l上,过点A画直线l的垂线,
你能画出多少条?如果点A在直线l外呢?

(2)如图2-8,点P是直线l外一点,PO⊥l,点O是垂足,
点A,B,C在直线l上,比较线段PO,PA,PB,PC的长短,
你发现了什么?
综合(1)、(2),你的结论是:
垂线的性质:
性质1:
性质2:
点到直线的距离: 。
?
1条
1条
PO最短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议一议:你知道体育课上老师是怎样测量跳远成绩的吗?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垂线段最短
四、随堂练习 : 做课本P43全部题目
1.画一条直线l,在直线l上取一点A,在直线l外取一点B,分别经过点A,B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直线l的垂线。
2.分别找出下列图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OA⊥OC,OB⊥OD
CA⊥BE,AB⊥ED
五、小结:
你还有哪些收获:
哪些疑问:
六.当堂检测:
1.平面内,过一点 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 最短。
3.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_________ ,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4.如图,要把水渠中的水引到水池C中,在渠岸的什么地方开沟,
水沟的长度才能最短?请画出图来,并说明理由
如图,CD垂直于河岸, 在渠岸的D点开沟,水沟的长度才能最短,理由是:垂线段最短
有且只有
垂线段
垂线段的长度
5.已知∠ACB=90°,即直线AC BC;若BC=4cm,AC=3cm,AB=5cm,那么点B到直线AC的距离等于 ,点A到直线BC的距离等于 ,A、B两点间的距离等于 。
A
B
C
5
5cm

4cm
3cm
6.已知钝角∠AOB,点D在射线OB上
(1)画直线DE⊥OB (2) 画直线DF⊥OA,垂足为F
如图,即为所求
7.如图,AO⊥OB,OD平分∠AOC,∠BOC=150°,求∠DOC的度数
解:∵ AO⊥OB,
∴ ∠AOB=90°
∵ ∠BOC=150°,
∴ ∠AOC=360°-90°-150°=120°
∵ OD平分∠AOC,
∴ ∠DOC=12∠AOC=60°
?
过关测试
1.∠α=30°,则∠α的余角是 ;∠α的补角是 。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AOC=55°,求∠EOD的度数.
?
60°
150°
解:∵ OE⊥AB(已知)
∴ ∠EOB=90°(垂直的定义)
∵ ∠AOC=55°(已知)
∴ ∠DOB=∠AOC=55°(对顶角相等)
∴ ∠EOD= ∠EOB+ ∠DOB=145°
3.点P为直线外一点,点A,B,C为直线l上三点,PA=4cm,PB=5cm,PC=2cm,则P到直线l的距离为( )
A.4cm B.2cm C.小于2cm D.不大于2cm
D
4.如图,分别过P画AB的垂线
解:如图,PC即为所求的AB的垂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