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合合》教学设计
一、教学课题
分分合合(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第10册第17课)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比较典型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造型游戏,它也是整套教材中“联想造型”一条横向隐线的延续,但它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即在本课的创作行为中,不需要事先设定某类形象,学生主要是凭感觉、联想和想象来进行造型,并从中获得快乐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分分合合,是将原有的几何形分割成一个个单一的、抽象的设计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重新组合成新的图形。通过这个形块的分割与构成的练习能基本了解图案设计过程,为后面学习图案设计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判断力、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图形的分分合合在生活中的运用率较高,学生对过程的理解应该较为容易。但是,由于五年级的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不是很强,因此让学生分解图形的时不能要求过高。利用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好奇心强这一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激发学生大胆想象,调动学生创作的热情,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来。在尝试和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分割有技巧,组合有方法,从而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认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平面构成设计知识,将几何形分割后能组合排列出新的图案。
技能目标-----学习组合排列,进行巧妙的图形重组,完成简单的平面构成设计。培养学生的组合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发展抽象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拼摆,及欣赏分合设计的图形,增强学生的设计意识,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运用点、线、面的平面构成知识学习单一集合形的分、合规律,感受分分合合中的奇妙变化。
难点:掌握分合的变化方法,创造出具有视觉美感的抽象或具象作品。
五、教学准备
教师:白板课件、七巧板、各种几何形卡纸、剪刀、粘贴材料等;
学生:卡纸、A4纸、剪刀、固体胶等。
六、教学过程
(一)视频小故事,激趣导入
1、老师带来一个很好玩的视频,我们一起去看看
这个视频还没有名字,请同学们帮它取个名字吧
2、揭题: 把一个几何形,分一分,再合一合,使它变成一个好玩的新形象。这就是分分合合的魔力,让我们一起走进分分合合的神奇世界之中。出示课题“分分合合”。
设计意图:
相较于静态的、平面的图片罗列展示,现代媒体创设的视频导入法更有效。它设置了悬念,诱发了思维,学生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油然而生,他们将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美即现,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初步分合,尝试制作
1、分一分。
只有椭圆形可以玩分分合合的游戏吗?请拿出一个你喜欢的几何图形,我们一起来分一分,跟上老师的节奏,剪一个波浪线,拿大的那一块继续分,剪一个半圆形,我们来挑战一下,高难度的,抠洞,怎么抠。
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分割图,我们来看看,除了挖孔,波浪线,直线分,还可以怎么分。最后一刀,怎么分,由你定。
?总结:分法有很多,要想分出有大有小有变化的块面,就要用剪刀去剪出不同的线。分割线越有变化,后面的游戏会越好玩。
设计意图: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用不同的切割线分割图形,帮助学生掌握直线分割、曲线分割、折线分割和挖孔四种分割方法。这是点的突破。实践中的学习远远胜于空洞的说教。当学生掌握四种分割法后,其他的分割法都迎刃而解。老师在课件上将多种分割法展示、归纳,使学生举一反三,掌握更多分割法,并鼓励启发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所创造。
2、合一合。
(1)师:把刚才剪下的每一块,哪怕是小小的一块,都要收集起来,放在颜色对比鲜明的卡纸上。我们来做个拼图游戏。请听好游戏规则:A、每一块都用上,但不能重叠;B、大胆改变方向,上下左右移动、旋转,拼个有趣的新图形。
请看老师师范,拼好后请学生来猜一猜,老师拼出了什么?
同学们,该是你们的表现时间了,比一比,谁拼得快、谁拼得有趣。
(2)用paid拍摄学生的作品,5张,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利用paid旋转图片,角度不同,答案也是不一样的。最后拍下失败的一张,可能是剪的太碎或是没有把全剪的都拼上。
看来我们大家都拼出了一个有趣的新形象了,但是我们一起再来读读游戏规则第一条,A每一块都用上,不重叠。看老师来验证一下,重新还原一个半圆形。这才是完成了合一合的游戏,请你来试试。
师总结:有大有小有变化的块面,不多一块不少一块,翻翻转转乐趣多,拼法只有一种吗?更多更好的方法藏在你脑中。越有想象力,就玩得越有趣;你越大胆尝试,就越能带来惊喜。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初试合一合,了解学习组合方法;老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拼合。通过游戏学生自己发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内化了分分合合的方法,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拓展思路,欣赏感知。
1、猜一猜:“老师这里带来了一些分割图,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它可能拼合出什么图案?”
先让学生尽情猜设计图,有一万种可能,每一种可能都给予鼓励,然后展示拼成的其中一种图案并请学生将拼出的图案与设计图连线。
2、可借助老师提供的评价菜单说说你最喜欢的作品
评价菜单:A、主体形象鲜明
B、色彩搭配好
C、形象有趣、好玩
D、图案具有装饰美?
E、形象拼合大胆、有创意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让学生猜一猜设计图可能拼合的图形,以此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力,明确拼合的图形千变万化,没有唯一的答案。同时,学生的回答也会启发老师的思维。让学生说说哪幅作品的想象力丰富、巧妙有趣?旨在让学生体会图形分合设计的思路旨在简洁、大胆、夸张,鼓励并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
(四)情境创作,动手动脑。
1、快乐体验:可以选一个新的几何图形,先分一分,再合一合,使它变成一个新形象。也可以用前面的几何形,选一个拼合最满意的图形,固定,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同时循环播放分分合合作品。
设计意图:掌握了分分合合的知识后,利用快乐体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唤起学生的内需,以此更好地完成本课的作业。老师总结的分合规律歌,通过让学生一起念一念,也使学生对作业的具体要求有明晰的了解,避免制作过程中出现失误。
(五)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展示评价:组织学生使用评价关键词互评、自评,师评,进行多形式的作品评价。
评价关键词:抽象美 具象美? 主体形象鲜明 色彩搭配好??形象有趣好玩???形象拼合大胆、有创意????图案具有装饰美 想象丰富……
2、课堂小结:交换一个苹果,还是一个苹果,交换一个创意会得到无数个创意,感谢同学们的智慧分享,想不想挑战更高难度的,中国七巧板据说可以拼成一千六百多种图案,如果用“特殊七巧板”,你能拼出几种图案呢?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探索一下
3、将“特殊七巧板”作为奖品奖励给课堂作业完成出色的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也加强了评价的指导性,旨在通过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原有水平的发展。课后的拓展作业,可让对本课感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探究分分合合的魅力,从而增强了本课的实效性和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