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年级 生物 科讲学案
课题 1.1练习使用显微镜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1课
主备人 辅备及学案使用人 使用时间 10.28
学习目标: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学习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学习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教学过程: 走进新单元: 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指导学生看书中35页图,提问、朗读,引出主题。先学环节:
定稿时间:2011年 10月 26 日
按照下列自学指导进行自学。取镜和安放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1.显微镜的构造 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2.显微镜的使用对光(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左眼看,右眼睁。(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观察:(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介绍四种观察标本:①写有“上”字的玻片;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③动植物玻片标本;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强调:①用低倍物镜(10X或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③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④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观察后得出:①物像是倒像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引导学生换目镜后再观察。问: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看书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展示、归纳总结(后教)环节: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的使用堂清内容:黑色有下划线的内容。1在载玻片上写下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的放大的图( )A.b B.d C.q D.p2.当显微镜视野很暗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目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用3分钟的时间背会堂清内容,然后两人合作互考训练与检测: 练习册:(相关内容) ---------------------------------------------------------------------------------------------教后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