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17 20:2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选择题
1.[2020·济宁]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其目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自强”“求富”
C.顺应世界潮流 D.实现中国近代化
2.[2020·广安]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
A.表明《资政新篇》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收到成效
B.达到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目的
C.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3.[2020·江西]江南制造局从美国购置了“制器之器”,设备完整,机械化程度较高。到19世纪90年代,该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机器设备最齐全、工艺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兵工企业。材料可以印证洋务运动 (  )
A.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B.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C.抵制了外国资本入侵 D.实现了中国富强
4.[2020·烟台]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面图示理清的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5.[2020·连云港]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6.[2020·潍坊]19 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学习日本的热潮,留学日本、翻译日本书籍成为时尚。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启蒙运动的兴起 B.甲午战争的失败
C.民族资本的发展 D.新式学制的创立
7.[2020·烟台]下面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年代尺。其中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8.[2020·无锡]“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以谭嗣同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缘于他们参与了 (  )
A.百日维新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9.[2020·宜宾]1895年—1898年,中国民间新增报刊约六十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报刊(见下表),主要传播的思想主张是 (  )
主笔(创办人)
报刊名称
梁启超
《时务报》
严复
《国闻报》
康有为
《强学报》
A.自强、求富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变法图强
10.[2020·绍兴]在外国列强一次次的侵略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2020·衡阳]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  )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12.[2020·自贡]民谣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面。“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民谣描写的是 (  )
A. 洋务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13.[2020·苏州]冯骥才的小说《神鞭》中描写了天津卫小贩傻二练就了辫子功,人称“神鞭”。他跟随头领曹福田去紫竹林攻打洋人。出征前,头领画了个避洋枪的符咒给他。傻二把符咒塞进辫根儿里,感到满脑袋的头发都发烫,似乎真有法力注入其中。尽管傻二英勇无畏,但仍挡不住洋枪洋炮,辫子也被打断了。傻二的经历表明义和团运动存在的严重缺陷是 (  )
A.带有迷信色彩
B.借拜上帝会欺骗民众
C.对清政府抱有幻想
D.盲目排外
14.[2020·齐齐哈尔]历史学习小组要进行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研究性学习。下列资料不可以选用的是 (  )
A.洋务运动 B.万隆会议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5. [2020·株洲]“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到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今年是农历庚子年,一百多年前的“庚子赔款”,曾经也是重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座大山,“庚子赔款”源于哪次侵华战争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二、非选择题
16.[2020·铜仁]所谓近代化是指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思想上的理性化。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李鸿章、曾国藩等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器物,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封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的破产,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能挽救民族危机。于是,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相继领导了谋求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运动。
材料三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但新生的国家政权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仅有政治制度的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文化革新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于是,一场高举“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1)材料一中李鸿章、曾国藩等掀起的“自强”“求富”运动是哪一历史事件?该运动的作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谋求“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并概括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








(4)纵观上述材料,你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
1.B 2.C
3.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从美国购置了‘制器之器’,设备完整,机械化程度较高”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4.B 5.C 6.B
7.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是《马关条约》签订产生的影响。
8.A
9.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都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变法图强是他们的共同主张。
10.D
11.C [解析]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00年”“天津”可以判断该事件是义和团运动。
12.B 13.A 14.B 15.D
16.(1)事件:洋务运动。作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三民主义。
(3)领导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列举两位即可)意义: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4)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器物、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说明先进的中国人在不断自我反思和深化对西方的认识;中国近代化历程屡遭挫折,充满了艰难和曲折,但先进的中国人一直在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而奋斗。